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562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传动系Ⅰ与传动系Ⅱ;所述输入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入轴及输入主动齿轮组成;所述输出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出轴及输出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传动系Ⅰ包括柔性轴Ⅰ、输入从动齿轮Ⅰ、中间轴套Ⅰ及输出主动齿轮Ⅰ;所述传动系Ⅱ包括柔性轴Ⅱ、输入从动齿轮Ⅱ、中间轴套Ⅱ及输出主动齿轮Ⅱ;所述输入从动齿轮Ⅰ与输入从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Ⅰ与输出主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该分扭传动机构的质量轻、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加工容易;降低了各分支中齿轮的传递扭矩,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提高了分扭传动机构的均载性,降低了分扭传动机构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传动系Ⅰ与传动系Ⅱ;所述输入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入轴及输入主动齿轮组成;所述输出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出轴及输出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传动系Ⅰ包括柔性轴Ⅰ、输入从动齿轮Ⅰ、中间轴套Ⅰ及输出主动齿轮Ⅰ;所述传动系Ⅱ包括柔性轴Ⅱ、输入从动齿轮Ⅱ、中间轴套Ⅱ及输出主动齿轮Ⅱ;所述输入从动齿轮Ⅰ与输入从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Ⅰ与输出主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该分扭传动机构的质量轻、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加工容易;降低了各分支中齿轮的传递扭矩,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提高了分扭传动机构的均载性,降低了分扭传动机构的装配难度。【专利说明】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圆柱齿轮分扭传动系统相对于行星传动系统在可靠性、重量、减速比、噪声等方面 均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系统在过去却鲜有应用的例子。这主要是因为这种设计长期被认为 是有风险的,因为即使是很小的制造安装误差也会造成两分支的分配载荷发生很大的变 化,从而导致齿轮寿命不能满足要求,甚至迅速失效。发挥圆柱齿轮分扭传动系统的优势是 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必须使两个分支的载荷平均分配。 目前,分扭传动系统均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使用平衡梁来均载,采用该 方法均载,必须是一级斜齿轮和一级直齿轮配合使用,但是斜齿轮的使用会增加轴向力,在 实现均载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系统支承的要求。同时该方法实现均载的过程会使得双联齿轮 频繁的轴向浮动,增加了齿间微动磨损以及系统的振动。而且平衡梁本身结构复杂,其使用 增加了系统的重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消弱了圆柱齿轮分扭传动系统的固有优势。b)依 靠制造和安装精度来实现,该方法提高了齿轮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且每个齿轮都需要进行 唯一的齿面修形,导致齿轮没有互换性。c)采用柔性元件的均载方式,这种方法包括柔性轴 和柔性齿轮。对于柔性齿轮,一般是在幅板上添加氟橡胶元件,这对系统的使用条件会有更 多的限制要求,也限制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对于柔性轴,由于一般是用花键来连接,这对于 花键的齿数以及齿轮的齿数有要求,且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均载性好,且装配方便的减速用 分扭传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包括输入 装置、输出装置及设置在输入、输出装置间用于动力传递的传动系I与传动系II ;所述输入 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入轴及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的输入主动齿轮组成;所述输出装置主要由 动力输出轴及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出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传动系I包括柔性轴I、输 入从动齿轮I、中间轴套I及输出主动齿轮I,所述输入从动齿轮I与中间轴套I设置在 柔性轴I上,所述输出主动齿轮I设置在中间轴套I上;所述传动系II包括柔性轴II、输入 从动齿轮II、中间轴套II及输出主动齿轮II,所述输入从动齿轮II与中间轴套II设置在柔 性轴II上,所述输出主动齿轮II设置在中间轴套II上;所述输入主动齿轮与输入从动齿轮 I及输入从动齿轮II相啮合,所述输出主动齿轮I与输出主动齿轮II同输出从动齿轮相啮 合,所述输入从动齿轮I与输入从动齿轮II间间隔设置,所述输出主动齿轮I与输出主动 齿轮II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柔性轴I与柔性轴II上一端对应设有用于连接输入从动齿轮I与输 入从动齿轮II的挡块I与挡块II,所述挡块I、II与输入从动齿轮I、II间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轴套I、II对应套装在柔性轴I、II上,挡块端的中间轴套I、π 通过滚针轴承I、II对应与输入从动齿轮I、II相连接,另一端的中间轴套I、II通过花键 与柔性轴I、II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轴套I与输出主动齿轮I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中间轴套II与 输出主动齿轮II间通过胀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柔性轴I与柔性轴II的顶端处设有压块。