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421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包括钩体、钩舌和钩舌销,所述钩舌通过设置于钩体的钩舌销孔内的钩舌销与钩体铰接,在所述钩舌的内腔中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钩舌销与钩体相对固定,在所述钩舌销的弧形表面加工出两个平面段,在所述两个平面段之间形成相对凸出的过渡段,所述弹性部件的头部在向钩舌S面弯折后与所述平面段紧密贴合,其尾部与钩舌相对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头部与其中部的折点处通过钩舌内腔中的凸起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现有车钩组成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增加了车钩在从全开状态变为闭锁状态所需要的外力,大大降低了溜车操作中后端车钩因连挂时的冲击造成钩舌转动的自动闭锁现象,从而提高了铁路车辆调车工作的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车辆调度的驼峰溜车操作过程中防止列车连挂时 自动闭锁的车钩。
技术介绍
车钩是铁路货车连挂部分的关键零部件,目前新造货车和线路运行的货车所装配 的车钩,如图1和2所示,主要包括钩体1、钩舌2和钩舌销3,其钩舌销3相对钩体1、钩舌 2仅克服摩擦力即可以转动,而钩舌2绕钩舌销3在开锁、闭锁回转时,也仅需克服钩舌2与 各零件间的摩擦力。在实际操作中,货车运输管理通常伴随着大量车辆的编组、调度工作。而在车辆调 度过程中,驼峰溜车操作时,被溜放车辆后端车钩需处于全开状态,这样才能实现车辆的连 续溜车作业,完成车辆的调度工作。然而当大部分车辆速度超过4km/h时,当该车辆与前方 列车连挂的同时,其后端车钩在瞬间冲击作用下,该速度产生冲量形成的转矩超出了钩舌 与各零件间的摩擦力矩之和,从而打破了钩舌围绕钩舌销的力矩平衡,以致后端钩舌转动, 使车钩发生自动闭锁,如图3所示,为车辆连挂时出现后端车钩自动闭锁,造成不能实现再 次连挂的示意图。这样,由于溜放车辆连挂并入下一列车后,因其后端车钩发生自动闭锁, 若要再次溜放实现连挂,就必须由操作人员往返将发生自动闭锁的车钩打开至全开位,从 而给调车作业带来不便,造成调车作业效率较低,不利于提高货车运输管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铁路货车调度操 作中,能有效防止被溜放车辆速度超过4km/h连挂时,发生自动闭锁现象的车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包括钩体、钩 舌和钩舌销,所述钩舌通过设置于钩体的钩舌销孔内的钩舌销与钩体铰接,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钩舌的内腔中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钩舌销靠钩体相对固定,在所述钩舌销的弧形表 面加工出两个平面段,在所述两个平面段之间形成相对凸出的过渡段,所述弹性部件的头 部在向钩舌S面弯折后与所述平面段紧密贴合,其尾部与钩舌相对固定,所述弹性部件的 头部与其中部的折点处通过钩舌内腔中的凸起支撑。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在所述钩舌销端部设置有定向板, 所述定向板靠钩体定向。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所述两个平面段设置在钩舌销的中 部。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在所述钩舌的内腔中、弹性部件中 部靠尾部的连接段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弹性部件的中部靠尾部的连接段为靠所述 定位凹槽匹配的凸起状。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所述弹性部件的尾部呈弧形,所述尾部的弧形段卡接在靠之匹配的钩舌底端的开口处。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所述弹性部件为板弹簧,所述板弹 簧厚度为1· 5mm 4. 5mm。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其所述板弹簧在钩舌销的挤压作用下 头部产生的形变为Imm 8m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保证现有车钩组成的三 台作用功能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在钩舌内设置弹性部件,同时对钩舌销的结构进行 改进,在弹性部件以及改进后的钩舌销的配合下,有效增加了车钩在从全开状态变为闭锁 状态所需要的外力,即是提高了溜放车辆后端车钩在连挂时发生自动闭锁所需要的溜放车 辆速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至少1. 5km/h,大大降低了溜车操作中后端车钩因连挂时的冲 击造成钩舌转动的自动闭锁现象,避免了专业操作人员频繁的长距离往返以打开自动闭锁 的车钩,从而大大提高了货车运输管理相应工作的效率,符合我国铁路货运事业发展需求。 