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转向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9209 阅读:6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第二后 轮及一转向控制组件,该第一前轮与该第一后轮位于同一侧,该第二前轮 与该第二后轮位于同一侧。该转向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 动连接件及一控制件,该第一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一转 动元件,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一前轮及该第一后轮相连,该第 一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第二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二连 接元件与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二前轮及该 第二后轮相连,该第二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控制件 与连接于该两个前轮的第一转动元件及第二转动元件相连。因此,控制结 构简单而有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然 而随着汽车不断的增加,世界各大城市的停车场、道路都出现了拥挤的现 象。目前大多数汽车都是前轮转向,但由于前轮转向汽车的转弯半径较大, 无法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实现转向,因此越来越给汽车的使用造成麻烦。为减小汽车的转向半径,现有技术有采用同时控制汽车的四个轮子转 向的方式使汽车转向。然而,现有的控制汽车的四个轮子转向的机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因此制造过程难度大,容易造成制造成本高;并且由于结构 复杂,使得改装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四轮转向汽车。一种四轮转向汽车,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及一转向控制组件,该第一前轮与该第一后轮位于同一侧,该第二前轮与该第二后轮位于同一侧。该转向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及一控制件,该第一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一前轮及该第一后轮相连,该第一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第二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二连 接元件与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二前轮及该第二后轮相连,该第二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控制件 与连接于该两个前轮的第一转动元件及第二转动元件相连。上述四轮转向汽车通过控制件的控制使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带动四个轮子转动,实现四轮转向;并且带动四个轮子的第一转动连 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分别由简单的结构构成,因此还可简化四轮转向汽 车的转向系统,从而还可便于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降低制造/改装的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轮转向汽车的四个轮子转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轮转向汽车的第一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轮转向汽车的控制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四轮转向汽车的第一前轮与第一转动元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四轮转向汽车作进一歩的详 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例的四轮转向汽车(图 未标),其可为四轮驱动汽车。四轮转向汽车包括第一前轮11、第二前轮 13、第一后轮15、第二后轮17及一转向控制组件(图未标)。第一前轮ll 与第一后轮15位于同一侧,第二前轮13与第二后轮17位于同一侧。转向 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191、第二转动连接件193及一控制件195。第一转动连接件191具有第一连接元件1913与两个第一转动元件1911。 两个第一转动元件1911分别与第一前轮11及第一后轮15相连,第一连接 元件1913交叉连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1911。第二转动连接件193具有第 二连接元件1933与两个第二转动元件1931。两个第二转动元件1931分别 与第二前轮13及第二后轮17相连,第二连接元件1933交叉连接两个第二 转动元件1931。控制件195与连接于两个前轮11, 13的第一转动元件1911TZ敏一灶二+t^i/小inQi 士口二2i: 厌先一十^力乂LH丁丄: d丄T口比。第一转动元件1911与第二转动元件1931可为齿轮。第一连接元件 1913与第二连接元件1933可为链条。请参见图3,控制件195包括方向盘(图未示),第一传动组1953及 第二传动组1955。第一传动组1953与第一前轮11相连,第二传动组1955 与第二前轮13相连,方向盘分别与第一传动组1953及第二传动组1955相连。 第一传动组1953可包括至少一偏心转动轮,其用于在方向盘转动时,使该 第一前轮11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前轮前轮13转动的角度。具体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传动组1953包括第一转动轮1953a、第一偏心转动轮1953b、 第二转动轮1953c、第二偏心转动轮1953d、第三转动轮1953e及第四转动 轮1953f。第一转动轮1953a与该方向盘相连且与第一偏心转动轮1953b 绕轴0!同轴转动连接。第一偏心转动轮1953b与第二转动轮1953c相连。 第二转动轮1953c与第二偏心转动轮1953d绕轴02同轴转动连接。第二偏 心转动轮1953d与第三转动轮1953e相连。第三转动轮1953e与第四转动 轮1953f相连。第四转动轮1953f则用于带动连接第一前轮11的第一转动 元件1911,以带动第一前轮11与第一后轮15转动。第二传组1955包括 第五转动轮1955a。第五转动轮1955a与第一转动轮1953a相连,且与连 接第二前轮13的第二转动元件1931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前轮13与第二后轮17转动。此外,第一偏心转动轮1953b与第二转动轮1953c之间、第二 偏心转动轮1953d与第三转动轮1953e之间、第三转动轮1953e与第四转 动轮1953f之间,及第五转动轮1955a与第一转动轮1953a之间可通过钢 索相连。而第四转动轮1953f与连接第一前轮11的第一转动元件1911相 连可通过一转轴1912实现,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与前述类似,第五转 动轮1955a与连接第二前轮13的第二转动元件1931的相连亦可通过一转 轴实现。使用时,通过控制件195的控制使第一转动连接件191、第二转动连 接件193带动四个轮子11、 13、 15、 17转动,实现四轮转向。带动四个轮 子ll、 13、 15、 17的第一转动连接件191、第二转动连接件193分别由简 单的结构构成,即第一连接元件1913交叉连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1911, 第二连接元件1933交叉连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1931,因此简化了四轮转 向汽车的转向系统,从而可便于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降低制造/改装的成本。 进一步,采用两偏心轮1953b、 1953d即可实现汽车第一前轮11转动的角 度大于第二前轮13转动的角度,因此控制结构简单而有效。进一步为使四轮转向汽车容易进行侧向行驶,其还可包括辅助方向控 制件(图未示),该辅助方向控制件与第二前轮13相连,其可用于在转动 方向盘后,使与该第二前轮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前轮转动的角度相同,从而 使四轮转向汽车容易实现侧向行驶,以及使四轮转向汽车可进行0度至90 度方向上的转向,提高汽车的转向适应能力。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 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 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及一转向控制组件,该第一前轮与该第一后轮位于同一侧,该第二前轮与该第二后轮位于同一侧,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及一控制件,该第一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一前轮及该第一后轮相连,该第一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第二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二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二前轮及该第二后轮相连,该第二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控制件与连接于该两个前轮的第一转动元件及第二转动元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转向汽车,其包括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及一转向控制组件,该第一前轮与该第一后轮位于同一侧,该第二前轮与该第二后轮位于同一侧,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及一控制件,该第一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一前轮及该第一后轮相连,该第一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一转动元件;该第二转动连接件具有第二连接元件与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分别与该第二前轮及该第二后轮相连,该第二连接元件交叉连接该两个第二转动元件;该控制件与连接于该两个前轮的第一转动元件及第二转动元件相连。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转向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元 件与该第二连接元件为链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转向汽车,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包括方向盘,第一传动组及第二传动组,该第一传动组与连接该第一前轮的第一 传动元件相连,该第二传组与连接该第二前轮的第二传动元件相连,该方 向盘分别与该第一传动组及第二传组相连。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转向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组包 括至少一偏心转动轮,其用于在该方向盘转动时,使该第一前轮转动的角 度大于该第二前轮前轮转动的角度。5、 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民高谋荣董铸荣王兆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