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451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包括一用于容纳灯具的罩壳,所述罩壳分为位于中央部位的主照明区和围绕在所述主照明区侧面的辅助照明区,在所述辅助照明区罩壳的背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在所述主照明区罩壳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形鼓状突起,所述锯齿状突起围绕所述主照明区的周围呈环状设置,其牙形在尺寸范围内均布。该灯罩内的锯齿状突起一方面可以降低灯罩辅助照明区的透光率,同时,还可以实现光线的漫反射,进而增强主照明区的透光率,有效消除轨道车辆客室内的灯光阴影,提高乘车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内照明用灯的灯罩结构,属轨道车辆附属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客室内所采用的照明用灯的灯罩大多为聚碳酸酯(PC)材 料,因为这种PC材料的灯罩颜色纯,透光好,而且灯光柔和。但目前所采用的PC灯罩基本 上都是采用单一的断面形式,整个灯罩只能实现一种透光率,很难兼顾到客室中顶区域和 侧顶区域,客室内或多或少会出现阴影区,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对灯罩的不同部位实现不同的透光率。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同一个灯罩的不同部位实现不同的透光率,目前最普遍采用 的方法是将灯罩由几种透光率不同的材料拼合而成。 还有就是采用如专利号为200620018280. X的中国专利光线强度可调的冰箱内 照明装置中所述的方法,该专利中所述的灯罩依透光率沿从灯罩口到灯罩顶部的纵切面 分成至少两个区,每个区的灯罩厚度不同,或每个区喷涂厚度不同的涂层,以实现灯罩不同 部位的透光率不同。 另外,专利号为03214335. 4的中国专利灯罩中也描述了一种可实现不同透光 率的灯罩结构,该灯罩包括上下两面均匀带有透光孔的罩体,罩体的侧面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透光率高、低不同的部分罩面围成,其中,透光率低的罩面由纸板或纺布构成,透光率高 的罩面上设置多个可以将光线透出的透孔。它既能使桌面达到合适的亮度,又能使房间内 保持足够的亮度,采光更加合理。 上述这几种方式中所使用的灯罩材料,不适合用于轨道车辆的客室照明灯,轨道 车辆用灯罩材料具有严格的行业防火和安全标准规定,而且轨道车辆长期处在动态环境 中,所采用的PC材料的灯罩既要考虑方便检修灯具,又要考虑安装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因 此,无法采用上述的几种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同一个灯罩的不同部位 实现不同透光率,进而可以消除轨道车辆客室内灯光阴影,提高乘车舒适度的轨道车辆照 明灯的灯罩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包括一用于容纳灯具的罩壳,所述罩壳分为位 于中央部位的主照明区和围绕在所述主照明区侧面的辅助照区,在所述辅助照明区罩壳的 背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主照明区罩壳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形鼓状 突起,所述圆形鼓状突起为均匀分布的点状结构,或者连续成为多个条状结构,或者连续成为多个环状结构。所述锯齿状突起围绕所述主照明区的周围呈环状设置,其牙形在尺寸范 围内均布。 所述罩壳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共挤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体式结构。 综上内容,本技术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将灯罩分成了主照区和辅助照明区两个部分,在辅助照明区的罩壳背面设置了锯齿状突起,锯齿状突起一方面可以降低灯罩辅助照明区的透光率,同时,还可以实现灯光照明光线的漫反射,进而增强主照明区的透光率,有效消除轨道车辆客室内的灯光阴影,提高乘车的舒适度。 另外,在主照明区罩壳的背面设置圆形鼓状突起,可以增加灯光照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且灯光照明产生的条纹增强了灯罩的整体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客室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l所示,主照明区1,辅助照明区2,锯齿状突起3,圆形鼓状突起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包括一用于容纳灯具的罩壳,该罩壳固定于车辆照明灯的灯座(图中未显示)上,该罩壳采用聚碳酸酯(PC)材料一体成型。 该灯罩的罩壳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位于罩壳中央部位的主照明区l,一个是围绕在主照明区l侧面的辅助照明区2,灯具正对的就是主照明区l,大部分光线从主照明区1部分透过。 为了降低辅助照明区2的透光率,避免在客室内出现阴影,在辅助照明区2罩壳的 背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3,所述锯齿状突起3围绕所述主照明区1的周围在一定尺寸范围内 呈环状设置,其牙形在尺寸范围内均匀分布。 当由灯具发出的平行光线照射到辅助照明区2的锯齿状突起3上时,会将光线向 四面八方反射,形成不同方向上的无规则反射,既形成所谓的漫反射,降低了灯罩辅助照明 区2的透光率,同时增强了主照明区1的透光率。 在主照明区1罩壳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形鼓状突起4,圆形鼓状突起4可以根据 需要有三种分布形式, 一是呈均匀分布的点状结构, 一是连续成为多个条状结构,再可以是 连续成为多个以主照明区1中心点为中心的环状结构。这样,可以增加灯光照明的层次感 和立体感,而且灯光照明产生的条纹增强了灯罩的整体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客室内的舒适 度。 由于该灯罩结构的形状特殊,断面复杂,而且各个部分的透光率不一致,用常规的 挤压成型工艺无法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所以,该灯罩需要采用共挤成型工艺进行加工。共 挤成型工艺是现在最先进的塑料成型加工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使用数台挤出机分别供给不 同的熔融料流,在一个复合机头内汇合共挤出得到多层复合制品的加工过程,它可以大幅 度的降低制品成本,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投资,被广泛用于异型材的生产。使用该种工 艺方式成型的灯罩,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弹性及热稳定性。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包括一用于容纳灯具的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分为位于中央部位的主照明区(1)和围绕在所述主照明区(1)侧面的辅助照明区(2),在所述辅助照明区(2)罩壳的背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包括一用于容纳灯具的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分为位于中央部位的主照明区(1)和围绕在所述主照明区(1)侧面的辅助照明区(2),在所述辅助照明区(2)罩壳的背面设置有锯齿状突起(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照明区(1)罩壳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形鼓状突起(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照明灯的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海许晴李莉敬俊娥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