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3042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涉及轧钢机械稀油润滑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主传动轴承及齿轮副润滑不充分被烧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系统由两个独立的稀油润滑系统组成,I号润滑系统供给上辊减速箱,II号润滑系统供给左辊减速箱和右辊减速箱,I号润滑系统由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上辊减速箱入口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继电器及连接油管组成;II号润滑系统由I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左辊减速箱、右辊减速箱入口分别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继电器及连接油管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保证连轧管机组的顺利生产,还延长主传动轴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机械稀油润滑控制系统,特别涉及到连轧管机组中连轧管机主机 主传动轴减速箱的稀油润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轧钢机械设备,特别是连轧管机组中连轧管机主机的主传动轴减速箱,减速箱中 的齿轮副及主传动轴轴承的润滑均采用稀油集中润滑。稀油润滑站强制压送润滑油至齿轮 副或轴承,在齿轮副或轴承间形成油膜,减少零件的摩擦、磨损,同时对摩擦部位进行冲洗, 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保证主传动轴的正常运行,延长主传动轴的使用寿命,确保连轧管 机主机的顺利生产。五机架三辊连轧管机,包括连轧管机入口的空减机架,共有六组连轧机架组成。每 组机架中有三套轧辊,每套轧辊由一根主传动轴传动。同一机架的三根主传动轴与轧制线 垂直且沿圆周方向呈120度角均勻布置,三套轧辊形成轧制孔型。六组机架的主传动轴每 相邻两机架间交叉布置,相邻两机架间的主传动轴互成60度,这样空减机、第二、四机架的 主传动轴布置相同,第一、三、五机架的主传动轴布置相同。五机架三辊连轧管机及空减机架的主传动轴、轧辊、减速箱、电机的布置及主传动 轴稀油润滑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共有六组机架,18套轧辊,18根主传动轴,每根主 传动轴有一台电机传动,每相邻机架中两根相同位置的主传动轴共用一个减速箱,也就是 说,空减机和一号机架、二号机架和三号机架、四号机架和五号机架的相同位置的传动轴分 别共用一个减速箱,所以共有9个减速箱,18台传动电机。9个减速箱共用一套稀油润滑系 统控制。为叙述方便,下文中以连轧管机相邻的第二、三号机架为例来说明。如图1所示,图中1、2、3号轧辊为第二机架轧辊,三套轧辊沿圆周方向互成120度 均勻布置并在第二机架中形成轧制孔型;4、5、6号轧辊为第三机架轧辊,三套轧辊沿圆周 方向互成120度均勻布置并在第三机架中形成轧制孔型。沿轧制方向看去,相邻两机架的 六套轧辊互成60度沿圆周均勻布置。二号机架的上轧辊1和三号机架的上轧辊4,其两个独立的主传动轴共用一个上 辊减速箱7,轧辊1由电机10传动,轧辊4由电机11传动;二号机架的左轧辊2和三号机架 的左轧辊5,其两个独立的传动轴共用一个左辊减速箱8,轧辊2由电机12传动,轧辊5由 电机13传动;二号机架的右轧辊3和三号机架的右轧辊6,其两个独立的传动轴共用一个 右辊减速箱9,轧辊3由电机14传动,轧辊6由电机15传动。如图1所示,为现行连轧管机主传动轴的稀油润滑系统控制原理。所述稀油润滑 系统由稀油润滑站、流量计、电子压力继电器、间阀及连接油管组成。来自稀油润滑站16的 压力油P经润滑站出口的流量计18、闸阀19,分三路,一路Pl进入上辊主传动减速箱7,一 路P2进入左辊主传动减速箱8,一路P3进入右辊主传动减速箱9。润滑站16出口还连接 有电子压力继电器17,减速箱7、8、9的入口分别连接电子压力继电器20、21、22。现行连轧管机主传动的稀油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完全开启闸阀19,启动润滑油泵,稀油润滑站16的压力油P分三路分别进入减速 箱7、8、9进行润滑,减速箱的回油分别经回油口 T1、T2、T3,汇集到T 口回到稀油润滑站16 的油箱内。连轧管机工作过程中,稀油润滑站16—直处于运行状态。只有主传动减速箱中 各润滑部位得到充分润滑后,连轧管机才能正常工作。连轧管机的中心线标高约正1米,上轧辊主传动减速箱的标高约正7米,左轧辊和 右轧辊主传动减速箱的标高相同,约为负5米。由于稀油润滑站为自回油,所以润滑站放置 于地坑内,润滑站的回油口低于左右辊减速箱的回油口约1. 5米。现行连轧管机主传动轴的稀油润滑系统控制原理,基本满足连轧管机主轴主传动 稀油润滑的要求,但仍存在着以下不足由于全部上辊主传动的减速箱和全部左辊、右辊主 传动的减速箱所处位置高度差别很大,9个减速箱由同一套稀油润滑系统来控制,加之减速 箱润滑管道配置带来的差异,出现了有的润滑点油量大、有的润滑点油量小,有的润滑点甚 至断流的现象。由于润滑不到位,部分轴承部位得不到充分润滑,在长期高负荷的工况下, 可能引起主传动轴轴承的烧损,给连轧管机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 润滑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连轧管机轧制过程中,主传动轴轴承及传动齿轮副不能得到充 分润滑而被烧损的问题。