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强化层和外胶管,所述的内胶管与强化层,强化层与外胶管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液压油管结构设计合理,层间结合强度高,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备过程中使用特制的结合剂可提高钢丝缠绕后的稳定性,有效确保液压油管良好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管,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合理,性能优越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属于液压配件
技术介绍
液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中,由于工程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液压油管除了受到高压油的作用外,还会受到外界硬物碰触后产生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进而导致液压油管发生变形,严重时还会发生划破和断裂,降低了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现行的改善液压油管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方法通常为:在液压油管的外侧套设金属软管或是改良其内部结构。在液压油管的外侧套设金属软管可有效提高其防划伤和划破的能力,但该举措无法增强液压油管的抗拉和抗压能力,且容易增加液压油管的体积和重量,影响机械设备运行的灵活性;而改良液压油管内部结构,不外乎直接或涂胶后在内胶管上缠绕高强度钢丝或钢丝编织物,直接缠绕钢丝容易对内胶管造成压迫,使其发生变形,降低液压油的流动性能,而使用普通的粘胶后再缠绕钢丝,虽然能有效提高钢丝缠绕时的稳定性,降低对内胶管压迫,但粘胶成型时产生的收缩力容易使液压油管产生形变,降低了液压油管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液压油管结构设计合理,层间结合强度高,使用特制的结合剂可有效改善钢丝缠绕后的稳定性,确保液压油管良好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强化层和外胶管,所述的内胶管与强化层,强化层与外胶管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55%、对叔丁酚甲醛树脂6%-10%、硅酸钙粉料5%-8%、白石墨粉7%_10%,助剂5%-8%,其余为溶剂丙酮。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52%、对叔丁酚甲醛树脂7%-8%、硅酸钙粉料6%-8%、白石墨粉8%_9%,助剂7%_8%,其余为溶剂丙酮。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助剂包括膨胀剂、防老剂、热稳定剂、活化剂和硫化剂等。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的平均厚度约为0.2-0.25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在热固处理后的厚度可有效增大5%_7%。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液压油管结构设计合理,层间结合强度高,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备过程中使用特制的结合剂可提高钢丝缠绕后的稳定性,有效确保液压油管良好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强度液压油管的剖面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内胶管,2、强化层,3、外胶管,4、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强度液压油管的剖面图;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1、强化层2和外胶管3,所述的内胶管I与强化层2,强化层2与外胶管3之间均设有粘结层4,所述的内胶管I和外胶管3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2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4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本专利技术提及的高强度液压油管中,粘结层4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55%、对叔丁酚甲醛树脂6%-10%、硅酸钙粉料5%-8%、白石墨粉7%_10%,助剂5%-8%,其余为溶剂丙酮。进一步说明,粘结层4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_52%、对叔丁酚甲醛树脂7%-8%、硅酸钙粉料6%-8%、白石墨粉8%-9%,助剂7%-8%,其余为溶剂丙酮;助剂包括膨胀剂、防老剂、热稳定剂、活化剂和硫化剂等;粘结层4的配制过程如下:首先,将丁晴橡胶粉、硅酸钙粉料、白石墨粉,溶剂以及助剂中防老剂和活性剂依次添加至密炼机,时间间隔约为3.5分钟,均匀搅拌42分钟;然后,提高密炼机温度22°C,将酚醛树脂以及助剂中的膨胀剂、热稳定剂和硫化剂添加至密炼机,时间间隔约为2.5分钟,继续搅拌22分钟;最后,熟化处理24小时,制得结合剂。热固处理后的粘结层4的平均厚度约为0.2-0.25mm,其厚度可有效增大5%_7%,该性能改进可提高强化层2与内胶管I以及外胶管3的贴合强度,进而提高液压油管的整体强度。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点是:该液压油管结构设计合理,层间结合强度高,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备过程中使用特制的结合剂可提高钢丝缠绕后的稳定性,有效确保液压油管良好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强化层和外胶管,所述的内胶管与强化层,强化层与外胶管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55%、对叔丁酚甲醛树脂6%-10%、硅酸钙粉料5%-8%、白石墨粉7%-10%,助剂5%-8%,其余为溶剂丙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丁晴橡胶粉50%-52%、对叔丁酚甲醛树脂7%-8%、硅酸钙粉料6%-8%、白石墨粉8%-9%,助剂7%-8%,其余为溶剂丙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膨胀剂、防老剂、热稳定剂、活化剂和硫化剂等。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的平均厚度约为 0.2-0.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在热固处理后的厚度可有效增大5%-7%。【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强化层和外胶管,所述的内胶管与强化层,强化层与外胶管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该液压油管结构设计合理,层间结合强度高,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制备过程中使用特制的结合剂可提高钢丝缠绕后的稳定性,有效确保液压油管良好的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IPC分类】B32B7/10, C09J109/02, F16L11/08, C09J11/04, C09J161/08【公开号】CN104964103【申请号】CN201510321701【专利技术人】陈平 【申请人】苏州市大力电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该油管由内至外包括内胶管、强化层和外胶管,所述的内胶管与强化层,强化层与外胶管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的内胶管和外胶管材质均选用氯丁橡胶,所述的强化层材质为不锈钢丝,所述的粘结层材质为热胀式橡胶结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大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