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管弯接头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67503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管弯接头压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承座,支承座具有一个小端直径向下的锥台形内腔;支承座内腔中对应设置有包括数个模瓣的模瓣,模瓣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模瓣上端设置有上连接盘;模瓣上下两端通过连接销与上下连接盘相连接;上连接盘上端连接在立式压力机的活动横梁上;所述下连接盘、模瓣整体和上连接盘的中心均留有通孔;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均由两个对称且可相互转动设置的半盘体构成,所述连接头上沿横向设置有与上连接盘中心孔相通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采用在立式四柱液压压力机上实现压紧,同时其结构简单、巧妙;具有压紧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加工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液压油管和接头连接后压紧的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油管是用于大型机械设备液压油系统中的管道,一般包括中间的柔性油管和 两端的硬性接头,这种液压油管在制作时,需要将柔性油管与硬性接头连接在一起。现有 技术中,有采用手工挤压的方式使柔性油管与接头相连接,但具有加工不便,效率低下的缺 陷。另外,还可以采用液压式的挤压装置进行挤压使其压紧,用这种设备生产效率高,但设 备价格昂贵,故成本较高。故申请人想到,如果能够设计一种用一般的立式压力机实现压紧的装置,则可以 达到提高生成效率,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 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结 构的弯接头压紧连接装置,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还使其特 别适合用于柔性油管与弯接头的压紧连接;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压紧连接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油管弯接头压紧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承座,支 承座具有一个小端直径向下的锥台形内腔;支承座内腔中对应设置有模瓣,所述模瓣为呈 环形布置的数个模瓣,模瓣整体呈锥度与支承座内腔锥度一致的锥台形,相邻模瓣之间具 有间隙;模瓣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下连接盘上对应每个模瓣开有沿径向设置的下滑槽,每 个模瓣下端对应下滑槽设置有下连接销,下连接销一端固定在模瓣上其另一端可滑动地挂 接在下滑槽内;模瓣上端设置有上连接盘,上连接盘上对应每个模瓣开有沿径向设置的上 滑槽,每个模瓣上端对应上滑槽设置有上连接销,上连接销一端固定在模瓣上其另一端可 滑动地挂接在上滑槽内;所述上连接盘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头连接在立式压力机的活动横梁 上,底座固定在立式压力机的工作台上;所述下连接盘、模瓣整体和上连接盘的中心均留有 通孔;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均由两个对称且可相互转动设置的半盘体构成,所述连接 头上沿横向设置有与上连接盘中心孔相通的通道。本压紧装置使用时,使立式压力机活动横梁上升后,将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打开 并将初步连接好油管的接头插入到模瓣整体形成的通孔内,再操纵压力机的换向手把使压 力机的活动横梁向下运动将模瓣压入支承座,并迫使模瓣向内运动,从而将接头与油管压 紧。其中所述模瓣的宽度、弧度以及相邻模瓣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具体待压紧的接头的大 小合理设置,使得挤压接头时能够达到密封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管的弯接头连接压紧方法,其中所述液压油管采用橡 胶柔性油管,所述接头采用如下结构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螺母、卡芯和卡套,所述卡芯为呈90°弯曲的筒状体,卡芯一端与螺母连接,卡芯另一端外部套接卡套,所述卡套为一端连 接在卡芯上的筒状体,卡套另一端与卡芯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柔性油管的空腔;本方法采用 了上述结构的压紧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柔性油管插入所述接头的卡芯和卡套之 间的空腔内;b,将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打开并将柔性油管和接头放入所述压紧装置的 连接盘、模瓣整体和上连接盘的中心通孔内,弯接头放入横向通道,关闭所述上连接盘和下 连接盘;C、从下方支撑住柔性油管防止柔性油管从接头上脱落,并操纵立式压力机的换向 手把,使其活动横梁向下移动,将模瓣压入支承座的锥台形内腔中,迫使模瓣向内移动,进 而从四周向内挤压接头的卡套,使卡套产生塑性变形并将柔性油管密封压紧在卡套和卡芯 之间。