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01601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它涉及气化燃气净化装置,它解决了气化炉的结构设计不科学,导致气化炉反应温度低,焦油、废水生成多,而且产气的效率低,输出燃气的杂质多热值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气化炉、燃气流量控制阀、涡流助氧控制阀、燃气凈化器和风机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炉内的反应温度,氧化、还原、裂解筒内的温度达1300~1600度、增大气化强度;能快速分离生物质可燃气体中的水分,燃气质量好;采用筛网式催化裂解器,使得可燃气体中焦油含量大大降低,废水生成少,产气的效率高,环境污染小;采用燃气凈化器将燃气体中的焦油、水分和灰分去除,提高了燃气的热值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工业和民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及燃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将生物质转化成生物质燃气的气化炉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大类型为 固定床式,另一大类型为流化床式。固定床式制气炉又以生物质可燃气体在制气炉内流动 的方向,分为上流式、横流式、下流式和开心式这四种类型。生物质原料在固定床式制气炉 内,自上而下分为干燥层、热分解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各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相互 交叉的现象。现行的各类生物质气化炉是依据生物质可燃气体在生物质制气炉内流动的方 向而定性的,上流式生物质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由炉子顶部的加料口进入炉内,气化剂由 炉的底部进入炉内参与气化反应,生物质可燃气体由上部燃气出口送入燃气净化系统;横 流式生物质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由炉子顶部的加料口进入炉内,气化剂由炉的中部一侧进 入炉内参与气化反应,生物制可燃气体由炉体中部的另一侧燃气出口送入燃气净化系统; 下流式生物质气化炉的生物质原料由炉子顶部的加料口进入炉内,气化剂由炉上部的或进 风嘴进入炉内参与气化反应,生物制可燃气体由炉体下部的燃气出口送入燃气净化系统。 生物质气化炉的工作模式都是单一燃气流向的工作模式。由于气化炉的结构设计不科学, 导致气化炉反应温度低,焦油、废水生成多,而且产气的效率低,输出燃气的杂质多,热值低 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气化炉的结构设计不科学,导致气化炉反应温度低,焦油、废 水生成多,而且产气的效率低,输出燃气的杂质多,热值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流式生物 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由气化炉、燃气流量控制阀、涡流 助氧控制阀、燃气净化器和风机组成,气化炉由炉体、密封盖、冷凝器、上环形燃气冷凝室、 进料筒、干馏裂解筒、下环形燃气道、催化裂解器、涡流配风器、红外电热启动器和保温层组 成,冷凝器设在炉体上部,上环形燃气冷凝室设在冷凝器内壁与进料筒之间,干馏裂解筒设 在进料筒的下方,干馏裂解筒呈倒梯形,在干馏裂解筒的下方设有催化裂解器,在催化裂解 器的中心处设有涡流配风器,涡流配风器的环壁上向下倾斜开有切向风孔,在干馏裂解筒 的外壁与炉体的内壁和催化裂解器下方设有下环形燃气道,红外电热启动器设在炉体的下 部,在炉体的壁上设有保温层,在炉体的右侧上部设有上燃气出口,在炉体1的右侧中部设 有下燃气出口,上燃气出口和下燃气出口与燃气流量控制阀的进气接口连接,燃气流量控 制阀的输出端与燃气净化器连接,涡流配风器、红外电热启动器增氧口和净化器混气室增 氧口与涡流助氧控制阀的输出端连接,涡流助氧控制阀的输入端与风机连接。所述的燃气流量控制阀由外阀体、内阀体、内阀体旋转钮、网筒和干式过滤材料组成,内阀体设有上燃气进孔和排空与下燃气进孔,在外阀体上设有排空口、下燃气接口、上 燃气接口和燃气输出接口,上燃气进孔与排空与下燃气进孔椭圆形的相邻端的圆形端中心 线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不相邻端的圆形端中心线处于垂直线180度夹角线上,上燃气进孔 和上燃气接口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排空与下燃气进孔与下燃气接口处于同一水平轴线 上,排空口与燃气输出接口垂直,排空口与下燃气接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角度相差90度, 下燃气接口设在上燃气接口的下方,燃气输出接口设在外阀体的下端,在内阀体内设有网 筒,网筒内设有干式过滤材料,内阀体旋转钮设在内阀体的上端。所述的涡流助氧控制阀由外阀体、内阀体、内阀体旋转钮和富氧集成区组成,在外 阀体上设有涡流配风器接口、燃气净化器增氧接口、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接口和风机接口, 在内阀体上设有涡流配风器孔、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孔和净化器增氧孔,内阀体上的涡流 配风器孔、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孔和净化器增氧孔为椭圆形,涡流配风器孔与净化增氧孔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对称设置,涡流配风器孔与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孔的相邻端的圆形端中 心线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不相邻端的圆形端中心线处于垂直线180度夹角线上,内阀体上 的涡流配风器孔和净化器增氧孔与涡流配风器接口、燃气净化器增氧接口处于同一水平轴 线上,涡流配风器接口与燃气净化器增氧接口对称设置,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接口设在涡 流配风器接口的下方,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孔与红外电热启动器配风接口处于同一水平轴 线上,风机接口设在外阀体右侧下部,在内阀体的下部设有富氧集成区,内阀体旋转钮设在 内阀体的上端。