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15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释电材料在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都有吸收,照射后吸收不变,稳定性高;热释电材料在近红外光照条件下,可以进行光热转换;在温度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热释电电荷;热释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和热释电性能,能够有效产生活性氧(RO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发凋亡,杀伤肿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MAPs),包括ATP、HMGB1和CRT,从而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医药,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癌症因其高死亡率和高转移率而难以治疗,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的主要方式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存在治疗周期长、毒副作用大、以及肿瘤易复发等缺点,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肿瘤治疗手段。纳米材料由于其非凡的物理化学、热学和光学特性,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随着热释电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热释电动力疗法在医学领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非凡的潜力。热释电动力疗法是利用具有热释电转化性能的热释电材料在近红外光源的照射下,能够将光能转化成热能进而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在加热冷却循环中会产生热释电效应产生热释电电荷,可以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与传统的癌症疗法相比,热释电动力疗法具有以下几种优点:一是毒性小,副作用较小,二是治疗时间短但效果明显。

2、热释电材料是压电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独特的自发极化引起的热释电效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温度随时间变化引起的各种电响应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已发表的文章中,都是利用无机热释电材料进行治疗,然而,无机热释电材料用于热释电动力疗法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对生物组织的渗透有限,生物相容性差且具有较大毒性,从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相比于无机物热释电材料,有机物热释电材料便于结构调节,容易功能化,稳定性好,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将有机热电材料用于肿瘤的热释电动力疗法还未见报道。

3、另一方面,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激活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肿瘤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发生死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而介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过程称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肿瘤细胞发生icd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信号分子,此类物质被称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damp),主要包括暴露在细胞表面的钙网蛋白(calreticulin),肿瘤细胞向外界分泌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细胞释放的atp分子。icd过程中释放的damps能够和dc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结合,启动一系列的细胞学反应,最终激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可以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目前市场上的热释电材料难以引起免疫应答,抗肿瘤效果较差。

4、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又能够引起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热释电材料,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释电材料,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且引起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由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组成;

4、所述tbu-tpad-bf2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5、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碳酸铯、超干甲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混合后进行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得到tbu-tpad;

8、(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tbu-tpad、超干邻二甲苯和三氟化硼乙醚混合后进行螯合反应,得到tbu-tpad-bf2;

9、(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tbu-tpad-bf2和dspe-peg2000在水中混合搅拌,然后进行离心得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

1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和碳酸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7.0):(7.5~8.5),1,4,5,8-四氯蒽醌、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的质量比为1:(0.1~0.2):(0.3~0.5)。

11、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具体操作为:在氮气氛围中,先将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碳酸铯和超干甲苯混合后搅拌,然后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

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的温度为100~120℃,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的时间为35~40h。

1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tbu-tpad和三氟化硼乙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5.3~5.5)。

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螯合反应的温度为120~140℃,螯合反应的时间为20~30h。

15、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的质量比为1∶(1.5~3)。

16、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离心的具体操作为:先进行第一次离心,然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离心的速率为1300~2000rpm,第一次离心的时间为20~50min;所述第二次离心的速率为10000~12000rpm,第二次离心的时间为5~20min。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由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组成;

19、所述tbu-tpad-bf2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20、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释电材料在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都有吸收,照射后吸收不变,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释电材料在近红外光照条件下,可以进行光热转换;在温度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热释电电荷;热释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热转化和热释电性能,能够有效产生活性氧(ro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发凋亡,杀伤肿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maps),包括atp、hmgb1和crt,从而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释电材料,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且引起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的水合粒径范围为100~120nm,并且在14天内粒径无明显变化,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近红外激光照射前后,阻抗、电流有明显的变化,显示出优异的热释电性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maps),包括atp、hmgb1和crt,从而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由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和碳酸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7.0):(7.5~8.5),1,4,5,8-四氯蒽醌、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的质量比为1:(0.1~0.2):(0.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具体操作为:在氮气氛围中,先将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碳酸铯和超干甲苯混合后搅拌,然后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的温度为100~120℃,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的时间为35~40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tBu-TPAD和三氟化硼乙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5.3~5.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螯合反应的温度为120~140℃,螯合反应的时间为20~30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的质量比为1:(1.5~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离心的具体操作为:先进行第一次离心,然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离心的速率为1300~2000rpm,第一次离心的时间为20~50min;所述第二次离心的速率为10000~12000rpm,第二次离心的时间为5~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由tbu-tpad-bf2和dspe-peg2000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纳米热释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和碳酸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7.0):(7.5~8.5),1,4,5,8-四氯蒽醌、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的质量比为1:(0.1~0.2):(0.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的具体操作为:在氮气氛围中,先将1,4,5,8-四氯蒽醌、4-叔丁基苯胺、碳酸铯和超干甲苯混合后搅拌,然后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1,1'-联萘-2,2'-双二苯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buchward-hartwig偶联反应的温度为100~120℃,buchwar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念李星光高萌璐王珊珊尹修媛许谦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