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97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是由埃坡霉素B、磷脂、胆固醇、氨基酸和甘露醇组分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0.1%~2%,磷脂10%~50%,胆固醇5%~50%,氨基酸0.5%~5%,甘露醇10%~7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为非肠道用制剂,用于制备治疗起源于人及动物组织或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的癌、肉瘤或癌肉瘤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稳定性好,不易结晶,且易于溶解,临床使用可提高埃坡霉素B的治疗效果,降低毒性,减轻变态和免疫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脂质体制剂及其应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埃坡霉素B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天然产物埃坡霉素A-F(Epothilones A-F)为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最早是从Sorangium Cellulosum Stain 90菌株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埃坡霉素B不仅具有强效的抗肿瘤作用,而且在抑制肿瘤多药耐药性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紫杉醇非常相似,是一类新型的微管稳定剂,具有促进GTP依赖性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的作用,并且对微管具有稳定作用,而通过稳定微管组装过程抑制微管的解聚,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进而抑制了细胞形成正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甚至诱导其死亡。在国外,瑞士Novartis公司研制的埃坡霉素B(EPO906)正在进行II期临床研究。临床上,在将埃坡霉素B用于治疗患者疾病之前,必须将其配制成可给予患者的制剂形式。目前,国外采用主药和可药用溶剂制成注射液或冻干制剂,其中国专利CN99803672对此有详细描述,而中国专利CN02806992则公开了一种该品口服给药形式的口服药用剂型。埃坡霉素B全身用药后,具有如骨髓抑制、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其他毒性,因此将埃坡霉素B制成脂质体制剂给药,能够克服其毒性大的难题,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保持其药理学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埃坡霉素B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由治疗有效量的埃坡霉素B、磷脂、胆固醇、氨基酸、甘露醇等组分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0.1%-2%磷脂 10%-50%胆固醇 5%-50%氨基酸 0.5%-5%甘露醇 10%-70%上述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组分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0.1%-1%磷脂 20%-40%胆固醇 5%-30% 氨基酸 0.5%-3%甘露醇 40%-70%上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组分的最优选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 0.5%磷脂30%胆固醇 18%氨基酸 1.5%甘露醇 50%其中所述的磷脂,是自然类磷脂或合成类磷脂以及二者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重量比例是9∶1至1∶9。其自然类磷脂,优选为卵磷脂、脑磷脂或豆磷脂;合成类磷脂优选为二肉豆蔻酰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丁二酸单酰胺、二油酰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磷酸卵磷脂、硬脂酰胺、氢化豆磷脂、磷脂酰丝胺酸、磷脂酸等。其中所述的氨基酸优选是赖氨酸、苏氨酸或蛋氨酸。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操作步骤将磷脂和胆固醇按一定比例混合(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为1∶5至10∶1),用氯仿溶解后,在旋转蒸发膜蒸发器上,真空蒸发至呈干燥薄层,备用;用60%叔丁醇水溶液溶解埃坡霉素B,转入上述含有磷脂的容器中,以每分钟8-20转的速度搅拌,使之充分水合,即有脂质体生成,将此混悬液在4℃~6℃条件下放置8-15小时,即得埃坡霉素B脂质体溶液。利用上述制备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溶液,可以制备非肠道用制剂,优选为非肠道用冻干制剂。上述非肠道用冻干制剂可以采用常规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如将氨基酸与甘露醇以1∶140至1∶2比例混合后加水溶解,然后将上述制备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溶液与之混合,用超声波仪超声粉碎或高压匀浆泵进行匀浆,采用0.01μm~0.4μm滤膜过滤,优选采用0.1μm~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将无菌过滤后的溶液分装于药用玻璃瓶内,预冷至-40℃±2℃,恒温6至8小时,再将冷阱温度降至-55℃±2℃,开启真空系统,冷冻固体升华干燥,20小时~2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0℃,保持24小时进行冻干,通入无菌过滤的惰性气体如氮气等封口,即获得埃坡霉素B脂质体冻干制剂。