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气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冷却器、增压泵,所述输送管道与生物质气化炉、燃煤锅炉连通,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所述增压泵用于增加经所述冷却器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压力。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中,设置了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冷却器,可将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降低,以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气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特别是农业、林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领域,产业化水平很低,大量的农业、林业生产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是巨大的浪费,而且还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方式因可实现较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是生物质高效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是在气化炉内通过生物质氧化燃烧、还原和热分解等反应,包括部分原料与空气中的氧进行燃烧,提供还原和热分解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原料在高温缺氧状态下进行热分解,产生温度为750℃-900℃燃气。由于生物质气化燃气的温度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经济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生物质气化高温燃气高效利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降低,以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冷却器、增压泵,所述输送管道与生物质气化炉、燃煤锅炉连通,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所述增压泵用于增加经所述冷却器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压力。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包括换热部、与所述换热部连接的介质泵。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泵连通有用于冷却所述换热部的换热介质的介质冷却部,所述介质冷却部还与所述换热部连接。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冷却部包括空气冷却装置和/或水冷却装置。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或水蒸气。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泵、介质冷却部之间还设有用于储存经所述介质冷却部冷却后的换热介质的调节箱。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道内具有用于采集经所述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温度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介质泵转速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采集单元、介质泵电连接。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温度采集单元采集的温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介质泵转速降低。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温度采集单元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介质泵转速增加。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阈值大于250℃。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中,设置了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冷却器,可将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降低,以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1、冷却器2、增压泵3,输送管道1与生物质气化炉、燃煤锅炉(图未视)连通,冷却器2用于冷却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增压泵3用于增加经冷却器3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压力。冷却器2包括包裹输送管道1的换热部21,通过换热部21内的换热介质冷却输送管道1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换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或水蒸气。为了保证冷却效率,换热介质的流向与生物质气化燃气的流向相对。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中,换热部21连接有介质泵2a。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介质泵2a连通有用于冷却换热部21的换热介质的介质冷却部22,介质冷却部22还与换热部21连接。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4,介质冷却部22包括空气冷却装置22a和/或水冷却装置22b。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介质泵2a、介质冷却部22之间还设有用于储存经介质冷却部22冷却后的换热介质的调节箱。输送管道1内具有用于采集经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温度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采集单元1a,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介质泵2a转速的控制器10,控制器与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采集单元1a、介质泵2a电连接。当温度采集单元1a采集的温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10控制介质泵2a转速降低。当温度采集单元1a采集的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10控制介质泵2a转速增加。设定阈值大于250℃,经换热后,高温燃气的温度降至>250℃,目的是防止焦油凝结在换热部的管壁上或后续的管道上,与此同时可以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气化燃气输送的经济性。为防止焦油凝结当换热介质为蒸汽时,蒸汽温度应大于120℃。为防止焦油凝结当换热介质为蒸汽时,进水温度应大于150℃。在本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中,设置了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冷却器,可将生物质气化燃气温度降低,以提高生物质气化燃气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1)、冷却器(2)、增压泵(3),所述输送管道与生物质气化炉、燃煤锅炉连通,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所述增压泵用于增加经所述冷却器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1)、冷却器(2)、增压泵(3),所述输送管道与生物质气化炉、燃煤锅炉连通,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生物质气化燃气,所述增压泵用于增加经所述冷却器冷却后的生物质气化燃气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2)包括换热部(21)、与所述换热部(21)连接的介质泵(2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2a)连通有用于冷却所述换热部(21)的换热介质的介质冷却部(22),所述介质冷却部(22)还与所述换热部(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冷却部(22)包括空气冷却装置(22a)和/或水冷却装置(22b)。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燃气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为导热油或水或水蒸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质气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清,李明明,李福金,王改,杨家存,周海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