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利君专利>正文

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326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导体射频同轴电缆不停机连续生产内导体前后续接 连接杆,其特征是连接杆有至少两段串联组成,至少各与内导体连接段可以 相对转动,且各与内导体连接端有螺旋纹,连接件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该连接杆具有:续接快捷,时间短,可以实现电缆不 停机连续生产,接头通过挤出模具,只要剪去很少一段,拿出接头重复使用, 前后续接段质量好,无起车线浪费和停机浪费,大大减少了电缆原材料的浪 费,而且剪去部分还可以用做常规检验,而不需另行剪下检验段。(*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内导体射频同轴电缆不停机连续生产内导体前后续 接连接杆。
技术介绍
射频同轴电缆(例如螺旋纹内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在生产过程中金 属内导体因受到重量、装盘容量等因素的限制,其长度是有限的,这样在 电缆连续生产过程中,内导体必须进行续接连接。同轴电缆实际生产中, 为减少绝缘发泡料的浪费,以及开/停机产生起车线的浪费,在进行内导体 续接时,都采用不关排料器停车换盘方式。这样在更换内导体续接过程中 绝缘发泡料只能排空,例如向地上排料,从而造成绝缘料的浪费;此外, 前后导体的连接,通常是将后续内导体穿过挤包绝缘模具,与前面内导体 连接的方式',做完牵引接头(例如绑扎连接)后,启动生产总有一段是不 合格的,必须切除,这样前面尾部与后面头部浪费也较大, 一般至少分别 造成铜管、绝缘料各2-3kg浪费,对于大规格电缆生产浪费会更多。再就是, 内导体极薄做连接相对较难,因而停车换盘续接内导体时间也较长,不仅 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而且发泡料排出浪费也多。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 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不停机连 续生产,可以确保高的生产效率,和少的材料浪费,且接头可重复使用的 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实用薪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制作一个分别连接前后内导体、且能 相对转动的中间连接件,通过此连接件简便实现前后内导体的快速连接, 以縮短内导体续接连接时间,减少浪费,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 新型目的。具体说,技术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其特 征在于连接杆有至少两段串联组成,至少各与内导体连接段可以相对转动, 且各与内导体连接端有螺旋纹,连接杆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技术连接件有至少二段串联组成,其主要是满足分别连接前后内 导体的连接段能够相对转动,这样可以实现快速续接。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至IJ,为实现此目的,连接件为非单一整体结构,其组成段数则可以不限定, 例如,两与内导体连接段间,有不同孔径构成的中空连接套,与有不同直 径段构成的连接轴,组成的转动连接段,增加连接段数只是增加制造成本 和长度,当然最少的也可以是二段串联转动连接。各连接段的相对转动,其主要作用也是方便与内导体的螺旋连接(因 内导体壁厚较薄,其他连接难度更大),这样与前后内导体连接可以分别 独立通过旋进连接。串联转动连接,显然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可以在二 连接段间增加连接过渡段,如采用三段或以上连接,也可以采用二段直接 呈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方式,技术人员显然能够理解到可以有多种,只要 能实现转动连接即可,并无太多的限定,具体可由后面的举例帮助理解。连接段端螺旋纹,主要是为增强与连接内导体的连接强度,以确保一 简便连接,二连接后牵引过程中不脱落。可以根据内导体不同而不同,例如螺旋纹内导体,其螺纹最好与内导体螺旋纹配合;光杆则可以另行设置 螺旋纹,也可以采用如前螺旋纹,只是需另配一互配螺纹的螺纹刮刀,在 光滑内导体内表面加工出连接螺旋纹。连接件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主要是从通过挤出模具模孔角度考 虑,这样连接速度更快,时间更短,浪费也更少。连接件,可以由金属制作,也可以是耐温(例如》135'C挤出温度)的 非金属制作,对材料无特别限定。技术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由于制作至少有二段 串联组成相对可转动结构的连接件,使前后连接段可以分别向不同方向转 动,快速实现对前后内导体的续接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该连接杆 具有续接快捷,时间短,大大方便了生产过程中前后内导体之间的续接 连接,可以在电缆连续生产过程中,实现不停机连续生产,接头通过挤出 模具,只要剪去很少一段,拿出接头重复使用,前后续接段质量好,无起 车线浪费和停机浪费,大大减少了电缆原材料的浪费,而且剪去部分还可 以用做常规检验,而不需另行剪下检验段。以下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技术, 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技术,并不代表技术构思下全部 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总的技术方案限定, 一些在技术人员 看来,不偏离技术构思的非实质性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 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技术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1连接杆分解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附图,技术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缆生产连接杆1, 有左右与螺旋纹内导体螺纹配合的带螺旋纹的连接段1.1和1.2,以及中间 连接套2与连接轴3组成的转动连接段,四件串联组成的两端可相对转动 结构(图1),其最大外径不大于电缆绝缘挤出模具内径。其中连接段1.2 一端为螺纹端,另一端为相互插入连接光杆段1.2.1 (图2);连接段l.l一 端为螺纹端,另一端有相互插接连接的盲孔l丄l (图3) ,转动连接段的 连接套2, 一端有能插入光杆段1.2.1的大孔段2.1,另一端有相对较小的通 孔2.2,不同孔径界面形成钩挂内台阶(图4);连接轴3 (图5), 一端有 能插入大孔段2.1的扩大头部3.1,另一端为插入通孔2.2的细端,两者插 入配合呈转动轴向连接。连接杆由金属材料制作,可以提高重复使用次数。连接杆组合装配(图1),将连接轴3插入连接套2'中,其扩大头部 3.1与连接套2内台阶形成轴向钩挂连接,接轴3细端伸出连接套,插入连 接段l.l的孔l丄l中,并由径向销钉定位,连接段1.2的光杆段1.2.1插入 连接套2大孔2.1中,同样由径向销钉定位,组合成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件l。前后内导体连接时,在前内导体快结束时,先放出一长度,以留作结 头时间,将连接件1左右两端螺旋纹分别与前后螺旋纹内导体螺接,即完 成前后内导体的续接连接。通过模具后,剪去连接杆两端很少一段,聚出 连接杆可以重复使用,剪下段可以用于性能检测,而不要另外再取样。此外,配备一螺纹刮刀,可以对光滑内导体,加工出螺纹后,用同样 的方法续接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 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 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其他转动连 接,连接件的材料更换,或采用二段转动连接,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 样可以被应用,并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 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其特征在于连接杆有至少两段串联组成,至少各与内导体连接段可以相对转动,且各与内导体连接端有螺旋纹,连接杆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其特征在于 两端与内导体连接段间,有不同孔径构成的连接套,与有不同直径段构成的 连接轴组成的转动连接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导体射频同轴电缆不停机连续生产内导体前后续接连接杆,其特征是连接杆有至少两段串联组成,至少各与内导体连接段可以相对转动,且各与内导体连接端有螺旋纹,连接件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该连接杆具有续接快捷,时间短,可以实现电缆不停机连续生产,接头通过挤出模具,只要剪去很少一段,拿出接头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生产连接杆,其特征在于连接杆有至少两段串联组成,至少各与内导体连接段可以相对转动,且各与内导体连接端有螺旋纹,连接杆外径不大于挤出模具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利君戴春平傅辉刘中华何玲林
申请(专利权)人:谢利君戴春平傅辉刘中华何玲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