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性能稳定,全部粒子粒径在2μm以下,毒性低,符合药用标准,制作方便,成品率高,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一般应存储在适合的容器中,如棕色可药用的玻璃瓶中,更适合于存储在灌入有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等,优选为氮气的可药用玻璃瓶中。由于埃坡霉素B对低pH敏感,对光敏感,易发生降解作用,因此在制备、实验、储藏、运输过程中应避光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冻干制剂的使用方法,如但不限于如下方法使用水性溶液稀释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冻干制剂后,给被治疗对象非胃肠道使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中,埃坡霉素B为一种微管稳定剂,具有促进GTP依赖性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的作用,并且对微管具有稳定作用,通过稳定微管组装过程抑制其解聚,抑制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甚至诱导其死亡。埃坡霉素B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能在较低浓度杀死癌细胞。磷脂为两性物质,其结构上含有亲水亲油基团,具有两条疏水链,在水中能自发的形成脂质双分子层,作为成膜材料使用。胆固醇也属于两性物质,其结构上亦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团,它可以调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通透性等。胆固醇和磷脂是共同构成脂质体的基础物质,二者结合后形成“U”型排列,将药物溶于其中的水膜或双分子层中,从而改变了药物的部分性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苏氨酸或蛋氨酸,氨基酸系两性物质,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产生带电性,从而防止聚集,而不会有埃坡霉素结晶。且成本低,原料易得。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甘露醇为分散性支架剂,以便得到不会裂开或收缩的最终块状物,这种块状物为多孔材料,易于溶解,并具有优良的外观。通过以上组分制备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可以将埃坡霉素B包封于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稳定性好,不易结晶,且易于溶解,适于临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应用,用于制备治疗起源于人及动物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肾脏、肝脏、胆囊、胰腺、甲状腺、肺脏、食管、纵隔、胃、乳腺、子宫、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输卵管、前列腺、膀胱、结直肠、头颈部、眼睛、鼻咽部、口腔、淋巴结、淋巴管等淋巴系统、皮肤、粘膜、腺体、血液、血管、骨组织、脂肪的原发或继发的癌、肉瘤或癌肉瘤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一般以治疗人体的肿瘤疾病为主,包括减缓肿瘤增长或使肿瘤消退等。由于埃坡霉素B脂质体对淋巴系统的靶向性和对癌细胞的亲和性,改变了埃坡霉素B在组织中的分布,使药物选择性的杀伤癌细胞或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轻变态和免疫反应。本专利技术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的使用剂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主要因素为肿瘤的体积以及病理分型、病人的身体状况、给药方式、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治疗反应等。其常用的剂量以埃坡霉素B计为0.1mg/m2~300mg/m2(指体表面积),以0.1mg/m2~100mg/m2为理想,以1mg/m2~50mg/m2为最理想。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冻干制剂进行动物体内试验,以小鼠抑瘤试验为例,结果表明接种S180肿瘤细胞株的小鼠腹腔注射埃博霉素B脂质体冻干制剂7天,0.01mg/ml和0.005mg/ml(以埃坡霉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埃坡霉素B、磷脂、胆固醇、氨基酸和甘露醇组分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0.1%-2%磷脂10%-50%胆固醇5%-50%氨基酸0.5%-5%   甘露醇1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埃坡霉素B、磷脂、胆固醇、氨基酸和甘露醇组分组成,其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 0.1%-2%磷脂 10%-50%胆固醇5%-50%氨基酸0.5%-5%甘露醇10%-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 0.1%-1%磷脂 20%-40%胆固醇5%-30%氨基酸0.5%-3%甘露醇40%-7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埃坡霉素B 0.5%磷脂 30%胆固醇18%氨基酸1.5%甘露醇50%。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脂是自然类磷脂或合成类磷脂以及二者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重量比例是9∶1至1∶9。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类磷脂为卵磷脂、脑磷脂或豆磷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埃坡霉素B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类磷脂为二肉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继先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