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外膜蛋白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640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培养液获得的菌体中制备菌体外膜蛋白的方法以及应该外膜蛋白制备的伤寒、副伤寒外膜蛋白疫苗,动物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外膜蛋白免疫试验动物后,动物可以抵御致死剂量的同种活菌的攻击,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外膜蛋白组合成疫苗免疫动物或人,可以预防由伤寒、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伤寒沙门氏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培养液中获得的菌体制备菌体外膜蛋白的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备的疫苗。
技术介绍
伤寒、副伤寒是由对人有致病力的沙门氏伤寒杆菌及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腹痛、不适、头痛及小肠结肠炎症等症状。在成人和年长的儿童常出现便秘,而在幼龄儿童则常出现腹泻。在患病期间大约有50-70%的病人可从粪便中分离出伤寒杆菌,甚至在恢复期粪便中仍可持续排菌,大约有2%的伤寒病人可转为慢性携带者,排菌期可达1年以上。全世界每年伤寒病人数超过3300万人,每年因伤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50万人。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可以降低伤寒的发病率,但是,有效的控制该病流行的最佳方式仍是预防免疫。目前伤寒、副伤寒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高发病率地区为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尼日利亚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达478/10万。沙门氏菌的不同菌株都有荚膜多糖,它具有抗吞噬作用和保护细菌避免相应的抗体在补体参与下的溶菌作用。鉴于荚膜多糖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伤寒、副伤寒外膜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细菌培养;步骤2、杀菌,并收集菌体;步骤3、从菌体提取外膜蛋白;步骤4、提取液超滤,浓缩;得到外膜蛋白溶液;步骤5、以得到的外 膜蛋白溶液为原料,制备成疫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寒、副伤寒外膜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细菌培养;步骤2、杀菌,并收集菌体;步骤3、从菌体提取外膜蛋白;步骤4、提取液超滤,浓缩;得到外膜蛋白溶液;步骤5、以得到的外膜蛋白溶液为原料,制备成疫苗。2.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细菌选自伤寒沙门氏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杆菌,培养步骤为将细菌接种于半固体琼脂斜面培养管中,培养过夜,转种于含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待培养至OD650=0.6~1.0时,转种到全自动发酵罐中培养,培养物于对数生长后期/静止期前期收获。3.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杀菌是使用甲醛溶液杀菌,其最终浓度为0.5-2.0%,杀菌后,离心收集菌体,弃掉上清液,菌体沉淀用含磷酸盐缓冲液的生理盐水洗涤两次,离心收集沉淀,得到菌体。4.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提取外膜蛋白选自下列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1)用100mM Tris-HCl缓冲液重悬菌体,2-8℃搅拌24-72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方法(2)用含0.1-0.5%脱氧胆酸钠的100mM Tris-HCl缓冲液重悬菌体,2-8℃搅拌24-72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方法(3)用含0.1-1.0%Triton的100mM Tris-HCl缓冲液重悬菌体,2-8℃搅拌24-72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健蒋先敏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