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871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涉及机械产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 活塞环装配辅助工具。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包括引导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放置活塞环的储料筒和与所述储料筒滑动套接并依靠外力推动的推 力套,引导套的进料端与储料筒的一端对接。储料筒上设有一活塞环角度定 位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保证活塞环的装配质量以及装配速度,进而提高发 动机装配质量和发动机装配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环装配 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发动机活塞是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发动机对发动机活塞的质量要求 非常严格。发动机活塞质量的好坏甚至可以直接决定发动机质量的好坏。 发动机活塞质量的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直接体现在活塞环上。目前活塞环的装配大多采用手工或引导套方式进行装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采用手工方式装配活塞环1劳动效率低、容易划伤活塞2 表面造成零件报废,它是直接用手扩张、扭动活塞环1到活塞2上的,而 且在操作中容易人为造成零件变形和损坏,从而引发装配质量事故;参看图2,采用引导套方式装配活塞环l,它是通过一个引导套3将活 塞环1装配到活塞2上,虽能避免划伤活塞2表面,但由于操作时难以控 制仅凭员工的经验和感觉作业,容易出现失误,工作效率依然较低。由上述内容可见,发动机活塞2的活塞环1的装配中存在的问题,直 接影响了发动机质量,以及发动机生产厂方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 配机,提高活塞环的装配质量,以及装配速度。进而提高发动机质量,以 及发动机的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向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包括引导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放置 活塞环的储料筒和与所述储料筒滑动套接并依靠外力推动的推力套,引导3接。所述储料筒固定在一机架上。使用时首先将所需活塞环套放在储料筒上,然后^活塞与引导套的出 料端对接。可以用手拿着活塞,使其与引导套的出料端对接。然后推动推 力套,通过推力套推动活塞环向引导套的出料端移动,最终套在活塞上, 完成装配。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活塞环,因此不容易划伤 活塞表面、不容易造成活塞环变形或损坏、不容易造成活塞环污染。为了对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的储料筒以及其他部件起到固定作 用,有效提高装配精度,在所述机架设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可以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的固定底座, 也可以是底部较宽大的放置在桌面上就可以起到固定作用的固定底座。所述推力套内径与所述储料筒外径相近,所述推力套内径比所述储料 筒外径稍大,以保证推力套滑行平稳。所述储料筒水平放置,以保证活塞 环受力均匀,滑行平稳,进一步提高装配精度。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还包括驱动推力套沿所述储料筒滑动的进 给系统。所述推力套连接一进给系统,所述进给系统包括一提供动力的动 力机构和一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推力套连接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进给手轮,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丝杆螺母传动机 构中的进给螺母推动所述的推力套运动,所述进给手轮固定于丝杆上。使用中,通过转动进给手轮,带动传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进给螺母 水平位移,进而推动推力套轴向运动,再进而推动活塞环移动。上述设计 中通过转动进给手轮的旋转角度来控制活塞环水平位移,具有位移精度高的特点。实践表明,其控制精度可达到0.02mm。所述储料筒上设有一活塞环角度定位条,活塞环角度定位条为一长条 形或长方形的金属条或金属板,沿所述储料筒的轴向固定在储料筒上。用 于控制装配时的活塞环开口处相对于活塞及相对于其他环的旋转角度。实际生产中,活塞上一般会装配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活塞环, 一般的说 活塞环的开口间隔角度在120度左右。这样可以防止开口重合有效地提高 活塞环的密封性能。上述设计,有利于精确控制活塞环的开口间隔角度, 因此有利于提高活塞环装配精度。4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储料筒,分别装有推力套,推力套连接一进给系统。所述两个储料筒上的活塞环角度定位条间隔角度值为100度到130度 之间。优选为120度。同时设有两个储料筒,且活塞环角度定位条间隔角度值为120度,在 装配中可以有效地保证两个活塞环的开口间隔角度值符合装配技术要求, 有利于保证活塞环装配精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手工装配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2为采用引导套方式装配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5为图4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3,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包括引导套3,引导套3的进料 端与用于放置活塞环的储料筒4对接。可以是可拆卸的对接或固定对接。 储料筒4上套有一推力套5。推力套5内径比储料筒4外径稍大,以保证推 力套5滑行平稳。储料筒4固定在一机架上,机架设有一固定底座。机架 的固定底座对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的储料筒4以及其他部件起到固定 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装配精度。固定底座,可以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其 他物体上的固定底座,也可以是放置在桌面或较宽大的工作台上进行固定 的固定底座。使用时首先将所需的活塞环1套装在储料筒4上,然后将活塞2与引 导套3的出料端对接。可以用手拿着活塞2,使其与引导套3的出料端对接。 然后推动推力套5,通过推力套5推动活塞环1向引导套3的出料端移动,5最终套在活塞2上,完成装配。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接触活塞 环2,因此不容易划伤活塞表面、不容易造成活塞环2变形或损坏、不容易 造成活塞环污染。推力套5连接一进给系统,进给系统包括一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和一 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推力套5连接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一进给手轮 61。传动机构为一丝杆螺母传动机构,其包括一传动丝杆62、 一进给螺母 63、 一端盖64,所述端盖64固定在所述储料筒4的远离引导套3—端,传 动丝杆62穿过端盖64,与端盖64可转动连接,端盖64与传动丝杆62水 平的相对位置固定。传动丝杆62 —端与进给手轮61固定连接, 一端与进 给螺母63通过螺纹结构可转动连接,进给螺母63与推力套5连接。使用中,通过转动进给手轮61,带动传动丝杆62转动,进而带动进给 螺母63水平位移,进而带动推力套5水平位移,再进而推动活塞环1移动。 上述设计中通过转动进给手轮61控制活塞环1水平位移,具有位移精度高 的特点。实践表明,其控制精度可达到0.02mm。上述设计的重要目的在于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精确的直线运动,达到这 一效果的设计本领域工作人员在不花费创造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许多其 他方式。如传动丝杆62与端盖64通过螺纹可转动连接。实际生产中,活塞2上一般会装配两个活塞环1,两个活塞环1的开口 处朝向角度差值最小值,应当大于100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塞环1 的密封性能。参照图3、图4、图5,储料筒4上设有一活塞环角度定位条41,活塞 环角度定位条41为一直线形的金属条或长方形的金属板,水平固定在储料 筒4上。用于控制活塞环1装配时的开口处朝向角度。同时活塞环角度定 位条41对储料筒4起到固定作用,固定在机架8上,机架8下方设有较宽 大的固定底座9。机架8上设有机构相同的两个储料筒4、 7。装有推力套5,推力套5 连接一进给系统。储料筒4固定有活塞环角度定位条41,储料筒7固定有 活塞环角度定位条71。活塞环角度定位条41和活塞环角度定位条71,相 对角度最小值,为100度到130度之间,优选120度。本技术,同时设有两个储料筒4、 7,且活塞环角度定位条41、 7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活塞环精控装配机,包括引导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放置活塞环的储料筒和与所述储料筒滑动套接并依靠外力推动的推力套,引导套的进料端与储料筒的一端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亦钧张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