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抑制活性的抗体和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503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抗体。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体,所述抗体将获自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识别为抗原并且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抑制活性,所述基因组包含下列彼此连接的(i)和(ii):(i)(a)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FH-1株的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1蛋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或(b)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6CF株的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1蛋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和(ii)JFH-1株的NS2蛋白编码序列、NS3蛋白编码序列、NS4A蛋白编码序列、NS4B蛋白编码序列、NS5A蛋白编码序列、NS5B蛋白编码序列和3’-非翻译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抑制活性的抗体和其用途。背景领域丙型肝炎病毒(HCV)被发现和鉴定为非甲型和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病毒(非专 利文献1)。此外,近年来已建立了用于检测HCV的高灵敏性方法,并且由于输血引起的新 HCV患者的人数急剧减少。然而,日本的病毒携带者人数据推测超过2,000,000人,世界范 围的数字超过170,000,000人,包括还未发生肝炎症状的所谓病毒携带者。这主要是因为 由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炎的慢性率高达70%至80%,目前除了干扰素外还不存在有效的抗 病毒剂。此外,丙型肝炎是具有不良预后的严重感染,因为大约一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将 无例外地经历从丙型肝炎至肝硬化和肝癌的症状的恶化。因此,目的在于预防肝炎携带者 发生疾病或消除病毒的抗病毒剂或疫苗的开发还在等待中。当具有包膜的病毒例如HCV感染细胞时,病毒首先需要结合细胞表面上的特定蛋 白质(即,病毒受体)。之后,病毒膜与细胞膜融合,然后病毒基因被注入细胞。HCV的治疗 和预防需要可抑制细胞感染的抗体的开发。特别地,可阻止HCV结合细胞表面上的病毒受 体和侵入细胞的抗体是非常重要的。HCV包膜蛋白被认为在HCV与细胞表面的结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 行了关于患者的血清中与包膜蛋白反应的抗体的检测的研究。展示与ClOO抗体(NS4-NS5 抗体)或核心抗体阳性反应和展示与包膜蛋白抗体阳性反应的患者的百分比发现为大约 10%。因为31位展示与包膜蛋白抗体阳性反应的患者中只有3位被天然治愈,因此认为这 3位患者中产生了中和抗体(非专利文献2)。经历中和抗体的产生的患者的百分比低至所 有患者的1%。然而,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情况下,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包膜蛋白的抗体的产生是 100%,并且病毒被破坏。在HIV的情况下,以很高的频率检测到抗HIV包膜蛋白的抗体。只 在10%的患者中检测到抗HCV包膜蛋白的抗体的事实据推断是由于存在可使抗HCV包膜蛋 白的抗体的产生复杂化的机制而引起的。(非专利文献3).同时,已显示,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HCV E2蛋白可特异性结合存在于人细胞表 面上的CD81 (非专利文献4)。通过利用这样的实验系统,已尝试展示中和E2蛋白与来自丙 型肝炎患者的CD81的结合的活性(即,结合的中和,称为“NOB”)的抗体的开发。代表性实例是展示NOB活性的抗体,其可通过从基因型Ia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 骨髓淋巴细胞制备抗体基因文库和通过噬菌体展示获得目的抗体来获得(专利文献1)。另 一个研究小组从基因型Ib的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B细胞制备了杂交瘤并且获得展示NOB 活性的抗体(非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2)。然而,根据从HCV患者获得单克隆抗体的上述方法,患者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来 源限制于其中存在抑制HCV感染的抗体的患者。因此,难以增加抑制感染的抗体的库和发 现用作抗HCV试剂的抗体。此外,已尝试了其中对小鼠施用重组包膜蛋白以诱导抗体的方法(专利文献3)和其中将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以制备产生抗体的杂交瘤从而获得抗包膜蛋白的抗体 的方法(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6)。然而,抑制HCV感染的抗体仍然未被证实。作为至于仍然没有通过用包膜蛋白免疫动物来制备中和HCV感染的抗体的原因, 有人认为是用于免疫的重组包膜蛋白具有与病毒本身固有的包膜蛋白的结构不同的结构。 已有报导重组包膜蛋白可能经历聚集,从而不能形成天然构象(非专利文献7)。也已证明展示NOB活性的抗体将不总是抑制感染(非专利文献8)。因此,从通过 使用抗体来治疗和预防HCV的观点来看,用于有效诱导抗包膜蛋白的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的 抗体和抑制病毒感染的抗体的方法的开发是必需的。