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75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公开的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点火器、以及送风管,送风管输送的煤粉经点火器点燃后加热锅炉本体,该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还包括助燃器,助燃器包括助燃风机和供风管,锅炉本体包括点火区,供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其中,第一风管与点火区相通,第二风管与送风管相通,助燃器还包括烟气管道,烟气管道与供风管相通,锅炉本体排出的烟气经烟气管道进入供风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助燃器通过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向点火区或送风管供风,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点火区以及锅炉本体内的含氧量,进使有效地控制煤粉的燃烧情况,从而起到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
本公开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我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国家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文中要求加强新建机组准入控制,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现有技术中的煤粉燃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煤粉燃烧系统,火焰集中,造成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排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粉燃烧系统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点火器、以及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输送的煤粉经所述点火器点燃后加热所述锅炉本体,该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还包括助燃器,所述助燃器包括助燃风机和供风管,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点火区,所述供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其中,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点火区相通,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送风管相通,所述助燃器还包括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点火器(2)、以及送风管(3),所述送风管(3)输送的煤粉经所述点火器(2)点燃后加热所述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该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还包括助燃器(4),所述助燃器(4)包括助燃风机(401)和供风管,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点火区,所述供风管包括第一风管(402)和第二风管(403),其中,所述第一风管(402)与所述点火区相通,所述第二风管(403)与所述送风管(3)相通,所述助燃器(4)还包括烟气管道(404),所述烟气管道(404)与所述供风管相通,所述锅炉本体(1)排出的烟气经所述烟气管道(404)进入所述供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点火器(2)、以及送风管(3),所述送风管(3)输送的煤粉经所述点火器(2)点燃后加热所述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该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还包括助燃器(4),所述助燃器(4)包括助燃风机(401)和供风管,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点火区,所述供风管包括第一风管(402)和第二风管(403),其中,所述第一风管(402)与所述点火区相通,所述第二风管(403)与所述送风管(3)相通,所述助燃器(4)还包括烟气管道(404),所述烟气管道(404)与所述供风管相通,所述锅炉本体(1)排出的烟气经所述烟气管道(404)进入所述供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402)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风管(402)通断的第一控制阀(405),所述第二风管(403)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风管(403)通断的第二控制阀(406),所述助燃风机(401)通过三通管(407)向所述第一风管(402)、所述第二风管(403)供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404)通过流量控制阀(408)分别向所述第一风管(402)、所述第二风管(403)供应烟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402)和所述第二风管(403)均设置有混合器(5),所述混合器(5)包括外壳(501)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501)内的叶片(502),其中,所述叶片(502)至少有两组,两组叶片(502)沿所述外壳(501)的轴线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排放煤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4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