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6706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新型防震床,主要由床架、传动机构、自锁机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其中床架的底板框架与床脚焊接为整体,床头的底面和底板框架的下边面重合并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在一起;左床侧和右床侧分布垂直放于底板框架上;床尾垂直于左床侧和右床侧并与其平齐,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床板和底板框架通过螺钉和垫片连接;轴和床板通过轴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床尾和床头的横杠上设有轴承底座,轴承置于轴承座内,轴安设在轴承里面,所述的传动机构位于床头内部,自锁机构位于支撑机构下方,支撑结构位于床架的中间,控制系统由螺钉固定在床头上部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自动控制和人性化设计,增强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家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可对人起到保护 作用,为救援和逃生赢得宝贵时间的新型防震床
技术介绍
在发生地震时,现有的防震床,一般通过加顶棚或单纯的机械翻转来实现保护目 的。加顶棚的方式为了保证强度,需要大量的钢结构,影响美观,很难实现床的实用性;单纯 的机械结构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实现床板的下落或翻转,对熟睡中的人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准确性差。现有的产品没有复位功能或复位繁琐,给使用者的调试带来不便。近几年 地震频繁发生,人们对地震已产生一种恐惧感。设计一种实用、有效的避难设备是人们长期 研究的课题,这对于稳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就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产品的不足而设计 的一种新型防震床,其采用机电结合的控制方式,具有外形美观、方便调试、精度高、操作简 单等优点,适合频发地震灾区家庭使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新型防震床,其特征在 于主要由床架、传动机构、自锁机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其中床架包括有床头、 左床侧、右床侧、床尾、床脚、底板框架、轴和床板;底板框架与床脚焊接为整体,床头的底面 和底板框架的下边面重合并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在一起;左床侧和右床侧分布垂直放于底 板框架上,且与底板框架边缘平齐,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框架和床头上;床尾垂直于左床 侧和右床侧并与其平齐,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床板和底板框架通过螺钉和垫片连接;轴 和床板通过轴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床尾和床头的横杠上设有四个轴承底座,轴承置于轴 承座内,轴安设在轴承里面,所述的传动机构位于床头内部,自锁机构位于支撑机构下方, 支撑结构位于床架的中间,控制系统由螺钉固定在床头上部内侧。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机、减速器、轴、锥齿轮、锥齿轮、连杆机 构I、连杆机构II和连杆机构III ;其中电动机和减速器通过螺栓与底板框架固定;减速器的 输入端通过键与电动机相连,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锥齿轮;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实 现换向;锥齿轮的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床架横杠上;连杆机构I由连杆、连杆和连 杆构成,其中连杆下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在床架上;连杆与锥齿轮铰接,锥齿轮做圆周 运动时,带动连杆上下运动,其他连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杆机构II由连杆、连杆和连杆 构成;连杆机构III由连杆、连杆和连杆构成,连杆机构I带动连杆机构II和连杆机构III相向 转动,实现床板的同向和同步翻转,连杆和连杆的一端与轴通过键连接。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有支撑轴、轴承、支撑架、上滑块、上滑槽、下滑 槽、支撑角铁和支撑板;所述的底板框架四角上焊有铁板,每个铁板上固定有一个轴承座, 轴承置于轴承座内,前后两对轴承各固定一根支撑轴,支撑轴两端键连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一个上滑块,上滑块能够在上滑槽里面自由滑动;上滑槽与支撑板的下表面用 螺钉连接在一起;支撑架和支撑架在中间通过销子连接在一起;支撑架的一端和支撑板的 下面铰接,支撑架的另一端和下滚子铰接在一起,下滚子可在下滑槽里面滑动;下滑槽和底 板框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自锁机构包括有挡铁、电磁铁和线圈;其中线圈通过螺钉固定 在下底板上,线圈连接电磁铁,电磁铁和线圈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在底板框架和下滑槽之 间卡设有挡铁,挡铁在滑槽里面上下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下滚子被挡铁阻挡,从而支撑 板起到了支撑的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本技术与普通的家用床无异,当地震来 临时,加速度感应器感受到地震波,通过单片机或手动控制接通电源,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打 破自锁机构自锁状态,支撑板下降,同时床板翻转,人开始下降,当人落到支撑板上后,支撑 板继续下降,由于弹簧的减震作用,人会缓慢下落,直到着地。最终,使床板形成棚帐,将人 保护起来。此新型防震床的最大特点在于有自动复位的功能,当地震发生后没有造成比较 大的伤害时,人员可以自行从两侧和床尾的逃生门逃出来,此时可以简单方便的将床板复 位。首先按复位按钮床板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再者在床边上设计了一复位支撑板的脚踏, 当支撑板回到原来的位置时,上滑块回到挡铁的前面,从而支撑机构又对床板形成的自锁 结构。调试时,使用者可模拟地震震动使床板翻转。复位时,通过复位按钮将床板复位。支 撑机构靠脚踏复位,踩下脚踏后,复位机构自动上升,直到顶到床底,此时支撑机构回到自 锁状态。逃生功能,主要靠逃生门实现。为了避免逃生门被堵塞,该产品在不同方向设计了 三逃生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1.