压紧后,操纵立式压力机的换向手把,使活动横梁上升,打开上、下连接盘并取下接头 即可。本方法中采用的接头结构,可以使得压紧后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均更好。其中,作为优化,所述柔性油管采用由位于里层的所述柔性油管采用由位于里层 的耐油橡胶层,位于第二层的不锈钢丝编织层,第三层为耐油橡胶层和最外层为棉线层构 成的油管;所述接头的卡套内的卡芯外表设置有多个环状的尖齿形结构。这种结构的柔性 油管,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柔度,结合卡套内壁的锯齿形结构和卡芯外表的凹坑结构,可以使 得压紧时卡套内壁的锯齿嵌入到柔性油管内并咬紧密封,密封后凹坑结构被变形的柔性油 管填紧,使得连接效果和密封效果更好。同时这种柔性油管自身还具备柔软性好、隔热性好 和耐高温等优点,申请人已经单独申请了专利进行保护,故不在此详述。本技术中采用的压紧装置,采用一个支承座内腔和模瓣外表之间的锥台形表 面的配合,将模瓣向下的运动转化为模瓣向内的运动,实现压紧,同时,连接模瓣的上、下连 接盘采用了打开式结构,使其方便对弯曲的接头进行加工,其结构简单、巧妙,且可使得施 力平衡、均勻,压紧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扩大设备的使用 范围,投资少,加工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油管弯接头压紧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图4为图1的C-C视图。图5为图2的D-D方向的局部视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时所采用的接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被加工工件),一种液压油管 弯接头压紧装置,包括底座1 ;底座1上设置有支承座2,支承座2具有一个小端直径向下的 锥台形内腔;支承座2内腔中对应设置有模瓣,所述模瓣包括呈环形布置的数个模瓣3,模 瓣3整体呈锥度与支承座2内腔锥度一致的锥台形,相邻模瓣3之间具有间隙;模瓣3下 端设置有下连接盘4,下连接盘4上对应每个模瓣3开有沿径向设置的下滑槽5,每个模瓣 3下端对应下滑槽5设置有下连接销6,下连接销6 —端固定在模瓣3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挂接在下滑槽5内;模瓣3上端设置有上连接盘7,上连接盘7上对应每个模瓣3开有沿径 向设置的上滑槽8,每个模瓣3上端对应上滑槽8设置有上连接销9,上连接销9 一端固定 在模瓣3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挂接在上滑槽8内;所述上连接盘7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头10 连接在立式压力机的活动横梁(立式压力机为公知现有产品,故图中未示出)上,所述底座1 固定在立式压力机的工作台上;所述下连接盘4、模瓣3整体和上连接盘7的中心均留有通 孔;所述上连接盘7和下连接盘4均由两个对称且可相互转动设置的半盘体构成,所述连接 头10上沿横向设置有与上连接盘中心孔相通的通道17。具体实施时,所述上连接盘7的两 个半盘体上还各自横向连接竖直有一个手柄12,可以使得打开和关闭连接盘更加方便。本申请还公开了基于上述压紧连接装置的一种液压油管的接头连接压紧方法,其 中所述的液压油管需要采用橡胶柔性油管,所述接头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的接头,所述接 头包括螺母13、卡芯14和卡套15,所述卡芯14为呈90°弯曲的筒状体,卡芯14 一端与螺 母13连接,卡芯14另一端外部套接卡套15,所述卡套15为一端固定在卡芯14上的筒状 体,卡套15另一端与卡芯14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柔性油管16的空腔;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柔性油管16插入所述接头的卡芯14和卡套15之间的空腔内;b,将所述上连接盘 7和下连接盘4打开并将柔性油管16和接头放入所述压紧装置的连接盘、模瓣整体和上连 接盘的中心通孔内,弯接头放入横向通道,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管弯接头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承座,支承座具有一个小端直径向下的锥台形内腔;支承座内腔中对应设置有模瓣,所述模瓣为呈环形布置的数个模瓣,模瓣整体呈锥度与支承座内腔锥度一致的锥台形,相邻模瓣之间具有间隙;模瓣下端设置有下连接盘,下连接盘上对应每个模瓣开有沿径向设置的下滑槽,每个模瓣下端对应下滑槽设置有下连接销,下连接销一端固定在模瓣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挂接在下滑槽内;模瓣上端设置有上连接盘,上连接盘上对应每个模瓣开有沿径向设置的上滑槽,每个模瓣上端对应上滑槽设置有上连接销,上连接销一端固定在模瓣上其另一端可滑动地挂接在上滑槽内;所述上连接盘上端通过一个连接头连接在立式压力机的活动横梁上,底座固定在立式压力机的工作台上;所述下连接盘、模瓣整体和上连接盘的中心均留有通孔;所述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均由两个对称且可相互转动设置的半盘体构成,所述连接头上沿横向设置有与上连接盘中心孔相通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