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75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该进气格栅包括外壳、驱动部、驱动轴、多个间歇运动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叶片组件、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驱动轴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驱动部与驱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各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各叶片组件连接,各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驱动轴连接,用于在驱动轴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不同位置的各叶片组件先后转动;本技术不仅可以选择较小的驱动部即可满足叶片组件先后转动的需求,降低驱动部的成本;而且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转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热管理系统、汽车前脸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的进气格栅是车辆热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通常设置于车辆的头部。当车辆冷启动时,为使发动机迅速升温,前面的进气格栅将会关闭,以使发动机尽快升温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当车辆温度过高时,前面的进气格栅将会打开,已通过增加进入发动机舱内的进气流量,使发动机尽快散热。

2、在相关技术中,进气格栅主要包括电机、连杆结构、主动叶片和多个从动叶片,电机与主动叶片驱动连接,主动叶片通过连杆结构连接多个从动叶片,通过电机驱动主动叶片转动,以使主动叶片通过连杆结构带动多个叶片同步转动,以使所有的叶片同步转动打开或关闭,以适用于车辆当前的工况。

3、但是,由于所有叶片需要同步转动,故需要选用具有较大扭矩的电机才能满足所有叶片同步转动的需求,从而增大了电机的成本;以及所有叶片的打开和关闭的转动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进气格栅的电机成本较高,以及叶片的转动方式单一。

2、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气格栅,包括外壳、驱动部、驱动轴、间歇运动机构和叶片组件,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叶片组件、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3、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各所述叶片组件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轴的旋转作用下带动不同位置的各所述叶片组件先后转动。

4、可选地,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多个叶片单体和多个第一转轴,各所述叶片单体通过各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拉杆组件与多个所述叶片单体铰接,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拉杆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拉杆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拉杆组件带动多个所述叶片单体转动。

5、可选地,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主动拉杆、连接板和连杆部,所述主动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多个所述连杆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杆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单体铰接。

6、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框、格栅和固定架,多个所述叶片组件通过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外框内,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外框内,多个所述固定架沿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动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垂直于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7、可选地,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从动拉杆,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多个所述从动拉杆沿所述叶片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分布于所述主动拉杆的两侧,各所述从动拉杆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直线往复运动。

8、可选地,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处于临近所述驱动轴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之间,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以同时带动多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运转。

9、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安装孔和导向结构,所述凸轮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外,用于随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所述导向结构围绕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导向结构的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的半径小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的半径,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与导向结构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凸轮的旋转过程中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

10、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依次分为第一等半径区域、变径区域和第二等半径区域,且三者的半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11、各所述凸轮的所述变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位置至所述驱动轴的端部的方向上,各所述凸轮的所述第一等半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渐变。

12、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为槽轮传动结构,所述槽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轮、槽轮、第二转轴和拨杆,所述驱动轮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轮上设有转动销,所述槽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槽轮用于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所述槽轮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销匹配的径向槽,所述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轮和所述拉杆组件铰接,所述槽轮与所述驱动轮的周向侧壁紧贴设置,所述驱动轮带动所述槽轮的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转动销先后进入所述径向槽内,以将所述驱动轮的连续旋转运动经所述拨杆的推拉力转换为不同位置的所述拉杆组件的先后直线运动。

13、可选地,所述槽轮上还设有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围绕所述驱动轮的圆心设置,所述驱动轮的周向侧壁为凸锁止弧,所述凸锁止弧与所述弧形凹槽紧贴设置。

14、可选地,所述间歇传动组件为齿轮传动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外壳为驱动轴和多个叶片组件提供了安装基础;当叶片组件需要根据汽车所处的工况,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或者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由驱动部工作以驱动该驱动轴旋转,由于多个间歇运动机构分别与驱动轴和各叶片组件连接,从而使得驱动轴的旋转以带动多个间歇运动机构运动,而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渐变转动,相对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所有的叶片同步转动,以使得电机需要很大的扭矩而增大了电机成本而言,本申请由于在单位时间段内只有部分叶片组件转动,换言之,不需要所有叶片组件同步转动,有效降低用于驱动叶片组件转动的驱动部所需要的扭矩,可以选择较小的驱动部例如电机,即可满足上述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转动的需求,有效降低驱动部的成本。

16、并且,通过各间歇运动机构带动不同位置的叶片组件先后渐变转动,以满足消费者对进气格栅的叶片组件转动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进气格栅具有一定的“迎宾模式”效果。

