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7365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所述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包括有设置于循环流化床下降管上部分段内、并将该上部分段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板,还包括有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板,所述隔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板铰接连接,所述转轴穿出所述下降管的管壁与转动手柄连接。在下降管的上部分段内增加有隔板,隔板顶端和底端上活动连接有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板,形成了一套可切换的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准确度高,计算公式简单、直观,而且不影响循环流化床的连续稳定运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流率是循环流化床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准确测量循环流率可以便于 工作人员操作和调节循环流化床的运行参数。 目前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方法有1) 直接观察法在流化床内加入示踪粒子,通过观察紧贴下降管壁面的示 踪粒子的下降速度来求颗粒循环流率,缺点在于测量不准。2) 蝶阀测量法在测量段加入蝶阀,测量时关闭蝶阀测量颗粒的堆积速度。 缺点在于只能设置在比较细的测量段,高循环流率下堆积速度快,测量精度降 低。3) 伴床法将循环下落颗粒突然切入另一收集颗粒的伴床,测量规定时间 内收集的颗粒量,缺点在于会影响循环流化床的压力平衡。4) 专利200580045711.X采用光传感器来测量下降管的颗粒堆积时间,从 而换算颗粒循环量,缺点在于测量的时候为了堆积一定的颗粒量,必须停止下 降管的供气,使下降管完全处于静止堆积状态,即中断循环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循环流化床 内颗粒循环流率定量测量的装置及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 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所述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包括有设置于循环流化床下 降管上部分段内、并将该上部分段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板,还包括有上丝网 挡板和下丝网挡板,所述隔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 板铰接连接,所述转轴穿出所述下降管的管壁与转动手柄连接。隔板设置在下降管的上部分段内, 一方面保证了在测量初始时刻收集到的 是自循环流化床的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颗粒,而不是测量之前已经在下降管内沉积的颗粒,另一方面在测量的同时,保证下降管的下部分段有足够的颗粒维持循环不中断;丝网挡板在截流循环固体颗粒时,对下降管内的松动空气没 有流通阻碍,使循环流率的测量操作不影响下降管的连续稳定运行,上丝网挡 板可以阻止测量时颗粒由上丝网挡板一侧通道下落,这样能保证下丝网挡板收 集到的颗粒是测量时间内的全部下落循环颗粒,使得测量精确;上丝网挡板和 下丝网挡板均通过铰链连接固定在隔板上,因此可以通过机械控制装置,根据 测量状态的不同控制丝网挡板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上丝网挡板倾斜抵靠在上部分段内壁上。在测量状态时,为了使颗粒 不在上丝网挡板上堆积,而尽可能落入下丝网挡板上,上丝网挡板的倾角应在 大于颗粒的自然堆积角的前提下在上部分段允许空间内尽可能大,这样可保证 颗粒滑落到下丝网挡板上。所述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板为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制成的挡板不仅可以 用于冷态测量而且可以用于热态的测量。所述下丝网挡板以水平方式抵靠于上部分段内壁上。下丝网挡板以水平方 式抵靠在内壁上,相对于以倾斜角度设置在内壁上,避免了下丝网挡板与下降 管管壁、隔板所围成的颗粒收集空间几何形状的不规则,降低了颗粒积累体积 的计算难度。所述隔板以垂直平分下降管横截面的方式设置于上部分段内。通过平分的 方式有利于下降管内隔板两侧的通道可交替切换测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装置可 靠性,且隔板垂直设置结合下丝网挡板水平设置,使得收集颗粒的空间形状规 则,进一步降低了颗粒积累体积计算的难度。一种应用于循环流率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将下丝网挡板置于与上丝网挡板异侧位置,并与上部分段内壁抵靠,此 时时间设为tl,颗粒累积到下丝网挡板上;(2) 当颗粒累积到预定高度h时,此时时间设为t2;(3) 根据颗粒累积后的体积和tl, t2可计算出颗粒的循环流率G,设上部分 段的半径为r,下丝网挡板与隔板及上部分段内壁壁面形成的颗粒堆积空间内的 颗粒体积量为V,颗粒堆积密度为P,循环流化床的上升段的半径为R,颗粒堆 积时间A t= t2— tl ,则G= P V/ ( A t jt R2)。所述隔板以垂直平分下降管横截面的方式设置于上部分段内,所述下丝网4挡板以水平方式抵靠于上部分段内壁上,则V二n—h/2,循环流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下降管的上部分段内增加 有隔板,隔板顶端和底端上活动连接有上丝网挡板和下丝网挡板,形成了一套 可切换的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准确度高,计算公式 简单、直观,而且不影响循环流化床的连续稳定运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待测状态); 图3为图1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测量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给风机,2、流化床布风室,3、循环流化床上升段,4、 旋风分离器,5、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1、隔板,52、上丝网挡板,53、下丝网 挡板,6、下降管,61、上部分段,7、返料器,8、转动手柄,8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循环流化床结构主要由循环流化床上升段3、旋风分离 器4、流化床布风室2、循环流化床下降管6和返料器7构成。由给风机l出来 的空气分为Ql和Q2两部分,Ql作为循环流化床上升段3的流化介质,气体挟 带固体颗粒经旋风分离器4发生气固分离,气体由旋风分离器4上部排出,颗 粒由旋风分离器4进入循环流化床下降管6; Q2作为循环流化床下降管6的松 动气,使颗粒经返料器7回到循环流化床上升段3,完成循环流动过程。在下降管6的上部分段61内设置有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其包括有隔板51 , 下降管6的上部分段61被隔板51平分为两半,在隔板51的上、下两端各链接 有一块以金属杆为边框的细密金属丝网挡板(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53), 为方便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53的转动,本实施例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 网挡板53分别通过转轴81与隔板51铰接连接,该转轴81穿出下降管6的管实施例:壁与转动手柄8连接。该手柄8通过转轴81带动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 53绕隔板51转动,使得上丝网挡板52另一端抵靠在上部分段61内壁上,当下 丝网挡板53呈竖直状态或与上丝网挡板52处于同侧设置时,该循环流率测量 装置5为待测状态,也可通过手柄8转动下丝网挡板53,使得其另一端抵靠于 上部分段61内壁上并与上丝网挡板52处于相异的一侧,从而进入测量状态。由于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53对下降管6的松动气Q2无阻碍,所以 即使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处于测量状态,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下面的循环颗粒 仍可在松动气Q2的作用下经返料器7回到循环流化床上升段3,测量计时结束 即转动下丝网挡板53回到待测状态。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的颗粒循环流率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将上丝网挡板52置于上部分段61的壁面上,下丝网挡板53置于垂直状态, 则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处于待测状态;然后转动手柄8,将下丝网挡板53旋转 置于与上丝网挡板52异侧并与上部分段内壁抵靠,则颗粒开始在下丝网挡板53 上积累,循环流率测量装置5处于测量状态,此时时间设为tl,当颗粒积累高 度达到设定的高度h时停止计时,此时时间设为t2,根据颗粒累积后的体积和 U, t2计算出颗粒的循环流率,设上部分段61的半径为r,下丝网挡板53与 隔板51及上部分段61内壁壁面形成的颗粒堆积空间内的颗粒体积量为V,颗粒 堆积密度为P ,循环流化床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率测量装置包括有设置于循环流化床下降管(6)上部分段(61)内、并将该上部分段(61)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板(51),还包括有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53),所述隔板(51)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轴(81)与上丝网挡板(52)和下丝网挡板(53)铰接连接,所述转轴(81)穿出所述下降管(6)的管壁与转动手柄(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创之祝京旭阴秀丽周肇秋马隆龙王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