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燃烧预热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464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安装在末端回转窑的尾部,末端回转窑嵌入燃烧室内,冲渣室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燃烧机安装在燃烧室前部,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设在燃烧室外除渣溜槽出口处,熔渣溜槽设在燃烧室内与熔渣料坡连接,熔渣料坡上口与末端回转窑尾部连接构成。使燃料得以充分利用,部分高温火焰沿熔渣溜槽流向引出,保证了熔渣在高温状态下顺畅放出,有效地解决了原工艺中存在的生产不畅问题。使放料溜槽温度达1500℃以上,并将高温火焰通过出渣口引至中间固定段,为一段回转窑补充热源。使高温回转窑直接生产镍铁工艺流畅且稳定,提高了金属回收率,具有易操作,控制简便,生产灵活,故障率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置式燃烧预热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冶炼设备,尤其是用于红土矿镍、钪、钴、铁熔炼过 程中高温回转窑的外置式燃烧预热窑。
技术介绍
全球镍储量约为4.7亿吨,其中硫化型镍矿只占全部储量的观%,红土型镍矿占 72%,其金属量约为3.3亿吨。由于硫化型镍矿具有品位高、杂质少,易选冶等特点。 目前被利用的镍资源58%来自此类矿物。随着硫化矿物开采量加大和储量快速减少,红 土型镍矿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但由于红土型镍矿多数品位较低、难选冶、 回收率低、冶炼成本高。特别是现有火法冶炼工艺,多采用传统的整体直筒式回转窑中 低温(1200 1400°C)还原焙烧工艺,将燃料直接喷入窑体内,燃料在喷入回转窑内高温 区后移,并极易结圈,经常造成放料口冻结阻塞。既制约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影响了 镍的还原和金属回收率,极大地浪费了镍资源。成为利用回转窑火法冶炼红土矿工艺一 个障碍。严重制约了红土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有的普通回转窑功能单一、窑口温度 低、放料口易冻结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红土矿镍、 钪、钴、铁熔炼过程中高温回转窑的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2的尾部,末端回转窑2嵌 入燃烧室1内,冲渣室3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燃烧机4安装在燃烧室1前部, 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轨8,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除 渣溜槽火焰引导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处,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 7连接,熔渣料坡7设在燃烧室1中间部位,上口连接于末端回转窑2尾部,将熔渣从末 端回转窑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构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熔渣料坡7呈簸箕状,坡度25° -60°有益效果外置式主燃烧室的设计,使燃料得以充分利用,满足了高温熔融还 原工艺需要;通过将部分高温火焰沿熔渣溜槽流向引出,保证了熔渣在高温状态下顺畅 放出,有效地解决了原工艺中存在的生产不畅问题。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的设计,提高 放料溜槽温度1500°C以上,并将高温火焰通过出渣口,引至中间固定段,为一段回转窑 补充热源。使高温回转窑直接生产镍铁工艺流畅且稳定,提高了金属回收率和产品质 量,具有易操作,控制简便,生产灵活,故障率低,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外置式燃烧预热窑主视图。附图2为外置式燃烧预热窑俯视图。1主燃烧室,2回转窑体,3冲渣池,4主体燃烧机,5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6 熔渣溜槽,7斜坡,8滑轨,9除渣溜槽火焰引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2的尾部,末端回转窑2嵌 入燃烧室1内,冲渣室3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以作熔渣水淬之用,燃烧机4安 装在燃烧室1前部,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轨8,通过前后移动燃烧机4,调整控制火焰 燃烧深度,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用于引导部分高温火 焰通过高温溜槽,以利于渣料顺利流出,除渣溜槽火焰引导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 处,用以引导部分高温火燃通过熔渣溜槽喷出,以保证出渣溜槽保持高温,以利熔渣顺 利产出;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7连接,用于熔渣导流,熔渣料坡7设在 燃烧室1中间部位,熔渣料坡7呈簸箕状,坡度45° -60°,上口连接于末端回转窑2尾 部,将熔渣从末端回转窑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熔渣溜 槽6上方设置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将燃烧室高温火焰通过熔渣溜槽6引出,使熔渣溜 槽6保持在高温状态,以利熔融物料顺利流出。