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913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比为3~55%的由中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41~90%的分子量范围在4,000~9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其中药材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黄连10%~42%,金银花10%~50%,连翘10%~40%,黄芩10%~38%;并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微球。有益效果是:(1)为临床开发出一种防治禽类病毒性疾病的新药物。(2)组方合理,抗病毒能力强。(3)工艺先进,制剂稳定,贮存期长。(4)药物来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特别用于治疗禽类传染性法氏囊病、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动物疾病的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禽用纳米双黄连注 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方面通常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这样不但毒 副作用较大,如对禽类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易造成禽类体内药物残留;同时还将环境污染,且治疗费用较高。祖国医学认为黄茶既可以单独入药,也可以与-其它药材耳关合使用,以达 到临床所需的疗效。双黄连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份为金银花、黄连、连 翘。双花就是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芒香、既可清风温之热,又可解血中 之毒,适用于温病发热、斑渗、咽痛。黄连味苦性寒,泻心中之余火,清肠 中湿热,适用于心火旺盛,肠胃湿热、湿热痙毒。连翘性凉味苦,清心泻火, 去上焦各种热症,适用于温病初起、头痛、发热、烦渴,以及热毒郁结引起 的痈疮肿痛、丹毒、斑渗等。若采用中药原料制成片剂、散剂等,由于有的中药材水溶性活性成分体 内半衰期较短,需频繁给药,因此使用不便;同时吸收效果欠佳,治疗效果 不够理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治效果显著、工艺简单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 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该
科研人员急需开发的新课 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缓释、高生物利用度的治疗禽类病毒性 疾病的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纳米双黄连注射 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 ~ 55 %的由中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41 ~90%的分子量范围在4, 000-9000, 000之 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其中药材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黄连10 % ~ 42 % ,金银花10 % ~ 50 % ,连翘IO % ~ 40 % ,黄茶IO % ~ 38 % 。所述活性成分原药材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黄连30%,金银花25%, 连翘15%,黄茶30%。所述的药用高分子辅料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 -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邻酯、聚内酯、聚酐、 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羟基乙酸、聚 乳酸-聚乙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所述的药用高分子辅料优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 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鞋基丁酸酯-鞋基戊酸酯共聚物其中的一种或一种 以上混合。所述药用高分子辅^f牛为聚丙交酯-乙交酯;所述聚丙交酯-乙交酯其分子量 在9000 ~ 13000道尔顿之间;聚丙交酯-乙交酯中丙交酯和乙交酯聚合比例在 40: 60-60: 40之间。上述药物成分配比为所使用生药的重量%配比,将其制成制剂需要对所 述黄连、金银花、连翘、黄茶等进一步的单独或混合提取加工制成提取物与 适当辅料制成凝胶片。其中的提取方法通常包括水提取法、水提醇沉法或 微波提取法等。为了便于理解,将本
现有的提取方法举例描述如下黄连微波提取法取黄连粉碎后,放火烧瓶,并将此烧瓶放人微波反应 器中,乙醇回流提取,调整微波功率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得黄连提取物。金银花水提法取金银花药材,20目筛粉碎,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9~ IO倍量的水浸泡,加热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水,加热提取l小时, 合并提取液,适当浓缩,力。95%乙醇,使含醇量到达50-70%,浓缩回收乙醇, 得金银花提取物。连翘的乙醇提取法取连翘药材,20目筛粉碎,力口7-9倍量50%浓度的乙 醇提取三次,加热回流8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回收乙醇,得连翘提取物。黄茶水提取醇沉淀法取黄茶,20目筛粉碎,加水提取,滤过,适当浓 缩后采用乙醇进行沉淀,上清液适当浓缩后再醇沉,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 得黄茶提取物。除上述药材单独提取外,所述黄连、金银花、连翘还可以混合提取,主要为取经粉碎的黄连、金银花、连翘药材,沸水煮提,滤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适当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静置,上清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浸膏,得药材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直径为1 250 jam,由孩i球总重量41 90%的分子量范围在4, 000~9000, OOO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 组成。法制成,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包括用二氯曱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 乙醚、丙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液溶解3 ~55%药材 提取物及其4汙生物和41 ~ 90%的分子量在4, 000 -卯OO, OOO道尔顿的可生物 降解的高分子药用辅料,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微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黄连微球是将制好的微球无菌粉末先在无菌的0.9 %的生 理盐水溶剂中混悬均匀后肌注给药进行治疗的。大多数传统剂型的释药过程 均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其药物的血药浓度有可能低于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在 治疗浓度内维持时间短的缺点。为达到治疗目的和降低副作用常采取多次服 药方式,这样使得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下降。緩释制剂正是克服了传统制剂的 不足,提供了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黄连、金银花、连翘、黄芩药材提取后与适当 辅料制成微球,可以达到緩慢地非恒速释放,减少服用次数,提高患者顺应 性的目的。运用先进的提取工艺分离药材中有效单体,^是^^后与适当辅料制 成微球。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緩慢释放。组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能直接阻 断病毒核酸的形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并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同时该专利技术药物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促进抗体形成,增强巨 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从而有效杀灭病毒。本专利技术药物体外对鸡法氏嚢病毒有直接的杀灭作用;对人工感染鸡法氏 嚢病毒的模型亦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临床研究证实本专利技术药物对鸡法 氏嚢病毒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能迅速解除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改善症 状、促进病禽恢复采食、促进产蛋率和蛋品质恢复, 一般用药后第二天临床 症状迅速緩解,3~5天疾愈,疗效非常显著。该药物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能力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禽传 染性法氏嚢病、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组方令理,清热途径多样化,充分考虑了禽类体温调节的特点,散热、祛瘟,减轻机体的不适感,从而在4艮大程度上緩解疾病的症状,增加病禽食^:,促进病禽康 复。归纟内如下(1) 为临床开发出一种防治禽类病毒性疾病、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新制剂。(2) 组方合理,吸收利用率高,緩释药效持久,抗病毒能力强,所选药 物均为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高效药物。(3) 工艺先进,制备简单,制剂稳定,药效持久,贮存期长。(4) 药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符 合国际卫生4企验标准。特别用于治疗禽类传染性法氏嚢病、非典型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效果显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l取黄连300g,金银花250g,连翘150g,黄茶300g,将经粉碎的金银花、 连翘、黄连,水煎煮2次,每次加7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900ml,加入95%乙醇,使醇浓度达到70%,静置12 24小时,滤 过,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55%的由中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41~90%的分子量范围在4,000~9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其中药材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黄连10%~42%,金银花10%~50%,连翘10%~40%,黄芩10%~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55%的由中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41~90%的分子量范围在4,000~9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其中药材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黄连10%~42%,金银花10%~50%,连翘10%~40%,黄芩10%~38%。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性成分原药材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黄连30%,金银花25%,连翘15%, 黄茶30%。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禽用纳米双黄连注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药用高分子辅料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 酯、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邻酯、聚内酯、聚酐、聚羟基丁 酸酉旨-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 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禽用纳米双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杏芳王连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