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8974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装置,包括:油封10,安装于非旋转的外壳2上;抛油环20,位于油封10的轴方向外侧,安装于外壳2的内周侧的旋转体5上。在油封10上形成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体5的外周面的对油封唇13,而在对油封唇13的外侧设置与抛油环20在轴方向相对向的密封环30。并且,该密封环30与抛油环20之间的间隙G3以向外径侧逐渐变窄的方式而形成。因此,可以防止来自外部A的泥水等侵入对油封唇13的滑动部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能够密封车辆的传送装置和车轮轴承等 易暴露于外部的泥水等的部分的轴周,特别是涉及具备防止泥水等侵入对油封唇的滑动 部的构造。
技术介绍
用于车辆的传送装置和车轮轴承装置等的密封装置,由于易被来自外部的泥水 等飞溅,因此,需要尽力抑制泥水等侵入对油封唇的滑动部,而尽量防止对油封唇中的 密封性降低。图9为用通过轴心O的平面剖开表示利用现有技术的这种密封装置的一实 例的安装状态的半剖面图。S卩,在图9中,附图标记2是传送装置或车轮轴承装置等的外壳;附图标记3是 旋转轴,插入于所述外壳2内,通过轴承4以可在轴心O周围旋转的状态被支撑;附图 标记5是套筒,花键嵌合于该旋转轴3的外周,并且由螺母6固定;附图标记7是填料, 密封旋转轴3和套筒5之间。形成于套筒5的端部的配对凸缘5a,结合于未图示的传动W寸。密封装置100包括非旋转的油封110,位于轴承4的轴方向外侧且安装于外壳 2的内周;抛油环120,位于该油封110的轴方向外侧且安装于套筒5的外周,并且与旋 转轴3和套筒5—体地旋转。具体来说,油封110包括向轴承4侧延伸的对油封唇111 ;向与该对油封唇 111的相反侧(外侧)延伸的侧唇112和防尘唇113。通过对油封唇111可滑动地密接于 套筒5的外周面,从而可以防止供给轴承4的润滑油泄漏;通过侧唇112可滑动地密接于 抛油环120的密封凸缘部121,通过防尘唇113可滑动密接于套筒5的外周面,从而可以 防止泥水等侵入对油封唇111侧;而抛油环120本身,也具有由产生于密封凸缘部121的 离心力所引起的甩开作用,进一步使其外径部122接近外壳2的端部(例如,参照下述的 专利文献1-3),或者通过在抛油环120的外径端部设置前端为大直径的圆锥筒状的防尘 唇,并可滑动地密接于外壳2的外径边缘部(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4),从而提高防 止泥水等侵入的效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9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5487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3-677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实公平7-33017号公报但是,根据现有的密封装置100,在恶劣路面上行走驶时,密封装置被淹没在泥 水中的情况下,并不能阻止泥水的侵入,所以,存在耐泥水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为提 高耐泥水性,考虑增加侧唇112和防尘唇113的数量,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密封装置 100的安装空间变大,而且会导致滑动转矩增大而耗油量增加。此外,像专利文献4中 指出如下问题在抛油环120的外径端部设置前端为大直径的圆锥筒状防尘唇的密封装置,防尘唇的腹部与外壳2的开口端部的外径边缘密接, 因为一般通过铸造制成外壳2,所以,尺寸公差大,因此,相对于外壳2的防尘唇的过盈 量的偏差变大,而且,因为由铸造品所制成的外壳2的表面粗糙度差,所以,防尘唇早 期易产生磨耗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 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 装置密封易暴露于外部泥水等的部分的轴周,作为一种能够尽量防止泥水等侵入油封的 滑动部的构造。(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作为用于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包 括油封,安装于非旋转的外壳上;抛油环,位于所述油封的轴方向外侧,且安装在插 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的旋转体上。在所述油封上形成可滑动地密接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 面的对油封唇;在所述对油封唇的外侧设置与所述抛油环在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密封环, 并且,该密封环与所述抛油环之间的间隙以向外径侧逐渐变窄的方式而形成。本专利技术第2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第1方面记载的构造中,密封环为一体地设 置于油封上。本专利技术第3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第1方面记载的构造中,密封环,在由外径 凸缘保持的同时,向着所述抛油环的方向被弹性施压,其中,外径凸缘位于油封的外径 侧,且安装于外壳上,并沿径方向展开,且与抛油环在轴方向相对向。本专利技术第4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第1方面记载的构造中,密封环由外径凸缘 组成,其中,外径凸缘位于油封的外径侧,且安装于外壳上,并沿径方向展开,与抛油 环在轴方向相对向。