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733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治疗肝炎与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治疗有效量的中药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和五味子提取物与药用辅料制成各种剂型的口服制剂,与已知技术及化学药物药效比较研究,结果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方制剂具有较佳的预防与治疗肝纤维化、抗肝脏炎症的作用,在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与抗肝脏脂肪过氧化损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炎与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其形成与发展是影响慢性肝病愈后、转归的关键,也是慢性肝病临床治疗中最为棘手的两大难题(病因治疗与抗肝纤维化)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1.5亿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000万人。慢性肝炎的危害人人皆知,一是传染他人,二是会继发肝纤维化。据观察,轻度乙肝患者中肝纤维化占65%,中、重度患者则100%有肝纤维化,其中30%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另外,我国脂肪肝患者已占人口总数的10%,其中肥胖者占50%,嗜酒者占57.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肝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无论酒精肝还是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25%,其中1.5%~8%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主动性修复反应,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与沉积为特征,形态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几乎所有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与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具有此病理变化,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即形成肝硬化,出现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胶原等肝脏ECM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是其生化学基础。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一定程度的肝硬化也是可逆的。因此,抗肝纤维化不仅十分重要,也是切实可行的。现有技术(中国专利99113887.2),采用中药丹参、桃仁、虫草菌丝等的胶囊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是所述胶囊剂,尚存在缺陷与不足,如剂型单一,容易吸湿,囊材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性等,影响了药效的稳定及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肝炎和/或肝纤维化的由中药材提取物为组分制成的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复方制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的中药提取物为药物有效成分,加入辅料制成各种剂型丹参提取物25~55%,绞股蓝提取物12~40%,五味子醇提取物5-12%,虫草菌丝体提取物12~30%,松花粉提取物6-12%,桃仁提取物5-30%,余为辅料。优选重量百分比为丹参提取物38%绞股蓝总皂甙25%五味子醇提物6%虫草菌丝体19%松花粉提取物6% 桃仁提取物6%。本专利技术复方制剂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按组分配比称取丹参、桃仁、绞股兰加水煎煮,合并煎液,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充分静置,滤过,取滤液浓缩并干燥;另称取发酵虫草菌粉,五味子加乙醇热回流,冷却,合并乙醇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另称取松花粉加入乙醇温浸,合并浸出液,浓缩干燥成干膏,取上述三种干膏,混合粉碎,加淀粉,混匀,制备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复方制剂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分散片剂、缓释片剂、滴丸剂和/或口服液。上述药物复方制剂其中各有效组分通过下述方法制备①丹参提取物取丹参药材,粉碎成颗粒状,加12倍量水,95℃±2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经检测丹参水溶成份以丹酚酸B、丹参素纳为主,药渣加70%乙醇热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经检测,丹参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为主,合并浓缩液干燥备用。丹参提取物为本药物配方中君药。②绞股蓝提取物绞股蓝药材采用75%乙醇浸泡后,高频超声提取3次得绞股蓝提取物,经检测,其中主要成分为总皂苷。绞股蓝提取物在本药物配方中主要起扶正作用。③五味子醇提物取五味子原料加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干燥,粉碎,得细粉,经检测,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属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成分,以五味子醇甲为主。本专利技术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五味子醇甲的提取率达0.3%~2.0%。而采用一般制备过程不易提出,从而影响药物的质量和临床疗效。④虫草菌丝体提取物取虫草菌丝体原料加75%乙醇温提三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干燥备用,其中主要成分为腺苷,是本专利技术质量控制标准成分之一。⑤松花粉脂质类提取物采用70%乙醇回流热提取松花粉,提取液回收乙醇,浸膏干燥备用,其中主要成分为脂质类黄酮成分,此类化合物在乙醇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⑥桃仁提取物中药桃仁其有效成分为水溶性成分,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煎方法,将桃仁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提取液浓缩至浸膏,浸膏干燥备用。上述各提取浸膏,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采用HPLC法测定,上述丹参提取物中含有丹参酚酸B,达2.5~10%;五味子提取物含有五味子醇甲,达0.3~2.0%;虫草菌丝体提取物含有腺苷,达0.1~5.0%;采用比色法测定,绞股蓝提取物含有总皂苷,达0.5~8.0%。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分别粉碎,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制成片剂。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分别粉碎,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加入适量的辅料,干燥,制粒。制成颗粒剂。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分别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制成分散片剂。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分别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制成缓释片剂。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分别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溶剂和辅料,加热使呈熔融状态,采用滴制法使成滴丸剂。将上述配比的各组分提取浸膏干燥物,加1/3量水溶解,加入适量辅料,加水至足量,滤过,分装。制成口服液。本专利技术所用药材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其中1、桃仁,为蔷薇科植物[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2、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3、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中华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ts]干燥成熟果实。4、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Gynostemma Pentaphyllam(Thunb)mak.]的干燥地上部分。5、发酵虫草菌粉,系从青海产新鲜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中分离所得的虫草菌—蝙蝠蛾拟青霉素[Paccilomyces hepiali Chen]Cs-4经深层发酵培养,将发酵产物过滤干燥制成。江西国药厂生产。6、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药物提取物替代原药材,并采用制剂技术制成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的中药提取物为药物有效成分,加入辅料制成,丹参提取物25~55%,绞股蓝提取物12~40%,五味子醇提取物5-12%,虫草菌丝体提取物12~30%,松花粉提取物6-12%,桃仁提取物5-30%,余为辅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配比的中药提取物为药物有效成分,加入辅料制成,丹参提取物25~55%,绞股蓝提取物12~40%,五味子醇提取物5-12%,虫草菌丝体提取物12~30%,松花粉提取物6-12%,桃仁提取物5-30%,余为辅料。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丹参提取物38%绞股蓝总皂甙25% 五味子醇提物6%虫草菌丝体19%松花粉提取物6%桃仁提取物6%。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提取物中含有丹参酚酸B 2.5~10%;五味子提取物中含有五味子醇甲0.3~2.0%;虫草菌丝体提取物中含有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王成荣刘平卞化石张建华袁秀荣刘成海金要王平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