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067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是由外圈、第二外圈、内圈、保持架和圆锥滚子组成。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和其之间的一个双滚道第二外圈,内部两侧有两个双滚道内圈,内圈与外圈和第二外圈间设置圆锥滚子,每个圆锥滚子由保持架固定。所述内圈内孔表面设计成螺旋线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机方便,游隙可调,具有高的承载能力并能提高轧机运行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轧钢机的无隔圈四列圆锥 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时,可同时承受两个方向的轴向载荷, 一般来说在轴承配置中不需要另外的推力轴承,已成功地使用在轧钢速度为低速至中速的 轧钢机的工作辊以及开坯机的轧辊中。由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设计,这种轴承必须作为 完整轴承安装在轧辊轴承座上,为了能够快速更换轧辊,这种轴承在轧辊轴颈上必须松配 合。松配合的缺点是内圈在主载荷条件下在其基座上蠕动,通常会引起硬度比轴承圈低的 基座的磨损,并且当轧辊辊颈与轴承内径之间采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安装时,缝隙内的 油污及微小杂质加快了辊颈与轴承内径表面的磨损速度,影响轧机的运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装方便,承载能力 强,并能降低磨损的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外圈、第二外圈、内 圈、保持架和圆锥滚子。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和其之间的一个双滚道第二外 圈,内部两侧有两个双滚道内圈,内圈与外圈和第二外圈间设置圆锥滚子,每个圆锥滚子由 保持架固定。所述内圈内孔表面设计成螺旋线形状。本技术的优点是1、与带隔圈轴承相比,取消了外隔圈及内隔圈,减少了轴承 零件,简化了安装程序,并且长期使用过程中,游隙加大后,可以研磨轴承端面,以达到调整 游隙的目的;2、可以加长滚动体尺寸,提高了轴承承载能力;3、轴承内圈内孔表面增加了 螺旋线,当轧辊辊颈与轴承内径之间采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安装时,缝隙内的油污及微 小杂质可以从螺旋线排出,减轻辊颈与轴承内径表面磨损,提高轧机运行质量。本技术装机方便,游隙可调,具有高的承载能力并能提高轧机运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附图标记如下第二外圈1、外圈2、保持架3、圆锥滚子4、内圈5。在图1所示的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示意图中,其主要结构包括外圈2、第二外 圈1、内圈5、保持架3和圆锥滚子4。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2和其之间的一个 双滚道第二外圈1,内部两侧有两个双滚道内圈5,内圈5与外圈2和第二外圈1间设置圆 锥滚子4,每个圆锥滚子4由保持架3固定。权利要求1.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外圈、第二外圈、内圈、保持架和 圆锥滚子;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和其之间的一个双滚道第二外圈,内部两侧 有两个双滚道内圈,内圈与外圈和第二外圈间设置圆锥滚子,每个圆锥滚子由保持架固定。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内孔表面 设计成螺旋线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是由外圈、第二外圈、内圈、保持架和圆锥滚子组成。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和其之间的一个双滚道第二外圈,内部两侧有两个双滚道内圈,内圈与外圈和第二外圈间设置圆锥滚子,每个圆锥滚子由保持架固定。所述内圈内孔表面设计成螺旋线形状。本技术装机方便,游隙可调,具有高的承载能力并能提高轧机运行质量。文档编号B21B31/07GK201815545SQ201020570698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福林, 张志良, 杜善亮 申请人:瓦房店正达冶金轧机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外圈、第二外圈、内圈、保持架和圆锥滚子;该轴承外部两侧为两个单滚道外圈和其之间的一个双滚道第二外圈,内部两侧有两个双滚道内圈,内圈与外圈和第二外圈间设置圆锥滚子,每个圆锥滚子由保持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良杜善亮刘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正达冶金轧机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