而且,在所述抛油环和所述外径凸缘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了使该 抛油环与外径凸缘的相对向面之间的间隙向外径侧逐渐变窄的圆锥壁。本专利技术第5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包括油封,安装于非旋转的外壳上;抛油 环,位于所述油封的轴方向外侧,且安装在插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的旋转体上;外径凸 缘,位于所述油封的外径侧,且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并沿径方向展开,与所述抛油环在 轴方向上相对向。所述油封具有可滑动地密接于所述旋转体外周面的对油封唇;并且, 在所述抛油环与外径凸缘的相互相对向面中的一侧,形成了由所述抛油环的旋转而产生 向外径侧的抽吸力的涡旋槽或涡旋叶片。本专利技术第6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第5方面记载的构造中,从外径凸缘的外径 端部延伸存在有,在覆盖了涡旋槽或涡旋叶片的外周的同时,接近于抛油环的外径的外 径筒部。本专利技术第7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第5方面记载的构造中,抛油环上设置在对 油封唇的外侧与油封的加强环可滑动地密接的侧唇,该侧唇向由离心力所产生的相对于 所述加强环的过盈量降低的方向延伸。(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对油封唇的外侧,轴方向上互为相对向的抛油环与密封环之间的间隙中,由抛油环的旋转产生甩开作用,同时产生迷宫密封 作用,以及向外径侧的由动压所产生的楔效应。而且,旋转速度越高,对于要侵入的泥 水和异物的排出力也越高。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泥水从外侧侵入对油封唇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2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除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效果之外,还能得到 以下效果由于密封环一体地设置于油封,因此,不会带来部件数的增多和制造工程增 大。根据本专利技术 第3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除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效果之外,还能得到 以下效果即使在抛油环和油封之间存在安装误差,抛油环与密封环之间的间隙也不会产生偏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4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抛油环和外径凸缘的相互相对向面之 间,与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相同,由抛油环的旋转产生甩开作用,同时也产生迷宫密封作 用,以及向外径侧的由动压所产生的楔效应。因此,能够确保优良的对泥水的密封机 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5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在抛油环与外径凸缘的相互相对向面之 间,除了由抛油环的旋转产生甩开作用之外,由于形成于抛油环与外径凸缘的相互相对 向面中的一侧的涡旋槽或涡旋叶片,由抛油环的旋转产生了向外径侧的抽吸力,因此, 能够有效排除从抛油环与外径凸缘部之间将要侵入对油封唇的滑动部侧的泥水和异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第6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由于从外径凸缘的外径端部延伸出的外 径筒部,在覆盖涡旋槽或涡旋叶片的外周的同时,接近于抛油环的外径,因此,具有挡 住由涡旋槽或涡旋叶片产生的排出力的作用。因此,除本专利技术第5方面的效果之外,还 有能防止涡旋槽或涡旋叶片的内周侧为过度负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第7方面涉及的密封装置,除本专利技术第5方面的效果之外,还能得 到以下效果设置于抛油环的侧唇,在涡旋槽或涡旋叶片的排出力较低的低速旋转时, 由于增加了相对于加强环的过盈量,因此,可以提高其对泥水密封机能,而在高速旋转 时,由于减小了相对于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装置,包括:油封,安装于非旋转的外壳上;抛油环,位于所述油封的轴方向外侧,且安装在插通于所述外壳的内周的旋转体上,在所述油封上形成可滑动地密接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对油封唇,所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油封唇的外侧设置与所述抛油环在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密封环,并且,该密封环与所述抛油环之间的间隙以向外径侧逐渐变窄的方式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岳洋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