防止熔渣溜槽6结冻,影响生产。实施例1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2的尾部,末端回转窑2嵌 入燃烧室1内,冲渣室3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以作熔渣水淬之用,燃烧机4安 装在燃烧室1前部,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轨8,通过前后移动燃烧机4,调整控制火焰 燃烧深度,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用于引导部分高温火 焰通过高温溜槽,以利于渣料顺利流出,除渣溜槽火焰引导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 处,用以引导部分高温火燃通过熔渣溜槽喷出,以保证出渣溜槽保持高温,以利熔渣顺 利产出;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7连接,用于熔渣导流,熔渣料坡7设在 燃烧室1中间部位,熔渣料坡7呈簸箕状,坡度45°,上口连接于末端回转窑2尾部,将 熔渣从末端回转窑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熔渣溜槽6上 方设置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将燃烧室高温火焰通过熔渣溜槽6引出,使熔渣溜槽6保 持在高温状态,以利熔融物料顺利流出。防止熔渣溜槽6结冻,影响生产。实施例2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2的尾部,末端回转窑2嵌 入燃烧室1内,冲渣室3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以作熔渣水淬之用,燃烧机4安 装在燃烧室1前部,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轨8,通过前后移动燃烧机4,调整控制火焰 燃烧深度,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用于引导部分高温火 焰通过高温溜槽,以利于渣料顺利流出,除渣溜槽火焰引导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 处,用以引导部分高温火燃通过熔渣溜槽喷出,以保证出渣溜槽保持高温,以利熔渣顺 利产出;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7连接,用于熔渣导流,熔渣料坡7设在 燃烧室1中间部位,熔渣料坡7呈簸箕状,坡度55°,上口连接于末端回转窑2尾部,将熔渣从末端回转窑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熔渣溜槽6上 方设置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将燃烧室高温火焰通过熔渣溜槽6引出,使熔渣溜槽6保 持在高温状态,以利熔融物料顺利流出。防止熔渣溜槽6结冻,影响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外置式燃烧预热窑,其特征在于,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O)的 尾部,末端回转窑( 嵌入燃烧室(1)内,通过弹簧板连接,高温密封,冲渣室( 设在 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燃烧机(4)安装在燃烧室(1)前部,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 轨(8),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除渣溜槽火焰引导 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处,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7)连 接,熔渣料坡(7)设在燃烧室(1)中间部位,上口与末端回转窑( 尾部连接,将熔渣从 末端回转窑(2)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燃烧预热窑,其特征在于,熔渣料坡(7)呈簸箕状, 坡度 45° -6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置式燃烧预热窑。是由燃烧室安装在末端回转窑的尾部,末端回转窑嵌入燃烧室内,冲渣室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燃烧机安装在燃烧室前部,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设在燃烧室外除渣溜槽出口处,熔渣溜槽设在燃烧室内与熔渣料坡连接,熔渣料坡上口与末端回转窑尾部连接构成。使燃料得以充分利用,部分高温火焰沿熔渣溜槽流向引出,保证了熔渣在高温状态下顺畅放出,有效地解决了原工艺中存在的生产不畅问题。使放料溜槽温度达1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燃烧预热窑,其特征在于,是由燃烧室(1)安装在末端回转窑(2)的尾部,末端回转窑(2)嵌入燃烧室(1)内,通过弹簧板连接,高温密封,冲渣室(3)设在回转窑尾端熔渣出口下端,燃烧机(4)安装在燃烧室(1)前部,燃烧机(4)底部安装有滑轨(8),出渣溜槽火焰引导管(5)设在燃烧室(1)外除渣溜槽出口处,除渣溜槽火焰引导管(9)设在燃烧室(1)外部出渣口处,熔渣溜槽(6)设在燃烧室(1)内与熔渣料坡(7)连接,熔渣料坡(7)设在燃烧室(1)中间部位,上口与末端回转窑(2)尾部连接,将熔渣从末端回转窑(2)尾部导流入熔渣溜槽(6),将熔融物料汇集于熔渣溜槽(6)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允丛刘力勇杨春芳曲海翠刘丹丹李韧王学哲冯启东崔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昊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