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53010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步骤为:先将含有细菌内毒素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过滤,除去固体不溶物;再用预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进行静态吸附处理或动态吸附处理;最后对吸附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结晶,干燥,粉碎,得到细菌内毒素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细菌内毒素去除率高、选择性好、解吸容易、可反复使用、流体阻力小、易于放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离
,具体涉及了一种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上的特有结构,其本质是脂多糖,在化学 结构上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多糖和类脂A。类脂A是脂多糖的活性中心,主要由氨基葡 萄糖、磷酸10 18碳的长脂肪酸组成,在头孢菌素盐溶液条件下,具有疏水性和电负性。极 微量的内毒素进入人体就会引起高热,腹泻,血管扩张,甚至昏厥或死亡。由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上游原料厂家纷纷采用酶法工艺进行生产,使得上游原料 及相应中间体的细菌内毒素指标极其不稳定,进而影响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产品质量。 同时由于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及生产操作的影响,也可能带入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为了得 到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品,研究一种生产成本低、高效的去除细菌内 毒素的方法越来越重要。常用的去除细菌内毒素方法有活性炭法,离子交换树脂法,酸碱化学处理法、超滤 法。其中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酸碱化学处理法不适用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去除细菌内毒素。 活性炭法目前在生产中广泛用于细菌内毒素的去除。但由于其对物质的吸附不是选择性 的,因而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细菌内毒素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过滤,除去固体不溶物;(2)用预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进行静态吸附处理或动态吸附处理;(3)对吸附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结晶,干燥,粉碎。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细菌内毒素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过滤,除去固体不溶物;(2)用预处理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进行静态吸附处理或动态吸附处理;(3)对吸附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结晶,干燥,粉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为 通过化学法或生物法反应得到pH值4 10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的 细菌内毒素含量大于0. 05EU/m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溶液中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的含量为10 300g/L。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头孢 替唑、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尼西、 头孢西丁、头孢米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峰陈永生施新华施袁园邵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瑞南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