自动控制采用传感器感测地震波,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机电结合的办法,使 床板的翻转及时、迅速、有效。2.人性化设计a、该床与一般的床并无区别,对床的正常使用不造成影响;b、当 人体下落时,支撑机构依靠弹簧弹力,能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C、储物柜用于存放应急和救生物品,三个安全门设计方便人们逃生,避免单一逃生门发生 堵塞;d、面板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指示灯和报警装置的设置,增强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翻转后);图2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后);图3是支撑架和支撑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未翻转时);图4是自锁机构在解除和恢复自锁时的原理图;图5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新型防震床,主要由床架、传动机构、自锁机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其中床 架包括有床头1、左床侧2、右床侧3、床尾18、床脚20、底板框架17、轴6和床板14、16 ;底 板框架17与床脚20焊接为整体,床头1的底面和底板框架17的下边面重合并通过螺栓和 螺帽连接在一起;左床侧2和右床侧3分布垂直放于底板框架17上,且与底板框架17边缘 平齐,并通过螺栓7连接在底板框架17和床头1上;床尾18垂直于左床侧2和右床侧3并 与其平齐,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床板14和底板框架17通过螺钉和垫片34连接;轴6和床 板14通过轴承19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床尾18和床头1的横杠上设有四个轴承底座5,轴 承19置于轴承座内,轴6安设在轴承19里面,所述的传动机构位于床头内部,自锁机构位 于支撑机构下方,支撑结构位于床架的中间,控制系统由螺钉固定在床头上部内侧。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机39、减速器9、轴8、锥齿轮37、锥齿轮38、连杆机构 I、连杆机构II和连杆机构III ;其中电动机39和减速器9通过电动机螺栓25和电动机螺母 26与底板框架17固定;减速器9的输入端通过键与电动机39相连,减速器9的输出端通 过键连接锥齿轮37 ;锥齿轮37与锥齿轮38啮合,实现换向;锥齿轮37的轴通过轴承和轴 承座44固定在床架横杠36上;连杆机构I由连杆27、连杆28和连杆四构成,其中连杆四 下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43固定在床架上;连杆28与锥齿轮38铰接,锥齿轮38做圆周运动 时,带动连杆28上下运动,其他连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杆机构II由连杆27、连杆30和 连杆31构成;连杆机构III由连杆27、连杆32和连杆33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防震床,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床架、传动机构、自锁机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构成,其中床架包括有:床头(1)、左床侧(2)、右床侧(3)、床尾(18)、床脚(20)、底板框架(17)、轴(6)和床板(14、16);底板框架(17)与床脚(20)焊接为整体,床头(1)的底面和底板框架(17)的下边面重合并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在一起;左床侧(2)和右床侧(3)分布垂直放于底板框架(17)上,且与底板框架(17)边缘平齐,并通过螺栓(7)连接在底板框架(17)和床头(1)上;床尾(18)垂直于左床侧(2)和右床侧(3)并与其平齐,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床板(14)和底板框架(17)通过螺钉和垫片(34)连接;轴(6)和床板(14)通过轴承(19)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床尾(18)和床头(1)的横杠上设有四个轴承底座(5),轴承(19)置于轴承座内,轴(6)安设在轴承(19)里面,所述的传动机构位于床头内部,自锁机构位于支撑机构下方,支撑结构位于床架的中间,控制系统由螺钉固定在床头上部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防震床,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床架、传动机构、自锁机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 构成,其中床架包括有床头(1)、左床侧(2)、右床侧(3)、床尾(18)、床脚(20)、底板框架 (17)、轴(6)和床板(14、16);底板框架(17)与床脚(20)焊接为整体,床头(1)的底面和底 板框架(17)的下边面重合并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在一起;左床侧(2)和右床侧(3)分布 垂直放于底板框架(17)上,且与底板框架(17)边缘平齐,并通过螺栓(7)连接在底板框架 (17)和床头(1)上;床尾(18)垂直于左床侧(2)和右床侧(3)并与其平齐,通过螺栓和螺帽 连接;床板(14)和底板框架(17)通过螺钉和垫片(34)连接;轴(6)和床板(14)通过轴承 (19)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床尾(18)和床头(1)的横杠上设有四个轴承底座(5),轴承(19) 置于轴承座内,轴(6)安设在轴承(19)里面,所述的传动机构位于床头内部,自锁机构位于 支撑机构下方,支撑结构位于床架的中间,控制系统由螺钉固定在床头上部内侧。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机(39)、 减速器(9)、轴(8)、锥齿轮(37)、锥齿轮(38)、连杆机构I、连杆机构II和连杆机构III;其中 电动机(39 )和减速器(9 )通过螺栓与底板框架(17 )固定;减速器(9 )的输入端通过键与电 动机(39 )相连,减速器(9 )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锥齿轮(37 );锥齿轮(37 )与锥齿轮(38 )啮 合,实现换向;锥齿轮(37)的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44)固定在床架横杠(36)上;连杆机构 I由连杆(27 )、连杆(28 )和连杆(29 )构成,其中连杆(29 )下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43 )固 定在床架上;连杆(28)与锥齿轮(38)铰接,锥齿轮(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少云林国祥代文宾吴婷张雷张璐柯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