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缠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5167 阅读:5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电线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极细同轴线生产中缠绕和包带的缠绕机。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退扭放线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引取机(9)和卷取机(10),所述退扭放线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引取机(9)和卷取机(10)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体包带装置(5)下方设置有第一包带放卷装置(7),绝缘包带装置(6)下方设置有第二包带放卷装置(8)。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具有操作方便,素线放线稳定,收线排距可调,能够同时完成斜包和缠绕两个工序,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电线的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极细同轴线生产中缠 绕和包带的缠绕机。
技术介绍
极细同轴线是一种具有极好的抗弯曲性和抗扭曲性的微小电线,适用于便携式设 备的旋转、合折等部位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高速信号传输和良好的屏蔽功能。随着市场的革 新,电子产品的微型化,信号传输等的一体化,抗干扰性增强,耐环境能力等的要求,极细同 轴线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近来,极细同轴线开始广泛运用在笔记本电脑、医疗设 备、数字照相机以及手机上。极细同轴线产品可以保证60GHz以下范围内数据的高速传输, 且其抗弯曲能力是FFC产品的Γ10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极细同轴线产品将会全面取代 FFC产品而进入市场。在本专利技术做出以前,目前用于极细同轴线生产的缠绕机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缠绕机是立式结构,操作空间较小,操作工受身高限制操作不方便。2、现有缠绕机放线是以线盘旋转实现退扭,芯线易受离心力影响而导致放线张力 不稳定,缠绕机的放线转速受到了限制,从而影响极细同轴线的生产效率。3、现有缠绕机的素线放线张力会随着放线过程中线盘上线圈大小的变 化而变化,从而造成素线放线过程不稳定。4、现有缠绕机卷取机采用排线器收线,其排距不可调,且收线转速不 可过高,否则极细同轴线在排线器上来回高速移动,会造成收线张力不稳 定,从而导致缠绕效果不好,限制了极细同轴线生产效率的提高。5、现有缠绕机先要将极细同轴线缠绕后才能进行斜包工序,缠绕和斜 包由两台机械设备来完成,设备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素线放线过程稳定,收线排 距可调,能同时完成缠绕和斜包两个工序,且可以有效提高极细同轴线生产效率的卧式缠 绕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卧式缠绕机,其特点是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 次设置的退扭放线机、素线放线机、进线分线板、模眼、导体包带装置、绝缘包带装置、引取 机和卷取机,所述退扭放线机、素线放线机、进线分线板、模眼、导体包带装置、绝缘包带装 置、引取机和卷取机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体包带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一包带 放卷装置,绝缘包带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包带放卷装置。所述退扭放线机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两端设置有轴承座I,两个轴承座I上各 设置有一主轴,两主轴外端分别设置有皮带轮和外部导电环,所述皮带轮和外部导电环位 于保护罩的外部,两主轴内端均设置一摇篮架固定座,两摇篮架固定座之间连接有摇篮架,两主轴中间均设置一导轮II,其中一主轴上还设置有绞弓固定座I,绞弓固定座II上设置 有导轮I,另一主轴上还设置有绞弓固定座II和内部导电环,内部导电环位于绞弓固定座 II和内端摇篮架固定座之间,绞弓固定座I和绞弓固定座II之间连接有绞弓,绞弓上设置 有多个过线磁眼,摇篮架上设置有线盘装夹装置和磁粉制动器,线盘装夹装置上设置有线 盘,所述保护罩内侧还设置有光电感应器。所述素线放线机包括一个素线放线架和若干个素线放线装载装置,所述素线放线 装载装置包括放线架,放线架一侧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设置有螺杆,螺杆底部连接有弹簧 I,基座中部设置有回转座,回转座内部设置有轴承I,有一回转轴一端通过轴承I安装在回 转座上,回转轴另一端呈悬臂结构,回转轴上套装有过线导辊和张力杆,弹簧I底部与张力 杆相连接,基座下部设置有轴承座II,轴承座II内部设置有轴承II,有一线盘轴一端通过 轴承II安装在轴承座II上,线盘轴另一端呈悬臂结构,线盘轴上依次设置有感应铁片、刹 车盘、橡胶垫、滑套和锁止片,刹车盘与张力杆通过刹车带相连接,滑套上设置有夹头和弹 簧II,放线架另一侧设置有感应开关座,感应开关座位于轴承座II下方,感应开关座上设 置有感应开关。所述卷取机包括线盘移动装置,线盘移动装置包括箱体壁I和箱体壁II,箱体壁I 和箱体壁II同一水平线上各设置一轴支座,两轴支座之间设置有心轴II,心轴II上设置有 两个直线轴承,两个直线轴承上设置有平板,平板上设置有支架II和轴承座III,支架II上 设置有离合器,轴承座III上设置有转轴,离合器和转轴之间连接有联轴器,转轴上设置有 顶针和线盘锁,顶针和线盘锁之间设置有收线盘,箱体壁II下部设置有支架I,支架I 一端 固定在箱体壁II上,支架I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位于支架 I下方,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带轮II,支架I上设置有两个支座,两个支座分别位于支架I两 边,两个支座上设置有心轴I,心轴I有一端穿出一支座,心轴I穿出一端上设置有带轮I, 心轴I上设置有排线器,排线器位于两个支座之间,带轮II和带轮I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排线器和一直线轴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机台布置成卧式结构,操作空间较大,操作较方便。2、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的退扭放线机以绞弓旋转方式实现芯线退扭,放线张力 较稳定,放线速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的素线放线装载装置带有张力平衡机构,素线放线过程 较稳定,缠绕效果较好。4、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的卷取机收线时以线盘来回运动方式实现排线,其排距 可调且收线张力稳定,收线速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5、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能够同时完成斜包和缠绕两个工序,其设备成本较低, 成产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式缠绕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退扭放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素线放线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卷取机线盘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退扭放线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 第一包带放卷装置7、第二包带放卷装置8、引取机9、卷取机10、皮带轮101、轴承座1102、 导轮1103、绞弓固定座1104、过线磁眼105、线盘装夹装置106、线盘107、绞弓108、摇篮 架固定座109、外部导电环110、内部导电环111、摇篮架112、磁粉制动器113、光电感应器 114、主轴115、保护罩116、导轮11117、绞弓固定座11118、螺杆201、张力调整螺母202、基 座203、弹簧1204、过线导辊205、回转座206、回转轴207、轴承1208、张力杆209、感应铁片 210、刹车带211、线盘轴212、轴承11213、轴承座11214、感应开关215、感应开关座216、刹 车盘217、橡胶垫218、滑套219、夹头220、弹簧11221、锁止片222、放线架223、箱体壁1301、 固定板302、电机303、支架1304、支座305、箱体壁11306、轴支座307、心轴1308、排线器 309、平板310、连杆311、心轴11312、直线轴承313、支架11314、离合器315、联轴器316、轴 承座111317、顶针318、收线盘319、悬臂320、线盘锁321、摇篮架322、带轮1323、皮带324、 带轮11325、轴承座IV326、转轴327。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卧式缠绕机,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退扭放线 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引取机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退扭放线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引取机(9)和卷取机(10),所述退扭放线机(1)、素线放线机(2)、进线分线板(3)、模眼(4)、导体包带装置(5)、绝缘包带装置(6)、引取机(9)和卷取机(10)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体包带装置(5)下方设置有第一包带放卷装置(7),绝缘包带装置(6)下方设置有第二包带放卷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