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79781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将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内核先后在有机相、水相中进行两次SiO↓[2]包覆,所得的磁性粒子与铝溶胶和有机胺溶液混合,经油柱成型、老化、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磁性氧化铝载体形状均一、磁性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大,物化性质稳定,其可用于磁稳定床工艺催化加氢反应,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加氢精制和选择性加氢等反应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球形磁性 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磁稳定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床层形式,兼有固定床和流化床的优点。与流 化床相比,外加磁场可有效控制相间返混和颗粒流失现象;与固定床相比, 磁稳定床可以使用小颗粒催化剂而不至于造成过高的压降,均匀的空隙度可 使床层不宜产生沟流和局部热点。此外,磁稳定床还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稳 定操作,并可破碎气泡改善相间传质。磁稳定床的以上特性使其在石油、化 工、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首先必须使 催化剂具有磁响应特性。氧化铝具有比表面积高、孔结构丰富以及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广泛应 用于氧化、加氢、脱氢、异构化、歧化、聚合以及重整等重要反应过程,是 石油化工领域中需求量最大的载体。若将氧化铝赋予磁性并用于磁稳定床, 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通常情况下,为获得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氧化铝载体需经高温焙 烧。因此,在赋予氧化铝磁性的同时,还要求所制备的磁性氧化铝具有较高 的热稳定性。将氧化铝载体赋予磁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氧化铝与磁性粒子如Fe304、 Y -Fe203、 NiFe204等直接组装。然而,此方法所制备的磁性氧化铝的热稳定性较低,如二价铁离子在高温下易与Ar反应生成无磁性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物质,以及Fe:A和Y-Fe必,易被氧化成无磁性的a-Fe203等。因此,若将氧化铝 赋予磁性并用于磁稳定床,必须先对磁性粒子表面进行处理。CN1195582C提供了一种以Y -Fe203、 Fe:A以及Fe为磁性粒子,制备球形 磁性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其中采用一步法对磁性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即将磁 性粒子在Na2SiO:,水溶液中包覆一次Si02。采用一步法对磁性粒子进行表面处 理时,只有在包覆量很高的情况下,才能阻隔Fe"和A广生成无磁性的具有尖 晶石结构的物质,这将导致磁性氧化铝载体的磁响应性能大幅下降,对其在 磁稳定床中的有效控制造成困难。CN1583270A中提供了一种以尖晶石磁性铁氧体为磁性粒子,制备球形磁 性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其采用一步法将磁性粒子置于Na2SiO:,水溶液中进行表 面包覆Si02处理。此方法所得的磁性载体和催化剂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均大于 3emu/g,但其不足之处在于 一方面尖晶石型磁性铁氧体的固有磁性较弱, 包覆上30%-500%的Si02后,磁性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尖晶石磁性铁氧体的制备需经高于80(TC的温度焙烧,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材料易烧结,使其在铝 溶胶中的分散性差,造成磁性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的磁性不均匀。综上所述,目前磁性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中,均是通过一步法在磁性粒子表面包覆Si02,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磁性氧化铝载体比饱和磁化强度低,磁响应性能差,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增加外磁场强度才能获得较高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形状均一、磁性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 大,物化性质稳定的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向水溶性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直至PH值二8-12,晶化、分离、 洗涤、干燥得到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内核;(2) 、将步骤(1)中所得磁性内核用低碳醇分散,加入烷氧基硅垸,其 加入量为0.001-0.02mol/g磁性内核,然后加入碱溶液,碱与垸氧基硅垸的 摩尔比为10-30,搅拌反应,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第一次包覆Si02的磁性粉 体;(3) 、将步骤(2)中所得磁性粉体用水分散,用碱溶液调节体系PH=8-10, 在50-100。