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毛刺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4331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毛刺辊,该去毛刺辊为锥形辊,其轴向截面为锥形或梯形。该锥形去毛刺辊使得去毛刺辊与带钢的接触从现有的面接触改为线接触,从而减少了高速状态下热量的产生,也解决了去毛刺辊发热量大,轴承易于损坏卡死的现象,另外还解决了去毛刺辊在去毛刺的过程中,在带钢边部造成印痕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金属修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去除带钢边部毛刺的直O
技术介绍
冷轧带钢经过退火后需对带钢进行剪边,去除产品边部缺陷。行业内的连续退火产线多采用圆盘剪进行剪边,剪边后带钢边部产生细小毛刺,影响使用,故需要去毛刺辊进行挤压,消除毛刺。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去毛刺辊为平面辊1,辊面与放置在支承辊3上的带钢2表面进行面接触。平面辊1在高速状态下,产生大量热量,轴承容易烧坏,卡死。而且去毛刺辊的辊面为平面,辊面与带钢的接触面大,在去除毛刺过程中,毛刺辊端面会在带钢边部3-5mm 留下一道印痕,影响了带钢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毛刺辊,其使用寿命长,去除带钢边部毛刺的效果好,并且在去毛刺过程中不对带钢引入附加缺陷,从而克服现有去毛刺辊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去毛刺辊,该去毛刺辊为锥形辊, 其轴向截面为锥形或梯形。将去毛刺辊由平面辊改为锥形辊,使得去毛刺辊与带钢的接触从面接触改为线接触,从而减少了高速状态下热量的产生,也解决了去毛刺辊发热量大,轴承易于损坏卡死的现象,另外还解决了去毛刺辊在去毛刺的过程中,在带钢边部造成3-5mm印痕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所述的去毛刺辊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的平面去毛刺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去毛刺辊的轴向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去毛刺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去毛刺辊为锥形辊,如图2所示,锥形去毛刺辊4的轴向剖面为梯形。如图3所示,采用两个锥形去毛刺辊4分别对带钢2两边的边部毛刺进行加工,带钢2的下方支撑有支承辊3。采用锥形去毛刺辊4去除带钢2边部的毛刺,由于锥面与带钢2的边部为线接触, 故在去毛刺的过程中不会因摩擦过大产生过多热量,也不会在带钢2的边部产生压痕。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去毛刺辊,其用于去除金属制品边部的毛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辊为锥形辊,所述锥形辊的轴向截面为锥形或梯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去毛刺辊,该去毛刺辊为锥形辊,其轴向截面为锥形或梯形。该锥形去毛刺辊使得去毛刺辊与带钢的接触从现有的面接触改为线接触,从而减少了高速状态下热量的产生,也解决了去毛刺辊发热量大,轴承易于损坏卡死的现象,另外还解决了去毛刺辊在去毛刺的过程中,在带钢边部造成印痕的问题。文档编号B21D19/04GK201940452SQ20112000704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德成, 彭广金, 徐争光, 李国勇, 陆隽, 陈俊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毛刺辊,其用于去除金属制品边部的毛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辊为锥形辊,所述锥形辊的轴向截面为锥形或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广金陆隽刘德成李国勇陈俊徐争光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