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920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一与定模相对应设置的动模及一顶出件,定模设有一型腔;动模包括一动模板、一顶出板、若干顶杆及一型芯,顶出板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上,若干顶杆装设于动模板上并抵顶于顶出板;型芯一端固定于动模板上,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的型腔内,型芯上开设有一基杆孔及一收容孔;顶出件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型芯上,该顶出件具有一基杆及一顶出部,顶出部设有一顶出面,顶出面的面积大于基杆的横截面积,基杆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内,顶出部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顶出件在开模时,可增大与产品底面的接触面积,以确保产品顺利脱模且不至变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领域中,在成型具有较长内孔的注塑产品的情况下,注塑产品脱模时,产 品的包紧力非常大,只用顶板顶出会出现产品外观不良,如拉伤,产品顶出变形等。请参阅图5,现有的注塑模具50包括一动模51及一与动模51相对应设置的定模 52。动模51包括一动模板511、一顶出板512、一顶针513、若干顶杆514及一装设于动模板 511上的型芯515。顶出板512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511上,若干顶杆514装设于动 模板511上并抵顶于顶出板512。型芯515—端固定于动模板511上,另一端穿过并伸出于 顶出板512。型芯515 —端成型产品80,该产品80包覆于型芯515上。然而,当产品80脱模时,顶针513可使产品顶出均勻,而顶针513较小时顶出面也 会比较小,产品80会把产品顶穿;顶针513较大时使其顶出面较大,而这样型芯515的壁厚 也会变薄,型芯515的强度便达不到制造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注塑产品顺利脱模且不至变形的注塑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注塑模具,用于成型注塑产品。注塑模具包括 一定模、一与定模相对应设置的动模及一顶出件,定模设有一型腔;动模包括一动模板、一 顶出板、若干顶杆及一型芯,顶出板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上,若干顶杆装设于动模板 上并抵顶于顶出板;型芯一端固定于动模板上,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的型腔内,型芯上开设 有一基杆孔及一位于基杆孔上端并与基杆孔贯通的收容孔;顶出件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型 芯上,该顶出件具有一基杆及一连接于基杆上端的顶出部,顶出部设有一顶出面,顶出面的 面积大于基杆的横截面积,基杆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内,顶出部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 内。如上所述,本技术注塑模具通过顶出件上设有一顶出部,进而在注塑模具开 模顶出产品时,可增大与产品底面的接触面积,以确保产品顺利脱模且不至变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顶出部大体呈锥台状。基杆一端凸伸有一凸部,凸部上横向设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顶出部设有一连接 面,连接面凹设有一卡持孔,顶出部上横向设有一贯穿的连接孔,顶出部装设于基杆上,基 杆的凸部卡持于顶出部的卡持孔内,通孔及连接孔内插置有一固定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注塑模具合模之后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注塑模具开模过程中顶出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注塑模具中顶出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注塑模具中型芯的剖视图;图5为现有注塑模具合模之后的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注塑模具1动模10动模板11顶出板12顶出件13基杆131凸部1311通孔1312顶出部132卡持孔1321连接孔1322顶出面1323连接面1324顶杆14型芯15基杆孔151收容孔152定模 20 型腔 21产品8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注塑模具1包括一动模10及一与动模10相对应设置的定 模20。动模10包括一动模板11、一顶出板12、一顶出件13、若干顶杆14及一装设于动模 板11上的型芯15。顶出板12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11上,若干顶杆14装设于动模 板11上并抵顶于顶出板12。型芯15 —端固定于动模板11上。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顶出件13具有一圆柱形的基杆131及一连接于 基杆131上端的顶出部132,基杆131 —端凸伸有一方形的凸部1311,凸部1311上横向设 有一贯穿的通孔1312,顶出部132大体呈锥台状,顶出部132上表面为顶出面1323,顶出部 132下表面为连接面1324,顶出面1323的面积大于基杆131的横截面积,连接面13 凹设 有一方形的卡持孔1321,顶出部132侧面上横向设有一贯穿的连接孔1322。顶出部132装 设于基杆131上,基杆131的凸部1311卡持于顶出部132的卡持孔1321内,通孔1312及 连接孔1322内插置有一固定销(图未示),从而将顶出部132固定于基杆131上。顶出件13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型芯15上。型芯15上开设有一基杆孔151及一 位于基杆孔151上端并与基杆孔151贯通的收容孔152,该收容孔152呈锥台状,基杆131 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151内,顶出部132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151内。所述定模20设有一型腔21,所述型芯15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20的型腔21内。请参阅图2,注塑模具1开模时,动模10与定模20分开,由注塑机(图未示)同时 推顶顶出件13及若干顶杆14,顶杆14推顶顶出板12从而推顶产品80的下端面,同时,顶 出件13的顶出部132推顶产品80的底面,由于顶出部132的顶出面1323与产品80底面 接触面积大,在顶出过程中可避免将产品顶穿。由于顶出部132的顶出面1323的面积大于 顶杆131的端面面积,从而在制造型芯15时可增加型芯部15的壁厚,型芯15的壁厚强度达到制造工艺的要求。如上所述,本技术注塑模具1通过顶出件13上设有一顶出部132,进而在注塑 模具1开模顶出产品80时,可增大与产品80底面的接触面积,以确保产品80顺利脱模且 不至变形。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
的人员可据此做出多 种变化,如顶出件可整体加工成形,这些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及一与定模相对应设置的动模,定模设有一型腔,动模包 括一动模板、一顶出板、若干顶杆及一型芯,顶出板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上,若干顶 杆装设于动模板上并抵顶于顶出板;型芯一端固定于动模板上,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的型 腔内;其特征在于型芯上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一顶出件,型芯上开设有一基杆孔及一位 于基杆孔上端并与基杆孔贯通的收容孔;该顶出件具有一基杆及一连接于基杆上端的顶出 部,顶出部设有一顶出面,顶出面的面积大于基杆的横截面积,基杆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 内,顶出部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大体呈锥台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杆一端凸伸有一凸部,凸部上横 向设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顶出部设有一连接面,连接面凹设有一卡持孔,顶出部上横向设 有一贯穿的连接孔,顶出部装设于基杆上,基杆的凸部卡持于顶出部的卡持孔内,通孔及连 接孔内插置有一固定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一与定模相对应设置的动模及一顶出件,定模设有一型腔;动模包括一动模板、一顶出板、若干顶杆及一型芯,顶出板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上,若干顶杆装设于动模板上并抵顶于顶出板;型芯一端固定于动模板上,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的型腔内,型芯上开设有一基杆孔及一收容孔;顶出件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型芯上,该顶出件具有一基杆及一顶出部,顶出部设有一顶出面,顶出面的面积大于基杆的横截面积,基杆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内,顶出部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本技术顶出件在开模时,可增大与产品底面的接触面积,以确保产品顺利脱模且不至变形。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848969SQ20102058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一定模及一与定模相对应设置的动模,定模设有一型腔,动模包括一动模板、一顶出板、若干顶杆及一型芯,顶出板可相对活动地装设于动模板上,若干顶杆装设于动模板上并抵顶于顶出板;型芯一端固定于动模板上,另一端可伸入到定模的型腔内;其特征在于:型芯上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一顶出件,型芯上开设有一基杆孔及一位于基杆孔上端并与基杆孔贯通的收容孔;该顶出件具有一基杆及一连接于基杆上端的顶出部,顶出部设有一顶出面,顶出面的面积大于基杆的横截面积,基杆可活动地收容于基杆孔内,顶出部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云吴小平蒋坤学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