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独立动力轮车辆的差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 种能智能地动态更新差速法则的差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节能及安静等要求的提高,电动车辆相较于传统汽柴油车辆更受到 业界的重视。而为了能提升传动效率,愈来愈多电动车辆采用轮内马达αη-wheel hub motor)。轮内马达指的是将马达动力与轮胎整合为一体,完全不需要传动轴、变速器、差动 齿轮或是其它传动组件。如此一来,可避免传动所造成的能量损失。轮内马达(或称动力轮)虽具有上述优点,但因各个动力轮之间的动力及转速输 出为各别独立,故车辆需配置中央控制系统居间调配,以满足车辆的各种行进状态(例如 回转时的差速关系)。电子差速系统可针对多轮独立动力驱动车辆进行转速匹配。其是依 据车辆的尺寸(包括轮距、轴距等重要参数)研发适配的算法则,以获得满足运动学的差速 关系。除此之外,若驱动轮的配置设定改变(例如前驱设定、后驱设定),亦会造成控制算法 则的适用性问题。因此,「电子差速控制器」相较于「传统机械式差速机构」,具有泛用性不 足的缺点,亦缺乏实用上的方便性。为了能够改善差速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多轮独立动力轮的差速控制方法,适于接收一使用者指令驱动多个动力轮运转,该差速控制方法包括: 撷取该使用者指令及多个驱动参数,该驱动参数对应该动力轮; 依据该使用者指令及该驱动参数判断该动力轮是否运转于一智能模式; 若是,则执行一差速更新程序;以及 若否,则依据该使用者指令以及一差速法则驱动该动力轮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和,简金品,刘柏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