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改善镁合金板带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轧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9894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镁合金板带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轧制加工方法,对镁合金开坯板进行降温连续轧制,其中开轧温度为250-500℃,连续轧制次数为2-8道次,单道次压下量为2-20%;连续轧制后进行200-450℃中间退火,退火时间为1-60min,然后重复前述的降温连续轧制,直至镁合金板材的厚度达到所需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降温连续轧制技术,使镁合金板带在轧制过程中能够同时开启基面滑移、锥面滑移、孪生以及晶界滑移,同时,连续轧制过程有利于晶粒累积协调偏转,基面织构发生倾转,减弱了基面织构,结合退火工艺实现了镁合金板带材晶粒尺寸可控,显著提高了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镁合金板带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 改善镁合金板带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乳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以及阻尼减震、电磁屏蔽、容易回收等优点,在汽车、电子通信、节能减排、减重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乳制是生产金属材料板带材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塑性加工方式。金 属合金板带材不仅是塑性加工制品,同时还可作为二次加工的原材料。因此,开发低成本、 高品质的镁合金板带材,对镁合金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纯镁及其合金为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且c/a轴比接近1. 63,导致其在较 低的温度(温度低于498K)时,主要是<a>滑移启动,独立的滑移系少,室温附近的塑性变 形主要靠孪生来协调,塑性变形能力差。传统乳制的镁合金板材在乳制过程中道次压下量 小,易边裂,成品率低,道次间需要频繁进行中间退火,板材制备成本较高。同时,热乳开坯 板通常形成很强的基面织构,即晶粒基面与板材乳面相平行,从而导致成品板材具有较强 的各向异性,后续加工变形以及应用就会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镁合金板带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轧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镁合金开坯板进行降温连续轧制,其中开轧温度为250‑500℃,连续轧制次数为2‑8道次,单道次压下量为2‑20%;连续轧制后进行200‑450℃中间退火,退火时间为1‑60min,然后重复前述的降温连续轧制,直至镁合金板材的厚度达到所需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