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醋氯芬酸的皮肤用贴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53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醋氯芬酸的皮肤用贴剂,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和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硬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的药物醋氯芬酸的一种皮肤局部用贴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新剂型,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和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硬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的药物醋氯芬酸的一种皮肤局部用贴剂。
技术介绍
醋氯芬酸(aceclofenac)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为[邻-(2,6-二氯苯胺)苯]乙酰乙酸,1992年首次由西班牙普鲁德斯制药公司开发上市。醋氯芬酸为双氯芬酸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环氧酶降低炎痛部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及通过抑制脂氧酶降低白三烯、缓激肽等炎症介质渗出,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组织的充血肿胀,减轻炎症递质致炎致痛的增敏作用,从而产生抗炎镇痛作用。由于其具有明显广泛的抗炎、强力的镇痛、解热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脊椎炎,也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其生物半衰期较双氯芬酸长,胃肠耐受性较双氯芬酸好,抗炎活性与之相似,而优于奈普生和保泰松,是治疗急慢性疼痛、抗炎的安全可靠的药物。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口服给药剂型。醋氯芬酸口服吸收迅速完全,1.25~3小时达到最高血浆浓度,同时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肝脏酶升高、瘙痒等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了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醋氯芬酸软膏(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2)718~721),还有文献报道了双氯芬酸钠和醋氯芬酸溶液体外透皮吸收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311~314),但未对醋氯芬酸透皮制剂的组成进行研究,也未报道醋氯芬酸皮肤用贴剂的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醋氯芬酸口服对胃肠道具有刺激性,本专利技术意外的发现,将醋氯芬酸制成皮肤用贴剂可使醋氯芬酸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经过处方的筛选,找到了一种特别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特别是减少刺激性的醋氯芬酸皮肤用贴剂组方。本专利技术的醋氯芬酸皮肤用贴剂,可以是速释的,也可以是缓释的,由含药骨架层、背衬层、防黏层组成。本专利技术皮肤用贴剂的含药骨架层中含有醋氯芬酸和压敏胶,必要时可加入一些辅助成分。含药骨架层中的醋氯芬酸的含量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1%~20%。该重量百分比是以醋氯芬酸的量占制剂总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得到的,所述制剂总重量不包括对药物起着支撑作用的背衬层的重量。含药骨架层中的压敏胶(简称PSAs)系指在轻压力下即能产生粘附而移去时无残余物留下的一类粘性聚合物。主要用在医药类粘贴制剂上,市场上可以买到,属于已有技术。压敏胶的基本组成是以长链聚合物为基料,加入增粘树脂和软化剂制得。长链聚合物可以是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再生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聚乙烯醚、乙烯或更高级醚、聚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等。为了改善流动性能、提高内聚力、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常需加入一些填充剂和防老化剂等。通常将聚合物称为压敏胶,其他的称为添加剂。也可以将所有组分混在一起笼统的称为压敏胶。本专利技术的醋氯芬酸贴剂中的压敏胶选自橡胶类压敏胶、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聚丙烯酸树脂类压敏胶,含量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40-98%。这些不同类别的压敏胶是由天然橡胶、聚异丁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丁苯橡胶以及它们的再生橡胶、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物质制成的。含药骨架层中所述的可以加入的辅助成分选自增塑剂、增黏剂、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的增塑剂可以是矿物油、癸二酸二乙(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及其它制剂工艺允许加入的增塑剂中的之一或是它们之间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加入的增黏剂可以是包括琥珀酸、柠檬酸的多元有机酸、松香其它制剂工艺允许加入的增黏剂中的之一或是它们之间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加入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以是油酸、月桂氮卓酮(Azone)、薄荷油、桉叶油之一或是它们之间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皮肤用贴剂的背衬层,是将药物成分涂在上面,对药物起着支撑作用的部分,可以是无纺布、棉布、纸类、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聚酯膜中的任何一种。