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55207 阅读:5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解决现有技术摩托车前减震器存在的阻尼力不能够随摩托车受到的震动力量自动调节,减震效果有限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在定位管上不设置节流孔,在定位管外壁的轴向设置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节流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减震器的阻尼力能够随着减震弹簧振动的程度自动调节,振动程度越大,阻尼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并且呈连续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有效提高了摩托车前减震器的阻尼效果,提高了摩托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摩托车自动变阻 尼前减震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摩托车技术发展,对摩托车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 多数摩托车均配置了前、后减震器,以减少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动对摩托车及驾乘人员的影 响。现有技术摩托车的减震器大都采用弹簧与液压阻尼相结合的方式,吸收和消耗摩托车 行驶过程中的震动能量,以降低震动对摩托车和驾乘人员的影响。现有技术摩托车前减震 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凸起的地面时,摩托车前轮压迫减震 弹簧收缩,当驶过凸起的地面后,弹簧又复位,依此往复,吸收和消耗路面不平带来的震动 能量。通常,减震弹簧具有较大的压缩强度,当减震弹簧被压缩后,不能让其自由复位,否 则,减震弹簧的突然复位将造成二次震动。为减缓减震弹簧的复位速度,现有技术的摩托车 前减震器中均设置有阻尼机构。在摩托车前减震器的减震弹簧被压缩的同时,液力阻尼腔 中也被注入了液压油,当减震弹簧复位时,液力阻尼腔中的液压油以特定的速度回流,使得 减震弹簧不能够立即复位,而是随着液力阻尼腔中液压油的回流而复位。减震器的这种衰 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包括:底筒、叉管组件、减震弹簧、定位管、单向阀、通油孔和叉管组件的下活塞,其特征在于:在定位管上不设置节流孔,而在定位管外壁的轴向设置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节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包括底筒、叉管组件、减震弹簧、定位管、单向阀、通油孔和叉管组件的下活塞,其特征在于在定位管上不设置节流孔,而在定位管外壁的轴向设置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节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自动变阻尼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定位管外壁 轴向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节流槽为一条或一条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刘嘉佳徐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瑞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