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818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涉及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定配比的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组成有理想疗效的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经经典动物模型试验并验证,结果证实,所述药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能提高抗肝纤维化作用,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可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涉及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抗肝纤维化、 抗肝损伤作用的中药组分或成分特定配比的有效药物。
技术介绍
肝纤维化几乎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共同途径,其实质是细胞外基质 (ECM)的过度沉积。减缓、阻止和逆转肝纤维化是肝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但迄今现 代医学尚缺乏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国外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美国著名肝纤维化研 究专家Friedman教授曾分析道肝纤维化机理的不断阐明使有效地抗肝纤维化治疗 成为可能,然而,抗肝纤维化治疗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迄今临床上尚无 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其有效作用于肝脏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研制尚需长 期努力。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系多因素参与,错综复杂。而希冀和聚焦于某一单一环节或 靶点来防治多环节的复杂病变,比较困难,这也是现代医学迄今未寻得理想药物的重 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对于复杂性病变,需要探求综合治疗的方法。事实上,我国 近20多年来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巳取得显著进展,自2000年起,已先后有复 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抗肝纤维化国家中药新药应用于临床。业已证明,中 药复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作用实现的,呈现出综合效应,与纤维 化发生发展的复杂机理相对应,这正是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所在。近20多年来,国内外也开展了一些抗肝纤维化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的研究,并发 现了一些有抗肝纤维化效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然而,无论传统中药复方还是单 一的有效成分,皆有其不足之处。传统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难以明了其所含成分, 使其制剂存在一定的可控性、稳定性的困扰,这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难题之一;而单 一组分或成分可能失去中医整体观治疗复杂疾病的特色优势。因此如何对传统复方去 粗取精而又保持中医复方配伍治疗复杂疾病的优势,是一大难题,也是中医药抗肝 纤维化药物研究的突破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高抗 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由特定配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组成的有效药物。本专利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分析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组 分/成分配伍抗肝纤维化的研究,采用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中药有效组 分或成分组成的有理想的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3种组分或成分 组成。其中虫草多糖(Cordyc印s sinensis polysaccharide)来源于虫草菌丝;苦杏 仁武(Amygdaloside)来源于中药桃仁或杏仁;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来源于 中药绞股蓝(七叶胆)。所述的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组分或成分的重量比为l /0.2 10/ 0.2 8。其中优选重量比是l: 8: 2.5,更优选重量比是l: 1.33: 0.8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 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由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组成的药物组 合物在治疗慢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 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经二甲基亚硝胺(DMN)、四氯化碳(CC14)诱导的两种 经典的肝损伤、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模型形成后治疗性给药或模型发展过程中介入 干预),并运用均匀设计筛选以及反复验证。结果证实,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能显著降 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 单用的效果。所述3种组分或成分配伍组合的药物可以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能有 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肝 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附图说明图l是实施例5的各组肝组织天狼星红胶原染色示意图XIOO,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虫草多糖组,4:绞股蓝总皂甙,5:苦杏仁甙组,6:本法明组,7:扶正化瘀组,8秋水仙碱组。图2是实施例6的各组肝组织天狼星红胶原染色示意图X100, 。 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虫草多糖组,4:绞股蓝总皂甙,5:苦杏仁甙组,6:本法明组,7:扶正化瘀组,8秋水仙碱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有益效果通过下述实验证实 实施例l运用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均匀设计方法回归分析获得相应最佳的降低 肝脏胶原含量作用的组合物。 材料和方法-动物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60土1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提供。主要试剂及药物二甲基亚硝胺(Ditnethylnitrosamine, DMN),东京化成工业株 式会社产品;虫草多糖(Cordyc印s sinensis polysaccharide):来源于虫草,上海 康舟真菌多糖有限公司产品,规格95%,批号20060828;丹酚酸B盐(Salvianolic acid B):从中药丹参中提取,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含量大于60%;苦杏仁 武(Amygdaloside):来源于杏仁,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98%,批号 06061;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来源于七叶胆,西安鸿生生物有限公司产品, 规格98%,批号GY060913。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94只大鼠随机分正常组(5只)及造模组(89只)。造模 组每周连续3天腹腔注射0. 5% DMN 2ml kg-1, 4周后造模组大鼠死亡5只,造模组余 84只大鼠随机按后述均匀设计方案分为均匀设计l-8组,每组9-10只,模型组9只 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按均匀设计给药方案按10 ral'Kg—1体重灌胃,每周6次, 共2周;正常组前4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2周用饮用水灌胃。治疗2周后,剩余67只 大鼠以2X戊巴比妥钠按2ml *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下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 取肝组织备检。均匀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均匀设计方案选用U9 (98)表,将现有技术扶正化瘀胶囊中的虫草多糖,丹酚酸B,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等4种有效组分或成分作为考 察因子,每个因子分别取8个水平(即呈梯度递增的8种不同剂量),虫草多糖(X,)和 苦杏仁甙(X3)的8个水平在20-160mg之间、丹酚酸B盐(X2) 8个水平在4-32mg之间、 绞股蓝总皂甙(X》的8个水平在50-400rag的剂量范围内。按照均匀设计表格安排各因 子及水平,进行组方设计,共8组。筛选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Jamall氏法);数据均采用SPSS12. O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匀设计实验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 p0.05作为显著水准进行统计检验)。 2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492土66yg/g肝组织),较正常组(191土6yg/g肝 组织)显著升高(均P〈0.01),病理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重,提示模型成功。在肝纤 维化模型成功基础上,检测肝组织Hyp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0. 004 X1X4 - 0.003 X3X4 + 441.763。详见表1。药物筛选结果分析表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虫草多糖、苦杏仁甙和绞股蓝总皂甙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虫草多糖、苦杏仁甙和绞股蓝总皂甙组成。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虫草多糖、 苦杏仁甙与绞股蓝总皂甙的重量比为1 : 0.2 10 : 0.2 8。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虫草多 糖、苦杏仁甙与绞股蓝总皂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义扬刘平李雪梅冯琴彭景华徐列明刘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