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5786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在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设有3套带钢转向折返装置,缓冷段长度为49.5m。由于增加了2套带钢转向折返装置,使缓冷段长度即带钢在缓冷段的运行距离由16.5m延长到49.5m,在同样的带钢速度下,缓冷速率只有原来的1/3,并可降低缓冷段出口带钢温度,从而减少快冷段冷却速率,使生产的软钢及低碳钢种能够获得理想的晶粒组织。由于带钢在缓冷段与快冷段的冷却速率可控,因此生产出的产品性能更加均匀,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操作控制的自由度更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冷轧带钢退火性能稳定性的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
技术介绍
冷轧2130mm生产线的连续退火机组为目前世界级的大型立式连续退火机组, 在设计时考虑到适应生产高强钢需要,因此立式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只设有一套带钢转 向折返装置,整个缓冷段长度(即带钢在缓冷段折返绕行的长度)仅有16.5m。为弥补缓 冷段长度较短形成的缺陷,确保获得所需的晶粒组织,主要通过高速的冷却速率来达到 生产的钢种所需要的组织。这样的缓冷段结构、长度和机组设计在生产高强钢时会有很 大优势;但若生产软钢及低碳钢种,在速度较高时,由于缓冷段缓冷速率较大,成品带 钢中碳的析出不充分,组织不均勻,晶粒细小,导致带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较高, 影响带钢的物理性能难以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自由控制缓冷段和快冷段带 钢的冷却速率,提高冷轧带钢退火性能稳定性的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为此,本技术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其特点是延长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缓冷段的长 度,在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设置7根转向折返辊,缓冷段长度为49.5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将连续退火炉缓冷段由原来设置4根增加到设置7根转向折返辊,使带钢形 成3个往复折返过程,缓冷段长度由16.5m延长到49.5m,使带钢在缓冷段的运行距离延 长了 3倍,在同样的带钢速度下,缓冷速率只有原来的1/3 ;而且在这样的机组设计下, 还可以使缓冷段出口带钢的温度降的更低,从而减少快冷段冷却速率,同时减少快冷段 的冷却风机负荷,这样生产出来的软钢及低碳钢种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因带钢在缓冷 段与快冷段的冷却速率均可控且不处于使带钢性能变硬的边缘控制状态,因此生产出的 产品性能更加均勻,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操作控制上的自由度更大。附图说明附图为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缓冷段结构示意图。图中转向折返辊1、带钢2。箭头表示带钢运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是将原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缓冷段内只设置4根 转向折返辊1 (即1套带钢转向折返装置)改为设置7根转向折返辊1,形成3套转向折返装置,使缓冷段的长度(即带钢2在缓冷段的运行距离)由原来的16.5m增加到49.5m, 从而使带钢2在缓冷段的缓冷速率比原来降低了 66.7%,并为减少带钢2在快冷段3的冷 却速率创造了条件。权利要求1. 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设有7 根转向折返辊,缓冷段长度为49.5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在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设有3套带钢转向折返装置,缓冷段长度为49.5m。由于增加了2套带钢转向折返装置,使缓冷段长度即带钢在缓冷段的运行距离由16.5m延长到49.5m,在同样的带钢速度下,缓冷速率只有原来的1/3,并可降低缓冷段出口带钢温度,从而减少快冷段冷却速率,使生产的软钢及低碳钢种能够获得理想的晶粒组织。由于带钢在缓冷段与快冷段的冷却速率可控,因此生产出的产品性能更加均匀,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操作控制的自由度更大。文档编号C21D9/56GK201793670SQ20102054183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军友, 廉法勇, 张国强, 王衍平, 王静, 胡洪旭, 蔡恒君, 赵林, 辛鑫, 郭洪宇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大型立式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连续退火炉的缓冷段设有7根转向折返辊,缓冷段长度为49.5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宇胡洪旭刘军友王静辛鑫王衍平蔡恒君张国强廉法勇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