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551864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个条带状元件(20)被贴附到成型转鼓(C)上,转鼓的外部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贴附表面(21),条带状元件(20)被相互靠近地排布在成型转鼓(C)上,以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A),成型转鼓(C)被设定为第一工作直径,在此直径条件下,被贴附到贴附表面(21)上的各个条带状元件(20)的对向周向弧宽是贴附表面(21)自身总周长的整数分之一。随后,作用在成型转鼓(C)上的调节装置(24)对成型转鼓执行扩张操作,将其扩张到大于第一工作直径的第二工作直径,同时将其贴附表面(21)基本保持为圆柱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和设备。更特定而言,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如下的方法和设备在关于组装未硫化轮胎的领域,该方法和设备被用于制造环形增强元件或轮胎的结构层,其中的结构层例如是作为所制造轮胎组成部件的胎体帘布层和/或带束层。
技术介绍
用于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帘布层具有相对的端部折片(flap),折片与对应的环形锚固结构相接合,环形的锚固结构被包含在通常称为"胎边"的区域内,该区域构成了轮胎的径向内侧环周边缘。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的束带结构与胎体结构相连,所述的各个带束层被布置成在径向上相互叠压,且叠压到胎体帘布层上,带束层具有织物性的增强线或金属性的增强线,这些增强线与轮胎的环周延伸方向成相交和/或基本上平行的定向状态。胎面条带被贴附到束带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上,与构成轮胎的其它半成品制品一样,该胎面条带也是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在胎体结构侧表面的轴向外侧位置上还贴附着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对应侧壁,每个侧壁都是从胎面条带的一个侧边缘处延伸到靠近胎边上对应环形锚固结构的位置处。在"无内胎"型轮胎中,利用通常被称为"胎衬"的气密涂覆层覆盖了轮胎的内表面。在最为普遍的制造方法中,胎体帘布层是从连续条带形式的工件来制得的,这些连续条带是由织物性材料的帘线制成的,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由金属性材料的帘线制得的,这些帘线被相互平行地布置在弹性体材料的基体中。从连续条带中切出一定的条段,该条段的长度 对应于所要制造的胎体帘布层的环周延伸长度。该条段被缠绕到装配 转鼓的外表面上,且相反的两端被相互接合起来,从而形成胎体帘布 层。同样地,通过将从连续条带形式的半成品制得的条段在辅助转鼓 上进行巻绕,可依次制出各个带束层。随后,这样制得的、可能还联 接着胎面条带的束带结构被从辅助转鼓上取下,以便于与胎体结构结 合起来。位于便于本说明书的描述以及后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定,术语"条带 状元件"是指一种横截面为扁平构造的窄长元件,其包括一条或多个织 物和/或金属材料质的帘线,这些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条带状元件本 身的纵长延伸方向,且被包裹在至少一个弹性体材料层中、或至少部 分地被至少一个弹性体材料层所涂覆。在属于本申请人的第7041185号美国专利中,胎体帘布层是由条 带状元件制成的,条带状元件则是由涂覆了橡胶的帘线制成的,条带面上,该支撑件的形状与所加工轮胎的内部形态基本上相符。随后, 通过将各个条带状元件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沿周向贴附到由环面成型 支撑件承载着的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上,就可制得一个或多个带束 层。在专利文件EP 1555113中,诸如胎体帘布层和带束层等的轮胎增强部件是通过如下的方法制得的在圆柱形的成型转鼓上,沿着环周 方向对单独裹覆橡胶的各条帘线执行贴附,并使这些帘线相互靠近。申请人已经注意到专利文件US 7041185 B2或EP 1555113中所描述的同种类型条带状元件或覆胶帘线(其只是一种包括单根帘线的 条带状元件而已)可被用来制造各种不同尺寸的轮胎,只要所使用的件周向弦对弧(subtended)长的整数倍即可。申请人还注意到这一 条件不仅受到转鼓本身圆周长度的影响,而且还至少部分地受到所用条带状元件宽度尺寸的影响,所述条带状元件在成型转鼓表面上的贴 附角度也会影响该条件。因而,申请人推断出为了满足上述条件,需要为各种尺寸和各 种类型的所制轮胎配备特定的转鼓,并与适于制造合适宽度的条带状 元件的特定设备配套使用。申请人感到存在如下的必要性在无须满足上述限制条件的前提 下,通过贴附条带状元件来制成轮胎的各个结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已经发现将条带状元件贴附到一种表面上,该表面的直 径对应于各个条带状元件的周向弦对弧长的整数倍,然后,将转鼓扩 张到所需的直径,条带状元件的分布就能符合设计规格要求,且该分 布与成型转鼓上贴附表面的延伸长度没有关联。