C下,加入硅酸盐溶液和无机酸溶液,硅酸盐的加入量为0. 001-0. 01 mol/g磁性粉体,搅拌反应,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第二次包覆Si02的磁性粉 体。(4) 、将步骤(3)中所得磁性粉体与铝溶胶以及有机胺溶液均匀混合, 经油柱成型、老化、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上述帝l」备方法中步骤(1)的水溶性铁盐溶液中,阳离子为Fe'"或/和Fe",阴离子为Cl—、 S042—、 N(V等离子的一种或几种。每种阳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5-3mol/L,优 选为0. 1-1. 5mol/L。步骤(1)中,当ra值为8-12时,停止加入碱溶液,优选当10〈ra值〈12 时,停止加入碱溶液。步骤(1)的晶化过程中,晶化温度为20-9CTC,优选为30-7(TC;晶化 时间为0. l-10h,优选为0. 5-5h。步骤(2)中的低碳醇为Cl-C8的脂肪醇,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异 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2)中的磁性内核在低碳醇中的含量为1-200g/L,优选为10-50g/L。步骤(2)中,烷氧基硅烷为Si(ORhHh所表示的化合物(R为Cl-C4的 烷基,n为3或4),优选为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或三乙氧基硅垸。步骤(2)中,烷氧基硅烷的用量为0.001-0.02mol/g磁性内核,优选为 0. 001-0. 01mol/g磁性内核。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O. 5-30h,优选2-24h。 步骤(3)中,磁性粉体在水中的含量为1-200g/L,优选为10-50g/L。 步骤(3)中,所说的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或硅酸钾溶液。优选为硅酸钠 溶液。步骤(3)中,所说的硅酸盐的模数为1-3.4。步骤(3)中,所说的硅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005-lmol/L,优选 0.01-0. 3mol/L。步骤(3)中,所说的硅酸盐的用量为0.001-0.01 mol/g磁性粉体,优 选为0. 001-0. 004 mol/g磁性粉体。步骤(3)中,所说的无机酸为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等,其在反应过 程中的作用是维持悬浮液的PH值i-10即可。步骤(3)中,所说的无机酸的浓度为0. 01-lmol/L,优选0. 05-0. 3 mol/L。步骤(3)中,硅酸盐溶液和无机酸溶液既可分别加入也可以并流的方式 加入,优选以并流的方式加入到溶液中,这样既可以防止Si02在磁性粒子表 面的非均匀包覆又可以防止Si02在水溶液中的自成核。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50-100°C,优选为70-95°C,温度太低,不利 于包覆;温度太高,没有必要。步骤(3)的反应速度较快,在加完硅酸盐溶液和无机酸溶液后即可进行 分离,优选继续反应5-120min后进行分离。步骤(1)、 (2)和(3)中,所说的碱溶液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碱 金属碳酸盐水溶液、碱金属碳酸氢盐水溶液或氨水。其中步骤(1)中,优选 为Na0H水溶液或K0H水溶液;步骤(2)中,优选为氨水;步骤(3)中,优 选为Na0H水溶液、KOH水溶液或氨水。步骤(1)中,Na0H水溶液或K0H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 05-3mol/L, 优选为0. 1-1. 5mol/L。步骤(2)中的氨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35%,优选为15%-30%,其加入 量(以氨分子计)与烷氧基硅垸的摩尔比为10-30,优选为15-25。步骤(2)和步骤(3)所采用的分散方式为超声分散或调节悬浮液PH值 来进行分散,优选超声分散,分散时间为5-90min,优选为5-60min。步骤(1)、 (2)和步骤(3)中,分离方式采用磁分离;洗涤是先用水将 溶液洗涤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水溶性铁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直至PH值=8-12,晶化、分离、洗涤、干燥得到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内核;(2)、将步骤(1)中所得磁性内核用低碳醇分散,加入烷氧基硅烷,其加入量为0.001-0.02mol/g磁性内核,然后加入碱溶液,碱与烷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0-30,搅拌反应,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第一次包覆SiO↓[2]的磁性粉体;(3)、将步骤(2)中所得磁性粉体用水分散,用碱溶液调节体系PH=8-10,在50-100℃下,加入硅酸盐溶液和无机酸溶液,硅酸盐的加入量为0.001-0.01mol/g磁性粉体,搅拌反应,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第二次包覆SiO↓[2]的磁性粉体。 (4)、将步骤(3)中所得磁性粉体与铝溶胶以及有机胺溶液均匀混合,经油柱成型、老化、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球形磁性氧化铝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颖宗保宁孟祥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