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调节方向盘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的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的 改良。具体来说,是关于以低成本实现防止二次碰撞时方向盘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不经 意地变化并容易谋求驾驶员的保护的构造。
技术介绍
汽车用的转向装置如图33所示地构成,将方向盘1的旋转向转向传动装置单元2 的输入轴3传递,随着该输入轴3的旋转,推拉左右一对的转向横拉杆4,对前车轮赋予转向 角。方向盘1被支承并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该转向轴5在沿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轴 向插通的状态下,被自由旋转地支承于该转向柱6。另外,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万向联轴 器7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并将该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另外的万向联轴器9连接在 输入轴3上。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以往广泛公知有以下结构,S卩,用于与驾驶员的体格和驾驶 姿势相应地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和调节前后位置的可伸缩机构。为了构成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位移的倾斜机构,将转向柱6以如下方式支承于车 身10,S卩,能够以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枢轴11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另外,将固定于转向柱6 的靠后端的部分的位移托架,以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具有:筒状的外柱,该筒状的外柱的至少轴向一部分的内径能够扩大缩小;筒状的内柱,该筒状的内柱以能够进行轴向位移的方式嵌合支承在所述外柱的内径侧;转向轴,该转向轴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内柱的内径侧,并且将方向盘固定在与所述内柱的后端开口部相比向后方突出的后端部;一对支承板部,该一对支承板部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外柱中的能够伸缩所述内径的部分的状态,设置于支承在车身上的支承托架;杆状部件,该杆状部件插通第1通孔和第2通孔,所述第1通孔形成在所述两支承板部相互整合的位置,所述第2通孔形成在所述外柱的一部分上的、与所述内柱不干涉的部分,所述杆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