而且本技术所增加结构的成本较低,钩舌销的改进及配套新制弹簧成本在500元左 右,新制车钩、线路运行车钩均易实现改进;且改进后的车钩,在原来232. 5公斤的基础上, 其重量增加不到千分之一。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现有车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铁路货车车辆调度的驼峰溜车操作过程。图4是本技术车钩在全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钩在闭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钩舌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右视图。图8是图6中A-A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中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钩体,2为钩舌,3为钩舌销,4为钩舌销孔,5为弹性部件,5a为弹性 部件的头部,5b为弹性部件的中部,5c为弹性部件的尾部,5d为弹性部件中部靠尾部的连 接段,6为平面段,7为过渡段,8为钩舌S面,9为折点,10为钩舌内腔中支撑折点的凸起,11 为定向板,12为定位凹槽,13为钩舌底端的卡口,14为钩耳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4至9所示,一种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包括钩体1、钩舌2和钩舌销3,所 述钩舌2通过设置于钩体1的钩舌销孔4内的钩舌销3靠钩体1铰接,在所述钩舌2的内 腔中设置有弹性部件5,所述弹性部件5为板弹簧,其厚度为1. 5mm 4. 5mm ;在所述钩舌销 3顶部法兰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定向板11,在钩舌销3插入钩舌销孔4内后,所述定向板11靠钩体1定向,这样钩舌销3靠钩体1相对固定,以限制钩舌销相对钩体转动;在所述钩舌 销3的弧形表面中部加工出两个平面段6,在所述两个平面段6之间形成相对凸出的过渡段 7,所述板弹簧的头部fe在向钩舌S面8弯折后靠所述平面段6紧密贴合,在加工中,用一 杠杆从钩体1下侧钩耳孔14伸入钩舌销孔4,通过杠杆克服板弹簧头部弹力施压,将伸至钩 舌销孔部分板弹簧头部压向钩舌S面一侧,并且让出装配钩舌销需要空间,同时将加工有 两个平面段的钩舌销插入,取出杠杆;所述板弹簧的尾部5c呈弧形,所述尾部5c的弧形段 卡接在靠之匹配的钩舌2底端的卡口 13处,从而使板弹簧尾部靠钩舌2相对固定,所述板 弹簧的头部如靠其中部恥的折点9处通过钩舌2内腔中的凸起10支撑,所述板弹簧在钩 舌销3的挤压作用下产生的形变为Imm 8mm。其中,在所述钩舌2的内腔中、板弹簧中部恥靠尾部5c的连接段5d对应处设置 有定位凹槽12,所述板弹簧的中部恥靠尾部5c的连接段5d为靠所述定位凹槽12匹配的 凸起状,从而对钩舌内腔中的板弹簧起到定位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车钩此时处于全开状态,板弹簧的头部靠钩 舌销上的一个平面段是紧密贴合的,此时板弹簧对钩舌销的弹力较小。当被溜放车辆在连挂时,其后端车钩在瞬间冲击作用下,钩舌产生了绕钩舌销转 动的惯性力矩,此时钩舌在由全开状态向闭锁状态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板弹簧靠钩舌相对 固定,所以板弹簧会跟随钩舌绕钩舌销转动,当板弹簧头部绕钩舌销转动时,板弹簧的头部 开始经过钩舌销上的过渡段,由于过渡段相对于平面段是凸出的,当板弹簧头部在经过该 过渡段时,该凸出部分会对板弹簧头部产生一向钩舌S面方向的抵压力,同时加之钩舌内 腔中凸起部分对板弹簧折点处的支撑作用,从而使钩舌内腔中的板弹簧靠钩舌销发生的弹 力增大,从而产生了一个阻止钩舌绕钩舌销转动的阻力,钩舌转动到中间位置时,板弹簧对 钩舌销的弹力最大。这样,当在开锁、闭锁动作促使钩舌转动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弹力 带来的阻尼,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自动闭锁的车钩,包括钩体(1)、钩舌(2)和钩舌销(3),所述钩舌(2)通过设置于钩体(1)的钩舌销孔(4)内的钩舌销(3)与钩体(1)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舌(2)的内腔中设置有弹性部件(5),所述钩舌销(3)与钩体(1)相对固定,在所述钩舌销(3)的弧形表面加工出两个平面段(6),在所述两个平面段(6)之间形成相对凸出的过渡段(7),所述弹性部件(5)的头部(5a)在向钩舌S面(8)弯折后与所述平面段(6)紧密贴合,其尾部(5c)与钩舌(2)相对固定,所述弹性部件(5)的头部(5a)与其中部(5b)的折点(9)处通过钩舌(2)内腔中的凸起(10)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竹肖颖刘文中徐五一刘成勇王之成安磊杨晓明袁永宏余汝松刘幼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