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间隙补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7161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转向器技术,涉及对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改进。包括转向器壳体、安装在转向器壳体内的转向螺母[1]、齿扇轴[2]、调节螺钉[4]、螺套[5]和锁紧螺母[7],其特征在于,在齿扇轴[2]的侧盖端[3]中心盲孔的孔底有一个小直径盲孔[2a],调节弹簧[10]位于上述小直径盲孔[2a]内,垫片[9]盖在台阶盲孔的台阶端面上,在调节螺钉[4]钉头的台阶端面与螺套[5]的左端面之间有一个由低碳钢制造的磨损垫片[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齿扇轴2上的齿扇和螺母1上的齿条啮合间隙的自动补偿问题,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保证了良好的驾驶手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动力转向器技术,涉及对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侧盖端的局部结构参见图1,它由转向器壳体、安 装在转向器壳体内的转向螺母1、齿扇轴2、调节螺钉4、螺套5和锁紧螺母7组成。螺母1 上的齿条与齿扇轴2上的齿扇啮合。齿扇轴2的侧盖端3位于转向器壳体侧盖6的内台阶 孔的大直径孔中,该内台阶孔的小直径孔贯通侧盖6,在上述小直径孔内有螺纹。在齿扇轴 2的侧盖端3的端面上有一个中心盲孔,该盲孔有内螺纹,调节螺钉4从侧盖6内台阶孔的 内端口拧进小直径螺纹孔,调节螺钉4的螺纹端穿过上述小直径螺纹孔后伸出侧盖6外面。 调节螺钉4的钉头顶住上述中心盲孔的孔底,螺套5拧在齿扇轴2侧盖端3盲孔的螺纹孔 内,螺套5的左端面顶住调节螺钉4的钉头的台阶端面。锁紧螺母7拧在调节螺钉4伸出 侧盖6外面的螺杆上将调节螺钉4锁紧。其缺点是齿扇轴2上的齿扇和螺母1上的齿条 之间的啮合间隙是通过调节螺钉4在产品装配时调整好的。当转向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齿扇轴2上的齿扇和螺母1上的齿条会出现磨损,造成上述啮合间隙变大,汽车直线行驶的 稳定性和驾驶手感变差。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间隙补偿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安装在转向器壳体内的转向螺母[1]、齿扇轴[2]、调节螺钉[4]、螺套[5]和锁紧螺母[7],螺母[1]上的齿条与齿扇轴[2]上的齿扇啮合,齿扇轴[2]的侧盖端[3]位于转向器壳体侧盖[6]的内台阶孔的大直径孔中,该内台阶孔的小直径孔贯通侧盖[6],在上述小直径孔内有螺纹,在齿扇轴[2]的侧盖端[3]的端面上有一个中心盲孔,该盲孔有内螺纹,调节螺钉[4]从侧盖[6]内台阶孔的内端口拧进小直径螺纹孔,调节螺钉[4]的螺纹端穿过上述小直径螺纹孔后伸出侧盖[6]外面,螺套[5]拧在齿扇轴[2]侧盖端[3]盲孔的螺纹孔内,锁紧螺母[7]拧在调节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球式汽车动力转向器间隙补偿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安装在转向器壳体内的 转向螺母[1]、齿扇轴[2]、调节螺钉W]、螺套[5]和锁紧螺母[7],螺母[1]上的齿条与齿 扇轴[2]上的齿扇啮合,齿扇轴[2]的侧盖端[3]位于转向器壳体侧盖[6]的内台阶孔的大 直径孔中,该内台阶孔的小直径孔贯通侧盖W],在上述小直径孔内有螺纹,在齿扇轴[2] 的侧盖端[3]的端面上有一个中心盲孔,该盲孔有内螺纹,调节螺钉[4]从侧盖W]内台阶 孔的内端口拧进小直径螺纹孔,调节螺钉[4]的螺纹端穿过上述小直径螺纹孔后伸出侧盖 [6]外面,螺套[5]拧在齿扇轴[2]侧盖端[3]盲孔的螺纹孔内,锁紧螺母[7]拧在调节螺 钉[4]伸出侧盖[6]外面的螺杆上将调节螺钉[4]锁紧;其特征在于,在齿扇轴[2]的侧盖 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翔张健袁振涛范宏科侯海涛张红李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