本专利技术皮肤用贴剂的防黏层,可以是涂有硅油的纸、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聚酯膜中的任何一种,起着保护具有粘性的药物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皮肤用贴剂,经过筛选,找到了优选的组方,其中优选的组方包括含药骨架层中含有醋氯芬酸、聚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酸树脂)、癸二酸二乙(丁)酯(或柠檬酸三乙酯)、月桂氮卓酮(或薄荷油)、琥珀酸(或柠檬酸)。背衬层是无纺布、棉布、聚酯膜;防黏层是涂有硅油的纸。处方组成如下(重量百分数)醋氯芬酸1-20%聚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酸树脂) 40-98%癸二酸二乙(丁)酯(或柠檬酸三乙酯)0-20%月桂氮卓酮(或薄荷油)1-10%琥珀酸(或柠檬酸)0-10%特别优选的处方是含药骨架层中含有含药骨架层中含有醋氯芬酸、聚丙烯酸酯、癸二酸二乙(丁)酯、月桂氮卓酮。背衬层是无纺布、棉布、聚酯膜;防黏层是涂有硅油的纸。处方组成如下(重量百分数)醋氯芬酸 5-20%聚丙烯酸酯 65-94%癸二酸二乙(丁)酯 0-10%月桂氮卓酮 1-5%最优选的处方是处方组成如下(重量百分数)醋氯芬酸 10%聚丙烯酸酯 80%癸二酸二乙(丁)酯 5%月桂氮卓酮 5% 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本专利技术皮肤用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压敏胶材料溶解于挥发性溶剂中,将药物醋氯芬酸溶解或分散在压敏胶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用适当的工艺涂布在背衬层或防黏层上,干燥挥发溶剂,覆盖防黏层或背衬层。根据用药剂量或者用药部位的需要,切割成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皮肤用贴剂可用于治疗和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强硬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本专利技术的皮肤用贴剂在使用时可参考以下方法将患处洗净、擦干,将本专利技术贴剂直接贴于患处即可,根据病情或医嘱,一日一贴次或数贴。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经离体裸鼠皮渗透性试验以离体的裸鼠皮肤为模型,采用常规的立式扩散池进行实验。鼠皮用夹子固定于立式扩散池的两个半池之间,有角质层的一面面向供体池。在鼠皮的有角质层的一面上贴上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的贴剂。在受体池中加入13ml pH6.8的磷酸缓冲液。整个装置置于32±1℃水浴。分别于1、2、3、4、5、6、7、8小时定时取样,取样体积为1ml,同时补充等体积的空白pH6.8的磷酸缓冲液。样品应用HPLC法测定浓度,计算稳态流量(μg·cm-2·h-1)。 由表中的稳态流量(μg·cm-2·h-1)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醋氯芬酸贴剂在体外经裸鼠皮肤有良好的渗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皮肤用贴剂与醋氯芬酸其它剂型相比有如下优点(1)避免因口服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2)直达患处、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3)特别适于口服给药有困难的患者;(4)血药浓度平稳,作用时间长,不需频频给药;(5)克服软膏制剂难以准确控制给药量、使用不方便、污染衣物等缺点;(6)对机体无损伤,刺激性小。本专利技术的醋氯芬酸皮肤用贴剂,可使药物直达患处,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局部定位治疗,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克服该类药物口服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具有长效、缓释等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软膏制剂难以准确控制给药量、使用不方便、污染衣物等缺点,粘贴牢固,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本专利技术的贴剂药物以溶解状态存在,其透皮速率快;制剂稳定,长期放置无析晶等不稳定现象发生。具体实施例方式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醋氯芬酸的皮肤用贴剂,由含药骨架层、背衬层、防黏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含有醋氯芬酸和压敏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醋氯芬酸的皮肤用贴剂,由含药骨架层、背衬层、防黏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含有醋氯芬酸和压敏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醋氯芬酸的含量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压敏胶选自橡胶类压敏胶、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聚丙烯酸树脂类压敏胶,压敏胶的含量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40-9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还含有增塑剂、增黏剂、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含药骨架层中的增塑剂选自矿物油、癸二酸二乙(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含药骨架层中的增黏剂选自琥珀酸、柠檬酸的多元有机酸、松香;含药骨架层中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选自油酸、月桂氮卓酮、薄荷油、桉叶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海红景岗丁平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