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6928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氢和原料油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一起送入气液混合泵,在强湍流状态下充分混合;混合的物料进入气液分离罐,对大气泡进行收集,除去大气泡后的混合的物料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再次进入气液混合泵,与进入气液混合泵的原料油和新氢混合后再次进入加氢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采用气液混合泵技术对液相加氢领域 油气混合工艺环节进行优化改造的方法,适用于处理液相循环加氢过程。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 提供了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柴油深度加氢精制主要采用氢气循环的单段和两段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 投资费用、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急需开发装置投资小、操作费用低的柴油深度加 氢技术。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可不设置氢气循环系统,依靠液相产品循环时携带进反应系统 的溶解氢作为加氢反应所需要的氢气,不仅减少了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还消除了催化剂 的润湿因子及循环氢中硫化氢及氨对反应的不利影响,因此是现代化加氢工艺的研究热 点ο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未经改造的液相循环加氢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油经 泵8泵送至加热炉2加热后与经压缩机6增压的进气一同送入混合器7内进行混合反应; 混合的物料进入两级加氢反应器5-1、5-2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反应器5-2底流口排出的 循环饱和物料经循环泵10泵送回流至混合器,其余排出物进入汽提塔9进行分离,柴油从 汽提塔9底部出装置,气体出汽提塔9进入分离罐11,分离的气体去瓦斯系统;从加氢反应 器5-1、5-2顶部出来的反应物经注水后进入分离罐11,分离所得的气体去瓦斯系统,其余 物质去后续系统进一步处理利用。在液相循环加氢工艺中,采用氢气和原料油在进入反应器前进行预混合和预反 应,并通过循环物料供应氢气,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油气混合方法。此前的气液混合过 程不仅成本高,而且系统复杂。空压机、压力容器、通用离心泵和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常 用的方法是射流法、扩散板法。射流法是射流器的气腔在高速液流作用下形成负压,吸进气体,高速液流再把气 体粉碎,形成微气泡而与液体充分接触混合。其优点是混合好、接触时间短,其缺点是能耗高ο扩散板法是压缩空气通过微孔板进行分散。其优点是能耗较低,其缺点是喷头堵 塞时布气不均勻,混合差,需要大型空压机和昂贵的氧化反应塔。上述两者解决气液混合过程都存在成本高,系统复杂的缺点。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简化系统,同时提高效果的气液混 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及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氢催化裂化工艺流程中改造油料和氢气两相或多相混合的方法与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加氢油气混合工艺过程中 系统复杂,成本过高,且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油气混合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 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上述处理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其系统简单,容易实施,投资 小,操作方便,并适合长周期运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氢和原料油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一起送入气液混合泵,在强湍 流状态下充分混合;混合的物料进入气液分离罐,对大气泡进行收集,除去大气泡后的混合的物料进 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再次进入气液混合泵,与进入气液混合泵的原 料油和新氢混合后再次进入加氢反应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氢反应器是单级的或多级串联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泵是单级的或者多级串联或并联组合 使用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所述混合的物料中氢气的平均粒径至0-60 μ m, 以及气液混合泵的出口气液比至20-4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用于将送入其中的新氢和原料油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 在强湍流状态下充分混合;与气液混合泵连接的气液分离罐,用于对送入其中的混合的物料进行大气泡收 集;与气液分离罐连接的加氢反应器,用于对除去大气泡后的混合的物料进行加氢反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泵使用开式叶轮。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材料的最高耐温达400°C,最高耐 压达15MPa。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未经改造的液相循环加氢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造的液相循环加氢优化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相循环加氢气液混合泵的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通过在加氢反应器前设置气液混 合泵代替现有技术的混合器进行油气预混合,可以提高进入反应器后的反应效率;同时,在 气液混合泵出口设置气液分离罐,控制出口液体中气泡粒径,避免进入加氢反应器的原料 油夹带过多影响高效混合和有效反应的大气泡;另外,采用循环氢回流到气液混合泵内与 原料油混合同时加入补充氢供应氢气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反应热,产生一定的预反应,提高 最终的反应效果,从而改进了现有技术的液相循环加氢工艺。基于上述发现,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在目前的气浮工艺的溶气系统中,已开始大量使用一种气液混合泵,如著名的德 国公司EDUR生产的离心式气浮泵。通过气液混合泵进入口的负压吸入气液两相,然后通过 叶轮将气液混合相打碎,即达到液相溶气效果。另外,其叶轮为开式结构,可避免在进口处 产生过大气泡,影响泵的稳定工作和气液混合效果。出口液体中预期能够产生20-40微米 的气泡,气液比1-20 %,经过再次加压后,气泡粒径将进一步减小,气泡均勻、密集,气浮效 果稳定,气量充足,因此气液溶解效率高、性能稳定。而且其生产工艺简单一台混合泵可替 代四个设备,系统简单、操作容易、管理方便,为目前投资最少、混合效果最好的设备。另外, 因不用释放器,解决了释放器堵塞的问题,减少了日常维修工作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原料油及加氢反应器出来的循环氢饱和油料与原料氢气通过气液混合泵上的进 气口和进液口所形成的负压同时自动进入泵腔体,气液比由进口管路上的调节装置控制, 在泵内开式叶轮的高速作用下达到湍流混合,部分氢气以分子水平溶于油料中,其余氢气 以0-60 μ m的粒径水平与原料油混合,在高温高压下产生一定的预反应后从泵出口排出, 在泵出口设置气液分离罐,控制出口液体中气泡粒径,避免进入加氢反应器的原料油夹带 过多影响高效混合和有效反应的大气泡。最后,混合良好的油气混合物料进入加氢反应器 反应。从加氢反应器底部回流的饱和循环氢油料通过回流管路,再次进入气液混合泵内,循 环进行上述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液相循环加氢油气混合方法,该方法包 括新氢和原料油分别通过调节管路与加氢反应器(或多级加氢反应器的最后一级) 回流的氢气饱和油料一起通入气液混合泵后,在强湍流状态下达到充分混合,同时达到一 定的预反应效果并从泵出口排出进入加氢反应器(或多级加氢反应器的第一级);从加氢反应器(或多级加氢反应器的最后一级)液相出口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再 次进入气液混合泵内,与进入泵内的原料油及新氢进行混合后从泵出口排出再次进入加氢 反应器(或多级加氢反应器的第一级);在泵出口管路设置气液分离罐对气液混合泵出口的大气泡进行收集,除去出口管 路影响高效混合的大气泡。在本专利技术中,气液混合泵既作为混合器使用,又作为循环泵使用,同时还作为加氢 预反应器使用。新氢通过泵进气口,原料油加热后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氢气饱和油料汇合 后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相循环加氢脱硫系统溶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新氢和原料油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一起送入气液混合泵,在强湍流状态下充分混合;混合的物料进入气液分离罐,对大气泡进行收集,除去大气泡后的混合的物料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反应器回流的循环饱和油料再次进入气液混合泵,与进入气液混合泵的原料油和新氢混合后再次进入加氢反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刚汪华林杨强沈其松吕文杰谢嘉李志明李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