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046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苦参9-18,黄芪15-30,丹参9-24,甘草3-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处方量丹参,加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过滤,得浓缩液;残渣同其余3味混合,分别用pH=1~5、pH=7、pH=8~10的酸性水溶液,中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提取,过滤,弃残渣,合并滤液,过滤,浓缩,同上述浓缩液合并,干燥,粉碎,制粒分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采用中药加工精制而成,祛邪扶正,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慢性肝病的治疗,疗效卓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此,许多专利文献公开了各自的技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虽然其综合考虑了药物和不同人体的具体情况,但用药过于繁琐,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人们的需求。本专利技术遵循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原则,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把肝病分为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肝阴不足型、脾肾阳虚型,当然这种分型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以某种证型为主。从病因的角度综合起来讲,祖国医学认为肝病病因主要在湿热、脾虚、血淤等三个方面,反映到临床症候上,慢性肝病病人普遍有黄疸、乏力、肝区胀痛等临床症状。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强调肝病用药从简、配伍宜精原则,针对以往组方过于繁杂,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不利于肝病恢复,和单味药使用自身副作用没法克服的缺点及慢性肝病湿热、脾虚、血淤三大病因,精选苦参、黄芪、丹参、甘草配方。方中,苦参性味苦、寒,苦燥湿,寒除热,以治热毒、黄疸。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苦参9-18,黄芪15-30,丹参9-24,甘草3-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纯贵曹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闻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