1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18、由此,热管理系统包括进气格栅,故热管理系统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9、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前脸,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20、由此,汽车前脸包括进气格栅,故汽车前脸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1、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或,如上所述的汽车前脸,或,如上所述的进气格栅。

22、由此,汽车包括如上热管理系统,或,如上汽车前脸,或,如上进气格栅,故汽车至少具有进气格栅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驱动部(1)、驱动轴(3)、间歇运动机构和叶片组件(4),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壳(2),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组件(5)和拉杆组件(6),所述叶片组件(4)包括多个叶片单体(41)和多个第一转轴(42),各所述叶片单体(41)通过各所述第一转轴(42)安装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拉杆组件(6)与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驱动轴(3)和所述拉杆组件(6)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拉杆组件(6)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拉杆组件(6)带动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6)包括主动拉杆(61)、连接板(62)和连杆部(63),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和所述连接板(62)连接,多个所述连杆部(63)分别与所述连接板(62)连接,所述连杆部(63)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包括外框(21)、格栅(22)和固定架(23),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通过所述格栅(22)安装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框(21)内,多个所述固定架(23)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固定架(23)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动拉杆(61)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垂直于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6)还包括从动拉杆(64),所述固定架(23)上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多个所述从动拉杆(64)沿所述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2)上,且分布于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侧,各所述从动拉杆(64)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直线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处于临近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以同时带动多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包括凸轮(51),所述凸轮(51)上设有安装孔(515)和导向结构(511),所述凸轮(51)通过所述安装孔(515)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外,用于随所述驱动轴(3)同步旋转,所述导向结构(511)围绕所述安装孔(515)设置,且所述导向结构(511)的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小于所述导向结构(511)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安装孔(515)的半径,所述拉杆组件(6)的一端与导向结构(511)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凸轮(51)的旋转过程中沿所述导向结构(511)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5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515)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依次分为第一等半径区域(512)、变径区域(513)和第二等半径区域(514),且三者的半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为槽轮传动结构,所述槽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轮(521)、槽轮(522)、第二转轴(523)和拨杆(524),所述驱动轮(521)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上,所述驱动轮(521)上设有转动销(525),所述槽轮(522)通过第二转轴(523)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所述槽轮(522)用于绕所述第二转轴(523)旋转,所述槽轮(522)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销(525)匹配的径向槽(5221),所述拨杆(5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槽轮(522)和所述拉杆组件(6)铰接,所述槽轮(522)与所述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紧贴设置,所述驱动轮(521)带动所述槽轮(522)旋转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转动销(525)先后进入所述径向槽(5221)内,以将所述驱动轮(521)的连续旋转运动经所述拨杆(524)的推拉力转换为不同位置的所述拉杆组件(6)的先后直线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522)上还设有弧形凹槽(5222),多个所述弧形凹槽(5222)围绕所述驱动轮(521)的圆心设置,所述驱动轮(521)的周向侧壁为凸锁止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驱动部(1)、驱动轴(3)、间歇运动机构和叶片组件(4),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壳(2),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多个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分别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间歇传动组件(5)和拉杆组件(6),所述叶片组件(4)包括多个叶片单体(41)和多个第一转轴(42),各所述叶片单体(41)通过各所述第一转轴(42)安装于所述外壳(2)内,所述拉杆组件(6)与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驱动轴(3)和所述拉杆组件(6)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拉杆组件(6)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通过所述拉杆组件(6)带动多个所述叶片单体(4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6)包括主动拉杆(61)、连接板(62)和连杆部(63),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和所述连接板(62)连接,多个所述连杆部(63)分别与所述连接板(62)连接,所述连杆部(63)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单体(4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包括外框(21)、格栅(22)和固定架(23),多个所述叶片组件(4)通过所述格栅(22)安装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驱动轴(3)穿设于所述外框(21)内,多个所述固定架(23)沿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21)内,所述固定架(23)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主动拉杆(61)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沿垂直于所述驱动轴(3)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6)还包括从动拉杆(64),所述固定架(23)上还设有第二导向孔,多个所述从动拉杆(64)沿所述叶片组件(4)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62)上,且分布于所述主动拉杆(61)的两侧,各所述从动拉杆(64)穿设于各所述第二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直线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设置于所述外壳(2)内且处于临近所述驱动轴(3)的中心点的两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之间,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以同时带动多个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组件(5)包括凸轮(51),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