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2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585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subgt;2</subgt;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CO<subgt;2</subgt;捕集的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subgt;2</subgt;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粉末和无机物均匀混合,得混合物;(2)将混合物挤压成型,得混配成型颗粒,混配成型颗粒的平均长度为10‑50mm,平均直径为5‑15mm;(3)将混配成型颗粒于500‑900℃,并在无氧或低氧的气氛下进行恒温热解处理,得生物炭颗粒吸附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生物炭颗粒吸附剂同时兼具高CO<subgt;2</subgt;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来源广泛、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o2捕集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2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现有的co2捕集技术按照在燃烧过程的不同阶段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化学链捕集、富氧燃烧以及燃烧后捕集四类。燃烧后捕集是指在燃烧后的烟气中进行co2的分离捕集,对现有燃烧工艺不造成影响,也不受烟道气中co2浓度的影响,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情况,同时投资相对较低。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有希望的co2捕集技术。燃烧后捕集co2技术包括溶剂吸收法、低温分离法、膜分离法和吸附法等。由于固体吸附剂具有再生能耗低、操作简单和投入成本低等特点,而且吸附材料的吸附速率快,性能稳定,再生性强,并且固体吸附剂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固体吸附剂是燃烧后co2捕集的理想方案。

2、目前,固体吸附剂可简单分为物理吸附剂和化学吸附剂。多孔的物理吸附剂能够减少再生的能量需求,解吸附成本通常较低。然而,具有快速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的二氧化硅和分子筛具有高湿度敏感性,使得其应用范围受限;mofs虽然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和筛分性能,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2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与无机物的质量比为100:(5-30),所述钾源中的钾元素、铁源中的铁元素、钠源中的钠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0-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物的总含水量小于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至少包括(a)~(c)一种:

<p>5.如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效捕集co2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与无机物的质量比为100:(5-30),所述钾源中的钾元素、铁源中的铁元素、钠源中的钠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0-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物的总含水量小于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至少包括(a)~(c)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配成型颗粒的平均长度为15-20mm,平均直径为6-12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炭颗粒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颗粒吸附剂的平均直径为3-10mm、平均长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林李焱冰朱虹宇陈文威刘华财阴秀丽吴创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