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铁路提速,对列车车体材料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铁路时速提高到200公 里后,其对机车和钢轨等相关运行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会大幅度提高。动车组列车 的车型外壳均由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动车组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其在行进 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远大于原有列车,这对车厢气密性、抗压性等性能以及车厢材料的性 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动车组的高速性能要求,机车的自重必须要轻,因此要求 机组的生产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钢铁企业进一步调整产品结 构,以满足高速列车制造的需求。目前最常用的高速列车车厢板为301L,即00Crl7Ni7,是一种亚稳态奥氏体不锈 钢,在冷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从而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和屈服强 度。其常用五个不同强度等级正好适合于高速列车车厢各部位的不同强度要求,表1为标 准规定的00Crl7M7常用不同强度等级的力学性能。表1 00Crl7Ni7不同强度级别的性能要求强度等級冷作代号屈服强度 最小 最大抗拉强度4 最小IPa 最大延 ...
【技术保护点】
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的制备方法,选用301L不锈钢板,经过热轧、固溶处理、酸洗和冷轧后,进行柔性退火,其特征在于将冷轧后的板带采取不同条件的柔性退火,得到符合高速列车用的不同强度等级的车厢板,当退火温度为1050~1100℃时,得到强度等级为LT的车厢板;当退火温度为910~950℃时,得到强度等级为DLT的车厢板;当退火温度为860~900℃时,得到强度等级为ST的车厢板;当退火温度为810~840℃时,得到强度等级为MT的车厢板;当退火温度为780~800℃时,得到强度等级为HT的车厢板,上述各不同温度下的退火时间均为1~3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宇,欧阳林兵,马国才,江来珠,白晋钢,李志斌,叶晓宁,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