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和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流体介质中对材料腐 蚀降解性能进行动态模拟测试评价的设备,特别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器械如医用镁合金 及其医疗器械产品生物降解性能的体外动态模拟测试。
技术介绍
服役于液态环境中的材料,如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海水中的舰艇船舶等,与介 质间的相对运动对其腐蚀降解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相对运动不仅可 以改变材料/器械的腐蚀降解速度,而且可以改变其腐蚀降解类型及其机制。因此,模拟实 际服役状况尤其是环境介质与材料/器械间的相对运动,对于揭示介质降解侵蚀性及材料 /器械腐蚀降解行为真实规律、开发新材料/新器械及其降解控制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为例,镁合金以其资源、价格和性能尤其是生物降解-吸收 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优势,有望成为理想的生物医用金属新材料,用于冠脉支架、 组织工程支架、骨钉、骨板、骨网以及人工骨等附加值极高的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但 是,生物降解过快的问题却一直制约着镁合金的生物医用。因此,研究镁合金生物降解行为 规律、开发镁合金生物降解控制技术(包括新合金开发、表面 ...
【技术保护点】
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槽(1)、储液罐(2)、循环泵(3)、流量计(4)、测试舱(5)、上位载样器(6)、吸液管(7)和回流管(8),其中吸液管(7)和回流管(8)分别置于储液罐(2)中,储液罐(2)置于恒温槽(1)中,流量计(4)和测试舱(5)分别竖直固定,上位载样器(6)经测试舱(5)之舱顶盖(20)悬挂于测试舱(5)内;吸液管(7)位于储液罐(2)罐外的管口与循环泵(3)之入口间、循环泵(3)之出口与流量计(4)之入口间、流量计(4)之出口与测试舱(5)之进舱管(9)间、测试舱(5)之出舱管(10)与回流管(8)位于储液罐(2) ...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槽(1)、储 液罐(2)、循环泵(3)、流量计(4)、测试舱(5)、上位载样器(6)、吸液管(7)和回流管(8), 其中吸液管(7)和回流管(8)分别置于储液罐(2)中,储液罐(2)置于恒温槽(1)中,流量 计⑷和测试舱(5)分别竖直固定,上位载样器(6)经测试舱(5)之舱顶盖(20)悬挂于测 试舱(5)内;吸液管(7)位于储液罐(2)罐外的管口与循环泵(3)之入口间、循环泵(3)之 出口与流量计⑷之入口间、流量计⑷之出口与测试舱(5)之进舱管(9)间、测试舱(5) 之出舱管(10)与回流管(8)位于储液罐(2)罐外的管口间分别通过水管相连,构成液态介 质循环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储液罐(2)为封闭方体容器,由隔板(11)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罐体,其中右罐容积 为左罐容积的2. 1倍以上;储液罐(2)罐顶设有补给口(12)、带滤器的通气孔(13)、吸液口 (14)和回流口(15),其中补给口(12)带匹配的密封塞,吸液口(14)位于储液罐(2)之左罐 罐顶并靠近储液罐(2)之左侧面和前侧面,回流口(15)位于储液罐(2)之右罐罐顶并靠近 储液罐(2)之右侧面和前侧面,吸液口 (14)和回流口 (15)分别是吸液管(7)和回流管(8) 通过罐顶的通道,管与口之间密封连接;在隔板(11)的不同高度间隔设有溢流孔(16),溢 流孔(16)靠近储液罐(2)之后侧面;储液罐(2)之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排液口(17), 排液口 (17)靠近储液罐(2)之罐底和后侧面;溢流孔(16)和排液口 (17)内均无缝嵌套内 螺纹管,内螺纹管带匹配的螺纹管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性能体外动态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 于所述测试舱(5)由进舱管(9)、喇叭状渐扩舱(18)、圆筒状主舱(19)、舱顶盖(20)和出 舱管(10)五部分构成,其中进舱管(9)和主舱(19)分别位于渐扩舱(18)的两端且三者共 中轴线,出舱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君,刘通,何柳,王治平,耿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