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分扭传动机构的质量轻、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承载能 力强、加工容易;动力经分流和合并,降低了各分支中齿轮的传递扭矩,提高了齿轮的承载 能力和疲劳寿命;柔性轴的设计使两个传动系所传递的扭矩接近度高,提高了各传动系的 均载性;部分传动系中采用胀套固定,降低了分扭传动机构的装配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 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扭传动机构传动示意图(含传动系I ); 图2为传动系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装置1、输出装置2及设 置在输入1、输出装置2间用于动力传递的传动系I 3与传动系II 4 ;所述输入装置1主要 由动力输入轴11及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1上的输入主动齿轮12组成;所述输出装置2主要 由动力输出轴21及设置在动力输出轴21上的输出从动齿轮22组成;所述传动系I 3包 括柔性轴I 31、输入从动齿轮I 32、中间轴套I 33及输出主动齿轮I 34,所述输入从动齿 轮I 32与中间轴套I 33设置在柔性轴I 31上,所述输出主动齿轮I 34设置在中间轴套 I 33上;所述传动系II 4包括柔性轴II 41、输入从动齿轮II 42、中间轴套II 43及输出主 动齿轮II 44,所述输入从动齿轮1142与中间轴套1143设置在柔性轴1141上,所述输出主 动齿轮1144设置在中间轴套1143上;所述输入主动齿轮12与输入从动齿轮132及输入从 动齿轮1142相啮合,所述输出主动齿轮134与输出主动齿轮1144同输出从动齿轮22相啮 合,所述输入从动齿轮132与输入从动齿轮1142间间隔设置,所述输出主动齿轮134与输 出主动齿轮Π 44间间隔设置。 动力输入轴11通过输入主动齿轮12将动力传递给输入从动齿轮132及输入从动 齿轮1142,实现动力分流。输入从动齿轮132及输入从动齿轮1142再分别通过输出主动齿 轮134与输出主动齿轮1144将动力传递给输出从动齿轮22,实现动力的汇流。 本实施例中分流动力的传递是通过柔性轴及对应设置在柔性轴上的齿轮实现的, 柔性轴可实现均载,防止振动。为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同时简化安装过程,本实施例中的传 动系13与传动系114的装配方式不同。 具体的,在传动系13中,柔性轴131为形轴,即柔性轴131的轴右端设有挡 块135,输入从动齿轮132设置在柔性轴131的右端部,输入从动齿轮132通过花键与柔性 轴131上的挡块135相连接;中间轴套133套装在柔性轴131上,中间轴套133右端通过滚 针轴承136与输入从动齿轮132相连接,左端通过花键与柔性轴131相连接;输出主动齿轮 134通过花键设置在中间轴套133上,中间轴套133通过设置在输出主动齿轮134两侧的圆 柱滚子轴承5固定。 在传动系114中,柔性轴1141为"十'形轴,即柔性轴1141的轴右端设有挡块1145, 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用分扭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及设置在输入、输出装置间用于动力传递的传动系Ⅰ与传动系Ⅱ;所述输入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入轴及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的输入主动齿轮组成;所述输出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出轴及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出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传动系Ⅰ包括柔性轴Ⅰ、输入从动齿轮Ⅰ、中间轴套Ⅰ及输出主动齿轮Ⅰ,所述输入从动齿轮Ⅰ与中间轴套Ⅰ设置在柔性轴Ⅰ上,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Ⅰ设置在中间轴套Ⅰ上;所述传动系Ⅱ包括柔性轴Ⅱ、输入从动齿轮Ⅱ、中间轴套Ⅱ及输出主动齿轮Ⅱ,所述输入从动齿轮Ⅱ与中间轴套Ⅱ设置在柔性轴Ⅱ上,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Ⅱ设置在中间轴套Ⅱ上;所述输入主动齿轮与输入从动齿轮Ⅰ及输入从动齿轮Ⅱ相啮合,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Ⅰ与输出主动齿轮Ⅱ同输出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入从动齿轮Ⅰ与输入从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所述输出主动齿轮Ⅰ与输出主动齿轮Ⅱ间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万凯邱红友韩振华肖洋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