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815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燃烧器,特别是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中心风管向外依次同轴固定煤气管、旋流风管和轴流风管,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形成煤气通道,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间形成旋流风通道,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外壁上有耐火保护层,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端部的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固定煤气旋流喷口环,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它可以直接燃烧煤气发生炉生产的低热值煤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燃烧器,特别是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
技术介绍
活性石灰回转窑生产工艺可以使用的燃料有天然气、高热值煤气、重油及煤。 以煤气作燃料的活性石灰回转窑生产线,操作灵活、方便、干净,投资少,但气源受到 限制——使用煤气时,最好是焦炉煤气或热值在1254MJ/m3(3000kCal/m3)以上的高炉、 焦炉混合煤气,若热值太低,不能保证焙烧时有足够的供热强度,会影响石灰质量。发生炉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氮气、二氧化碳,可燃组份为一氧化 碳和氢气,其中一氧化碳含量达38.5%左右,氢含量40%左右,热值约为11000千焦/标 立。由于含有大量的惰性组份氮气,因此煤气热值不高,是一种低热值的气体燃料。所 以不适合做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气体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 器,它可以直接燃烧煤气发生炉生产的低热值煤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中心风管向外依次同轴固定煤气 管、旋流风管和轴流风管,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形成煤气通道,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 间形成旋流风通道,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 风管外壁上有耐火保护层,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端部的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固 定煤气旋流喷口环,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 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采用强力射吸原理和外混混合方式,即根据流体力学 原理,利用高压高速空气气流的射吸作用,加强发生炉煤气的输送与喷射。2、是采用大 速差和强旋流理论的燃烧技术。3、空气与煤气在从燃烧器喷出后进行混合,利用切向送 风和旋涡稳焰,使得低压的发生炉煤气射流在长的混合流中得到均勻混合,强化了煤气 与空气的混合,提高了燃烧强度,使燃烧装置结构紧凑。4、直接使用煤气发生炉生产的 低压煤气入窑燃烧,煤气无需进行洗涤净化和加压。5、轴流风、旋流风和中心风通道分 别装有蝶阀,用于调节相应通道的风量,方便调整火焰形状和长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煤气旋流喷口环立体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流风喷口环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 轴流风喷口环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中心风管8向外依次同轴固定煤气管7、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 中心风管8与煤气管7之间形成煤气通道14,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形成旋流风通道 15,旋流风管4与轴流风管3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16。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外 壁上有耐火保护层1。如图2所示,所述轴流风管3的端部固定收敛型的笼烟罩17,配合轴流风喷口环 18用以约束和控制火焰,避免火焰过早发散。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端部的中心 风管8、及中心风管8与煤气管7之间固定煤气旋流喷口环20,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 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19,旋流风管4与笼烟罩17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18。图3煤气旋流喷口环立体图。煤气旋流喷口环20上均布有的扇叶22,扇叶22 皆左旋,使煤气旋转喷出。煤气旋流喷口环20中心均布有喷孔21,使中心风呈多股细流 喷射。图4为旋流风喷口环立体图。旋流风喷口环19上均布有右旋的螺旋齿片23,使 助燃风旋转喷出,加强与煤气的混合。图5为轴流风喷口环立体图。轴流风喷口环18上均布有直齿片24,使助燃风直 射喷出,以约束和控制火焰。所述的煤气管7、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上分别固定有压力表6、5、2。所述的中心风管8、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分别通过手动蝶阀9、11、12与总 风管10密封相通。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中心风管(8)向外依次 同轴固定煤气管(7)、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中心风管(7)与煤气管(7)之间形 成煤气通道(14),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形成旋流风通道(15),旋流风管(4) 与轴流风管(3)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16),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外壁上有耐火 保护层(1),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端部的中心风管(8)与煤气管(7)之间固定 煤气旋流喷口环(20),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19),旋流风 管(4)与轴流风管(3)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轴流风管(3)的端部固定收敛型的笼烟罩(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伸入 回转窑部分的所述轴流风管(3)端部的中心风管(8)、及中心风管(8)与煤气管(7)之间 固定煤气旋流喷口环(20),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19),旋 流风管⑷与笼烟罩(17)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煤气旋流喷口环(20)上均布有的扇叶(22),扇叶(22)皆左旋。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旋流风喷口环(19)上均布有右旋的螺旋齿片(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轴流风喷口环(18)上均布有直齿片(2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煤气管(7)、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上分别固定有压力表(6、5、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中心风管(8)、旋流风管⑷和轴流风管(3)分别通过手动蝶阀(9、11、12)与总风管 (10)密封相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燃烧器,特别是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中心风管向外依次同轴固定煤气管、旋流风管和轴流风管,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形成煤气通道,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间形成旋流风通道,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外壁上有耐火保护层,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端部的中心风管与煤气管之间固定煤气旋流喷口环,煤气管与旋流风管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旋流风管与轴流风管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它可以直接燃烧煤气发生炉生产的低热值煤气。文档编号F23D14/58GK102012024SQ201010546150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振合, 李海山, 杨利芬, 杨彬, 王国强, 韩红娟 申请人:新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石灰回转窑发生炉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中心风管(8)向外依次同轴固定煤气管(7)、旋流风管(4)和轴流风管(3),中心风管(7)与煤气管(7)之间形成煤气通道(14),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形成旋流风通道(15),旋流风管(4)与轴流风管(3)之间形成轴流风通道(16),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外壁上有耐火保护层(1),伸入回转窑部分的轴流风管(3)端部的中心风管(8)与煤气管(7)之间固定煤气旋流喷口环(20),煤气管(7)与旋流风管(4)之间固定旋流风喷口环(19),旋流风管(4)与轴流风管(3)之间固定轴流风喷口环(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王国强李振合李海山杨利芬韩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