在上述情况下,近年来已开发了用于在细胞培养系统中制备感染性HCV颗粒的方 法(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和专利文献7)。与其中包膜蛋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表达并且所 得的产物用作抗原的情况相比,HCV颗粒展示传染性,从而认为HCV抗原的构象得到维持。 因此,此类HCV颗粒可适合作为产生用于抑制HCV感染的抗体的抗原。日本专利公开案(kohyo)No. 2005-531286A日本专利公开案(kohyo)No. 2006-504645A日本专利公开案(kohyo)No. 2004-500366A日本专利公开案(kohyo)No. H-06-505389A WO O5O8O575AlW0 06022422A1W0 06096459A2Matsuura 等,J. Virol.,1992,第 66 卷,pp. 1425-1431 Saito 等,Jikken Igaku, 1991,第 9 卷,pp. 2075-2080Pileri 等,Science, 1998,第 282 卷,pp. 938-941Hadlock 等,J. Virol.,2000,第 74 卷,pp. 10407-10416 Suzuki 等,Saishin Igaku, 2003,第 58 卷,pp. 2017-2022 Op de Beeck 等,J. Gen. Virol.,2001,第 82 卷,pp. 2589-2595Burioni 等,J. Virol.,2002,第 76 卷,pp. 11775-11779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抗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小鼠施用JFH-I株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或J6CF株与 JFH-I株的嵌合病毒作为抗原,然后测量已对其施用了 HCV的小鼠的血清中对HCV感染的抑 制活性。结果,他们发现此类HCV颗粒具有对HCV感染的抑制活性。此外,从已对其施用了 HCV颗粒的小鼠制备脾细胞,将脾细胞融合至小鼠骨髓瘤 细胞系来制备产生抗体的杂交瘤,评估由这些杂交瘤产生的抗体对HCV感染的抑制活性, 并且获得抑制HC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这已导致本专利技术的完成。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包括下列。抗体,其识别获自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组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 作为抗原并且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抑制活性的抗体,其中所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组包括彼此连接的下列(i)和(ii)(i) (a)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FH-1株的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l蛋 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或(b)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6CF株的 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l蛋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 禾口(ii) JFH-I株的NS2蛋白编码序列、NS3蛋白编码序列、NS4A蛋白编码序列、NS4B 蛋白编码序列、NS5A蛋白编码序列、NS5B蛋白编码序列和3’非翻译区。根据上述的抗体,其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是包含序列表的SEQ ID NO :1或2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条件是当核酸是RNA时,将核苷酸序列中的“T”读 作“U”)。根据上述或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类别是IgM。根据上述至的任一项的抗体,其识别序列表的SEQ IDNO 24中所示 的氨基酸序列的至少10个连续氨基酸。根据上述的抗体,其具有含有序列表的SEQ ID NO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体,其识别获自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组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为抗原并且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所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组包括彼此连接的下列(i)和(ii):  (i)(a)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FH-1株的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1蛋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或  (b)丙型肝炎病毒(HCV)的J6CF株的5’非翻译区、核心蛋白编码序列、E1蛋白编码序列、E2蛋白编码序列和p7蛋白编码序列;和(ii)JFH-1株的NS2蛋白编码序列、NS3蛋白编码序列、NS4A蛋白编码序列、NS4B蛋白编码序列、NS5A蛋白编码序列、NS5B蛋白编码序列和3’非翻译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胁田隆字铃木哲朗森川贤一尾见法昭中村纪子赤泽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