所述的燃气净化器由油水气过滤分离器、隔板式气水分离器、涡轮增压引风机、旋 风分离器、燃气混合室和燃气阀构成,油水气过滤分离器设在涡轮增压引风机的下方,旋风 分离器设在涡轮增压引风机的左侧,隔板式气水分离器设在旋风分离器的右侧,油水气过 滤分离器输出端与隔板式气水分离器输入端连通,隔板式气水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涡轮增压 引风机进气端连通,涡轮增压引风机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旋风分离器的 输出端与燃气混合室连通,下端与油水气过滤分离器连通,燃气阀的下端与燃气混合室连 通,燃气阀的输出端与燃具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采用涡流配风器,一是增加气化层 的高度,二是增加了气化剂与生物质原料接触的面积,提高了炉内的反应温度,氧化、还原、 裂解筒内的温度达1300 1600度、增大气化强度;干馏裂解筒呈倒梯形设置便于生物质原 料的压实,避免了原料的架空,有利于原料的还原;采用环形涡旋燃气道,降低了下流可燃 气体出炉温度、减少了下流可燃气体输出时所携带的灰分的同时又为干馏裂解筒内热分解 层的生物质原料提升了反应温度,采用上环形燃气冷凝室,能快速分离生物质可燃气体中 的水分,燃气质量好;采用催化裂解器,使得可燃气体中焦油含量大大降低,废水生成少,产 气的效率高,环境污染小,采用燃气净化器将燃气体中的焦油、水分和灰分去除,提高了燃 气的热值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工业和民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涡流助氧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中催化裂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燃气流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 中涡流助氧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燃气净化器的左视图。图中17是下流燃气喉口,19是连接管路,净化器增氧孔60与涡流配风器孔37对称,图上看不到。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气化炉101、 燃气流量控制阀201、涡流助氧控制阀301、燃气净化器401和风机501组成,气化炉101由 炉体1、密封盖2、冷凝器3、上环形燃气冷凝室4、进料筒5、干馏裂解筒6、下环形燃气道7、 催化裂解器8、涡流配风器9、红外电热启动器12和保温层13组成,冷凝器3设在炉体1上 部,上环形燃气冷凝室4设在冷凝器3的内壁与进料筒5的外壁之间,干馏裂解筒6设在进 料筒5的下方,干馏裂解筒6呈倒梯形,在干馏裂解筒6的下方设有催化裂解器8,在催化裂 解器8的中心处设有涡流配风器9,涡流配风器9的环壁上向下倾斜开有切向风孔14,在干 馏裂解筒6的外壁与炉体1的内壁和催化裂解器8的下方设有下环形燃气道7,红外电热启 动器12设在炉体1的下部,在炉体1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13,在炉体1的右侧上部设有上 燃气出口 10,在炉体1的右侧中部设有下燃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流式生物质气化燃气净化装置,它由气化炉(101)、燃气流量控制阀(201)、涡流助氧控制阀(301)、燃气凈化器(401)和风机(501)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化炉(101)由炉体(1)、密封盖(2)、冷凝器(3)、上环形燃气冷凝室(4)、进料筒(5)、干馏裂解筒(6)、下环形燃气道(7)、催化裂解器(8)、涡流配风器(9)、红外电热启动器(12)和保温层(13)组成,冷凝器(3)设在炉体(1)上部,上环形燃气冷凝室(4)设在冷凝器(3)的内壁与进料筒(5)之间,干馏裂解筒(6)设在进料筒(5)的下方,干馏裂解筒(6)呈倒梯形,在干馏裂解筒(6)下方设有催化裂解器(8),在催化裂解器(8)的中心处设有涡流配风器(9),涡流配风器(9)的环壁上向下倾斜开有切向风孔(14),在干馏裂解筒(6)的外壁与炉体(1)的内壁和催化裂解器(8)下方设有下环形燃气道(7),红外电热启动器(12)设在炉体(1)的下部,在炉体(1)的壁上设有保温层(13),在炉体1的右侧上部设有上燃气出口(10),在炉体(1)的右侧中部设有下燃气出口(11),上燃气出口(10)和下燃气出口(11)与燃气流量控制阀(201)的进气接口连接,燃气流量控制阀(201)的输出端与燃气凈化器(401)连接,涡流配风器(9)、红外电热启动器增氧口和净化器混气室增氧口与涡流助氧控制阀(301)的输出端连接,涡流助氧控制阀(301)的输入端与风机(50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那瑾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林口信安建材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