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689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主要针对现有的套筒窑不能均匀冷却石灰产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均匀冷却石灰产品的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包括一在窑体内与窑体同轴设置的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侧壁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管;各所述支管与窑体内的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石灰漏斗的正下方;所述窑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管与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能够避免偏析和短路,能够均匀冷却石灰产品。

Lime cooling nozzle for sleeve kil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me sleeve kiln cooling nozzle, mainly for the existing sleeve kiln not uniform cooling lime products, puts forward a kind of lime sleeve kiln cooling nozzle uniform cooling lime products, including a set of pump in the kiln and the kiln body coaxially arranged, the side wall of the external cylinder along the set the unifor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branch pipes; lime hopper each of the branch pipe and the kiln body corresponding to the set; the ai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under the lime hopper; the kil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an air inlet pipe, the outer wall the wind pip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sealing;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inlet pipe axis and the kiln body axes. The branch pipe of the invention is in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lime funnel, which can avoid segregation and short circuit, and can uniformly cool lim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
技术介绍
套筒式竖窑起源于德国贝肯巴赫·威尔曼司特勒公司,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领域,实践表明,套筒式竖窑设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污染小,石灰产品质量高,是一种先进窑型,发展前景广阔。该石灰窑窑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和冷却带。套筒式石灰窑为负压操作,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通过冷却风管,自吸入窑体底部的冷却带,对煅烧后的石灰进行冷却。现有技术的石灰冷却空气管为单根总管直接通入窑体底部。这种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冷却空气在窑内的水平截面上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偏析,造成石灰产品冷却不均匀,影响石灰产品质量,过热的石灰产品甚至会烧坏窑底部的成品转运皮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冷却石灰产品的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包括一在窑体内与窑体同轴设置的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侧壁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管;各所述支管与窑体内的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石灰漏斗的正下方;所述窑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各所述支管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石灰漏斗的下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所述支管出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支管出气口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数量为5~7根。进一步地,所述支管沿所述窑体的直径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锥形筒的侧壁上部与各支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锥形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直径小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与所述支管的管口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与第二锥形管的小径端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大径端设置有一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内壁平行设置,所述锥形块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通过连接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设置有若干扇叶,各所述扇叶通过一旋转柱固定,所述旋转柱与一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管连接。本专利技术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先用1根总管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然后总管穿入窑体底部的石灰储存仓,将该气体引入集气筒,在集气筒内进行均匀布置。集气筒顶部用盲板密封。沿着集气筒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每根支管对应一台抽屉式出灰装置。每根支管引出一路冷却风,针对每台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石灰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冷却风支管的数量优选为5~7根,与抽屉式出灰装置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支管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总管、集气筒和支管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本专利技术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通过设置石灰冷却风集气筒和若干支管,使冷却风均匀分布于石灰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避免风偏析或走短路,使石灰充分均匀的冷却,有利于保持出灰温度稳定,有利于提高石灰活性度。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调节阀、2-流量计、3-总管、4-集气筒、5-支管、6-石灰储存仓、7-出灰口、8-窑体、9-石灰漏斗、10-抽屉式出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包括总管3、集气筒4和支管5,总管上装有调节阀1和流量计2。沿着集气筒4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5,支管5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10上部的石灰漏斗9出口的正下方。支管5与抽屉式出灰装置10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总管3、集气筒4和支管5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装置利用窑体8内的负压,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窑体8冷却带,冷却石灰。冷却风经过总管和集气筒,分别从水平截面均布的各个支管的出口引出,冷却风均匀分布于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石灰冷却迅速、均匀、充分,出灰温度稳定,冷却后的石灰活性度高。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先用1根总管将外界环境中的常温空气吸入,然后总管穿入窑体底部的石灰储存仓,将该气体引入集气筒,在集气筒内进行均匀布置。集气筒顶部用盲板密封。沿着集气筒筒壁一周,均布若干根支管,每根支管对应一台抽屉式出灰装置。每根支管引出一路冷却风,针对每台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石灰进行冷却。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的支管数量与套筒石灰窑的抽屉式出灰装置数量一致。目前的套筒窑有日产300t、500t、600t规模的3种窑型,对应的抽屉式出灰装置数量分别为5个、6个、7个,对应相应的窑型设置的支管数量也相应的为5个、6个、7个。这样,支管数量与抽屉式出灰装置的数量、水平截面均布的角度一致,支管出风口位于抽屉式出灰装置上部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总管、集气筒和支管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本实施例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通过设置石灰冷却风集气筒和若干支管,使冷却风均匀分布于石灰冷却带的整个水平截面,避免风偏析或走短路,使石灰充分均匀的冷却,有利于保持出灰温度稳定,有利于提高石灰活性度。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实施。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支管数量只是针对于目前常用的窑型进行举例,并不对本专利的支管数量构成限定作用,本专利的支管数量还可以大于7根,如9根、12根等。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集气筒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锥形筒的侧壁上部与各支管连通。所述支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锥形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直径小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支管直径,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径端与所述支管的管口通过若干连接柱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喷管的出口设置锥形筒,当窑体内吸入空气时,喷管出口处有较高流速的空气流过,由于文丘里效应,会对锥形管后侧空气产生吸力,从而,能够使窑体内的空气也流动起来,窑体内的空气产生流动,有利于石灰的冷却。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小径端与第二锥形管的小径端连通,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大径端设置有一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内壁平行设置,所述锥形块与所述第二锥形管的通过连接柱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锥形管处设置有锥形块,当气体流经锥形块时,气流会被锥形块打散,从而,使气体在窑体内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冷却效果不好的情况。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各所述支管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石灰漏斗的下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各个出气口与各个石灰漏斗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由于窑体内的负压而向窑体内抽气时,不会发生气体短路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所述支管出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支管出气口向下倾斜设置。这样的出口会使支管的出气口出上部长、下部短,当气体流出时,支管的上部会对气体形成一定的分散作用,使气体在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在窑体内与窑体同轴设置的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侧壁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管;各所述支管与窑体内的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石灰漏斗的正下方;所述窑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在窑体内与窑体同轴设置的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侧壁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管;各所述支管与窑体内的石灰漏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石灰漏斗的正下方;所述窑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一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内壁密封配合;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轴线与所述窑体的轴线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管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石灰漏斗的下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所述支管出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支管出气口向下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为5~7根。6.如权利要求1所述套筒窑石灰冷却喷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