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柱装饰件(2)和叶子板面板(6)的车身构造,能够可靠地实施对产生在车身(1)的表面上的间隙的黑影映现的抑制。具有:设置在车身(1)的柱的表面侧的树脂制的柱装饰件(2);端部设置在柱装饰件(2)的端部侧的钢制的叶子板面板(6);用于堵塞柱装饰件(2)与叶子板面板(6)的端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3),在柱装饰件(2)上,设有从柱装饰件(2)的端部向叶子板面板(6)的端部的方向延长的延长部(2b、2c),在叶子板面板(6)上,设有从叶子板面板(6)的端部向柱装饰件(2)的端部的方向延长的凸缘部(6a),密封部件(3)载置在延长部(2b、2c)和凸缘部(6a)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安装在车身上的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 板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车身构造中,柱装饰件(A柱装饰件)在其自身的两侧方,在一方平滑地 配合在车窗面板上,在另一方也平滑地配合在车门的车窗玻璃上。而且,A柱装饰件在下端 部平滑地配合在叶子板面板上。由此,实现车身的流动感外形。而且,提出了关于A柱装饰 件和叶子板面板的配合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对沿A柱装饰件配置的 车门的车窗玻璃也赋予流动感外形,在车窗玻璃的车身前进方向的叶子板面板上,设有与 车窗玻璃的缘连续地成为流线型的外部装饰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77506号公报与柱装饰件在其自身的侧方平滑地配合在车窗面板上一样,叶子板面板在其自身 的侧方平滑地配合在发动机罩上。因此,在对叶子板面板与发动机罩的配合进行优先考虑 的外观设计中,存在在叶子板面板与A柱装饰件的下端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间隙会在 人眼中映现出黑影因而人的注意容易集中于此,因此,在流动感外形的车身上不希望出现 间隙。虽然对于该间隙可以通过密封部件进行堵塞由此抑制黑影,但需要以不会脱落至该 间隙之中的方式可靠地对密封部件进行保持。另外,关于外部装饰件,若对与车窗玻璃的缘的形状相配合的流线型的外观设计 进行优先考虑,则存在在外部装饰件与柱装饰件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该间隙也和前述同 样,会在人眼中映现出黑影因而人的注意容易集中于此,在流动感外形的车身上不希望出 现。间隙会映现出黑影,是由于入射的光不能从间隙射出而造成的,因此,只要在间隙的正 下方设置对入射光进行反射的遮光物,便能够通过来自遮光物的反射光抑制间隙的黑影映 现。不过,与所述密封部件同样地,需要以不会脱落至间隙中的方式可靠地对遮光物进行保 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能够 可靠地实施对产生在车身表面上的间隙的黑影映现的抑制。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的柱的表面 侧的树脂制的柱装饰件;端部设置在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侧的钢制的叶子板面板;用于堵 塞所述柱装饰件与所述叶子板面板的所述端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装饰件上,设有从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向所述叶子板面板的端部的方向延长的延 长部,在所述叶子板面板上,设有从所述叶子板面板的端部向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的方向 延长的凸缘部,所述密封部件载置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凸缘部上。由此,能够通过密封部件将产生在柱装饰件与叶子板面板之间的间隙堵塞,因此,能够抑制间隙隐藏而映现出黑影。另外,密封部件载置在从叶子板面板延长的凸缘部和从 柱装饰件延长的延长部上,因此从间隙的两侧对其进行支承,能够提高密封部件的保持强 度。即,即使间隙的间隔变大,也能够从间隙的两侧支承密封部件,因此,能够稳定、可靠地 进行保持,无论间隙的形状如何都能够对密封部件进行保持。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设有所述延长部的所述间隙的间隔比设有所述凸缘部的 所述间隙的间隔宽。由此,即使是宽度因位置而发生变化的形状的间隙,也能够在大宽度部 根据其宽度将成形性高的树脂制的柱装饰件的延长部设置得较大,即使是大宽度部,也能 够确保与载置密封部件相应的面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延长部具有中空构造。由此,能够提高延长部的强度, 能够可靠地保持密封部件。另外,柱装饰件是树脂制的,因此,在该柱装饰件的延长部上能 够容易地形成中空形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具有铰链罩,该铰链罩覆盖将发动机罩以能够开闭的方式 支承的铰链,所述密封部件在所述铰链罩的延伸方向上以与所述铰链罩连续的方式载置。