更详细来讲,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 轮胎的方法,在组装各个轮胎的过程中,该方法至少包括制造至少一 个第一环形增强层的步骤;其中,制造至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 强层的过程包括步骤设置一种成型转鼓,其外部具有基本上为圆柱 形的贴附表面;将多个条带状元件贴附到该成型转鼓上;其中,在所 述贴附步骤期间,将条带状元件沿着所述贴附表面的周向延伸面以相 互靠近的方式进行贴附,以便于形成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 其中,在执行贴附步骤之前,成型转鼓被设置为第一工作直径,该直 径的数值使得被贴附上的条带状元件在该贴附表面上的对向周向弧 宽对应于贴附表面自身总周长的整数分之一;其中,在所述贴附步骤 之后,成型转鼓被径向扩张,同时保持其贴附表面大体上为圆柱形状, 直到达到第二工作直径为止,由此限定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 层的永久延伸长度。由此使得用于组装轮胎的生产机组具有了更大的生产灵活度。事 实上,依申请人来看根据生产要求而进行数量可调扩张的设计是利 用成型转鼓的径向扩张来实现的,该设计使得在转鼓上制出的环形增10强层能具有轮胎设计规格参数所要求的尺寸,且无需针对于所制轮胎 的具体尺寸或限定的尺寸范围而在生产机组上装配不同的专用机器和 设备。申请人还认为通过利用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轮胎还能达到优异的 结构均等性和一致性。事实上,对在贴附表面上制得的环形增强层施 加扩张能减小条带状元件和各条帘线的厚度,且该减薄效果在整个周 长范围内是均匀分布的。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设备,其包括 成型转鼓,其外部具有圆柱形的贴附表面;贴附器装置,其用于将多 个条带状元件贴附到成型转鼓上,其中的条带状元件被布置成在所述 贴附表面的整个周长范围内处于相互靠近的位置关系,由此来形成至 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调节装置,其对成型转鼓施加作用,以选择 性地将转鼓在第一工作直径与第二工作直径之间扩张开或收缩回,同 时能将贴附表面保持为大体上的圆柱形,在第一工作直径时,贴附到 贴附表面上的各个条带状元件的对向周向弧宽为贴附表面本身总周长 的整数分之一,第二工作直径大于第一工作直径。在所述两个方面的至少之一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下文描述的一个或多 个优选特征。形成所述第一增强层的操作的目的在于在构成所述成型转鼓的辅 助转鼓上制出轮胎的束带结构。在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第一增强层的操作的目的在 于在构成成型转鼓的主组装转鼓上制出轮胎的胎体结构。在另一种备选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第一增强层的操作的目的还 可以是在辅助转鼓和主组装转鼓上制出轮胎的束带结构和胎体结构, 其中的辅助转鼓和主组装转鼓都构成了所述的成型转鼓。制造所述束带结构的操作还可包括步骤在构成成型转鼓的所述 辅助转鼓上,在所述第一增强层的径向外侧位置上制出第二增强层。在一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制造所述胎体结构的操作还可包括步 骤在构成成型转鼓的所述主组装转鼓上,在所述第一增强层的径向外侧位置上制出第二增强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制造所述束带结构和胎体结构的操作还可包括步骤在构成成型转鼓的所述辅助转鼓和所述主组装转鼓上,在 所述第一增强层的径向外侧位置处制出第二增强层。对成型转鼓执行径向扩张的步骤可在形成了笫二增强层之后进 行,其中,第二增强层与第一增强层在径向上叠置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在组装各个轮胎(2)的过程中制造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A)的步骤,其中,制造至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A)的过程包括步骤:    设置一成型转鼓(C),其外部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的贴附表面(21);    将多个条带状元件(20)贴附到成型转鼓(C)上;    其中,在所述贴附步骤期间,将条带状元件(20)沿着所述贴附表面(21)的周向延伸面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进行贴附,以便于形成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A);    其中,在执行贴附步骤之前,成型转鼓(C)被设置为第一工作直径,该直径的数值使得:被贴附上的条带状元件(20)在贴附表面(21)上的对向周向弧宽对应于贴附表面自身总周长的整数分之一;    其中,在所述贴附步骤之后,成型转鼓(C)被径向扩张,同时保持其贴附表面(21)大体上为圆柱形状,直到达到预定的第二工作直径为止,由此限定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增强层(A)的永久延伸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马尔基尼C阿穆里G曼奇尼G洛普雷斯蒂
申请(专利权)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