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包括相邻两机架中两根相同位置 的主传动轴共用的上辊减速箱、左辊减速箱、右辊减速箱,以及由稀油润滑站、流量计、电子 压力继电器、闸阀、连接油管组成的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系统由两个 独立的稀油润滑系统组成,I号稀油润滑系统供给所述上辊减速箱,II号稀油润滑系统供 给所述左辊减速箱和所述右辊减速箱,所述I号稀油润滑系统由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 安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所述上辊减速箱入口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 继电器及连接油管组成;所述II号稀油润滑系统由I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 继电器、流量开关、间阀,和所述左辊减速箱和所述右辊减速箱入口分别安装的截止阀、流 量开关、压力继电器及及连接油管组成。所述I号稀油润滑控制系统,来自I号稀油润滑站的压力油P经润滑站出口的流 量计、间阀,通过润滑管道,经所述上辊减速箱入口的截止阀、流量计进入所述上辊减速箱, 所述上辊减速箱的回油Tl直接接到I号稀油润滑站的回油口,I号稀油润滑站出口安装有 压力继电器,所述上辊减速箱的入口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所述II号稀油润滑控制系统,来自II号稀油润滑站的压力油P经润滑站出口的 流量计、间阀后分为两路,一路Ρ2通过润滑管道,经所述左辊减速箱入口的截止阀、流量计 进入所述左辊减速箱;一路Ρ3通过润滑管道,经所述右辊减速箱入口的截止阀、流量计进 入所述右辊减速箱,所述左辊减速箱的回油Τ2和所述右辊减速箱的回油Τ3汇集到回油管 Τ,直接接到II号稀油润滑站的回油口,II号稀油润滑站出口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所述左辊 减速箱和所述右辊减速箱的入口分别安装有压力继电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较高位置的六根上辊主传动轴的三个上辊减速箱由一个稀油润滑系统控制,位于较低位置的六根左辊主传动轴的三个左辊减速箱和六根右辊 主传动轴的三个右辊减速箱由一个稀油润滑系统控制,两个稀油润滑系统完全独立。通过 调整减速箱入口增加的截止阀可调节进入各减速箱的流量;稀油润滑系统中减速箱入口增 加流量计,更有利于观察进入每个减速箱的润滑流量;无论是流量计还是电子压力继电器 均为模拟量数字显示,更有利于远程监控;由于原来的一个稀油润滑系统提供18根主传动 轴的稀油润滑,稀油站体积庞大,又放在地坑内,吊装困难,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现在分为两 个独立的稀油润滑系统后,上辊主传动的稀油润滑站不再放置于地坑内,两个稀油站均减 小,吊装更容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上辊减速箱和左辊、右辊减速箱分开独立控制,利用各轧辊主 传动减速箱布置位置的特点,灵活调整进入各减速箱的润滑油量,使得各减速箱都能得到 充分的稀油润滑,不仅保证连轧管机组的顺利生产,还延长主传动轴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原理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包括:相邻两机架中两根相同位置的主传动轴共用的上辊减速箱、左辊减速箱、右辊减速箱,以及由稀油润滑站、流量计、电子压力继电器、闸阀、连接油管组成的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系统由两个独立的稀油润滑系统组成,Ⅰ号稀油润滑系统供给所述上辊减速箱,Ⅱ号稀油润滑系统供给所述左辊减速箱和所述右辊减速箱,所述Ⅰ号稀油润滑系统由Ⅰ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所述上辊减速箱入口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继电器及连接油管组成;所述Ⅱ号稀油润滑系统由Ⅱ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所述左辊减速箱、所述右辊减速箱入口分别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继电器及及连接油管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包括相邻两机架中两根相同位置的 主传动轴共用的上辊减速箱、左辊减速箱、右辊减速箱,以及由稀油润滑站、流量计、电子压 力继电器、闸阀、连接油管组成的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油润滑系统由两个独 立的稀油润滑系统组成,I号稀油润滑系统供给所述上辊减速箱,II号稀油润滑系统供给 所述左辊减速箱和所述右辊减速箱,所述I号稀油润滑系统由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 装的压力继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所述上辊减速箱入口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关、压力继 电器及连接油管组成;所述II号稀油润滑系统由II号稀油润滑站及其出口安装的压力继 电器、流量开关、闸阀,和所述左辊减速箱、所述右辊减速箱入口分别安装的截止阀、流量开 关、压力继电器及及连接油管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轧管机主传动减速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 号稀油润滑控制系统,来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婵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