由此,用于堵塞间隙的密封部件与铰链罩看起来一体化,因此,密封部件不显眼, 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具有与所述叶子板面板以及所述柱装饰件并列设置的树 脂制的外部装饰件,在所述外部装饰件上,在与所述柱装饰件相对的配合部上,设有从外表 面的背面侧向所述车身的内方延伸、且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的遮光物。由此,虽然存在为了使形状与钢制的叶子板面板相配合、而造成产生在树脂制的 外部装饰件与柱装饰件之间的间隙(配合部)变大的情况,但能够通过从外部装饰件的外 表面的背面侧向所述车身的内方延伸的遮光物抑制该间隙的黑影映现。其原因是,由于在 从间隙窥视的位置上配置有遮光物,因此从间隙进入的光照射到遮光物上,通过来自遮光 物的反射光,来抑制间隙的黑影映现。另外,由于遮光物通过注射成形形成,因而能够可靠 地对其进行保持。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能够可靠地 实施对产生在车身表面上的间隙的黑影映现的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的车身 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外部装饰件周围的放大图。图3是接近图2的外部装饰件的密封部件周边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的向视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方向的向视剖视图。图6是图3的C-C方向的向视剖视图。图7是表示在A柱装饰件上安装密封部件的情况的图。图8是安装有密封部件的A柱装饰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3的D-D方向的向视剖视图。图10是图3的E-E方向的向视剖视图。图11是外部装饰件的俯视图。图12是外部装饰件的上部的背面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车身2A柱装饰件2a中空构造2b第一延长部2c第二延长部2d侧部3密封部件3a支承部3b唇部4发动机罩5铰链罩5a延伸部6叶子板面板6a凸缘部7车窗面板8外部装饰件8a基部8b唇部8c第一遮光物8d第二遮光物8e唇部基部8f车门相对侧面9车门装饰件10后视镜11车门12车门的车窗玻璃13柱14支承部件15密封部件16嵌条17粘结剂18、19、20 双面胶带21配合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适当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各图中,对共用的部分 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的车 身1。在车身1中,从车窗面板7到发动机罩4,实现了流动感外形。铰链罩5将设在车身 的两侧、开闭自如地支承发动机罩4的铰链(省略图示)覆盖。在车窗面板7的两侧,为了 保护钢制的A柱(省略图示),在该A柱的表面侧设有树脂制的A柱装饰件2。A柱装饰件 2,在其自身的两侧方,在一方其外表面平滑地配合在车窗面板7上,在另一方,其外表面也 平滑地配合在车门11的设有车窗玻璃12的车门窗框部上。另外,在A柱装饰件2的下端 部与叶子板面板6之间,设有密封部件3,A柱装饰件2在下端部经由密封部件3平滑地配 合在钢制的叶子板面板6上,外表面相配合。密封部件3以在铰链罩5的延伸方向上与铰 链罩5连续的方式载置。由此,从A柱装饰件2到叶子板面板6,实现了流动感外形。叶子板 面板6设在发动机罩4的两侧,叶子板面板6的外表面和发动机罩4的外表面平滑地配合。另外,为了对沿A柱装饰件2配置的车窗玻璃12也赋予流动感外形,在车窗玻璃 12的车身1前进方向上,设有供后视镜10安装的车门装饰件9和外部装饰件8。使设有车 窗玻璃12的车门窗框部和车门装饰件9和外部装饰件8的缘连续并产生流线形状。车门 装饰件9固定在车门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柱装饰件和叶子板面板的车身构造,具有:设置在车身的柱的表面侧的树脂制的柱装饰件;端部设置在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侧的钢制的叶子板面板;用于堵塞所述柱装饰件与所述叶子板面板的所述端部彼此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装饰件上,设有从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向所述叶子板面板的端部的方向延长的延长部,在所述叶子板面板上,设有从所述叶子板面板的端部向所述柱装饰件的端部的方向延长的凸缘部,所述密封部件载置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凸缘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咲知也,畑山敏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