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984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密封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滑动,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形成腔体,腔体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装置。当往一侧腔体里充入介质,而另一侧不充入。两侧的压力差会推动外套筒向着有介质的一侧移动。当介质充入足够多时,压力会使外套筒与其他物体严密对接,不产生缝隙,并且能承受一定压力。这样物料中的粉尘不会从对接处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保证良好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可以减少物料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密封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滑动,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形成腔体,腔体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装置。当往一侧腔体里充入介质,而另一侧不充入。两侧的压力差会推动外套筒向着有介质的一侧移动。当介质充入足够多时,压力会使外套筒与其他物体严密对接,不产生缝隙,并且能承受一定压力。这样物料中的粉尘不会从对接处排出。本专利技术有利于保证良好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可以减少物料损耗。【专利说明】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运转场所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有物料需要从一处排出到运输工具上,然后运往下一处。有些物料里包含有粉尘颗粒,这样在装运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污染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很大伤害。为了减少污染以及对健康的损害,有的将运输车设计成封闭体,上面开出孔与物料排出管道对接,实现装运工序。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扬尘的产生。但在运输车与物料排出管道对接处还是有空隙存在,还是有部分扬尘从缝隙处飘出,产生危害。现有技术中,即使有运输车与物料排出管道密封气动对接的装置,也要使排出管道改变方向后才能实现,并且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常常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泄漏而污染环境。而且这种密封对接方式对排口高度要求比较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车的载装容量,进而增加等同量物料运输车的运输次数,增加人员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式是顺延排出管方向,依靠两片法兰用6至8条甚至更多的螺栓靠人工紧固,实现密封对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对口速度慢,对工作人员的数量、体力及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安全生产不利。而且密封性能较差。综上所述,对于上述的生产场所需要一种安全、快速、操作简单、需要人工较少且能使运输次数尽量达到最少的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密封装置,这种密封装置安装在物料排出管道与运输车对接处。密封装置由可以相对滑动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组成,在外套筒和内套筒间的中间段分别有两个空腔。空腔里可以通入高压介质或排出介质,一侧腔体充入介质,另一侧腔体内的介质就被排出,从而产生压力差,使外套筒相对内套筒滑动。当需要实现密封时,在密封侧的腔体内充入足够多的介质,将密封装置的锁紧法兰与装运车的开孔压紧,这样就可以避免扬尘飘出。从而保证生产车间内的环境质量,保护生产人员,也可减少物料损耗。本专利技术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相对滑动,所述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且形成左、右两个密闭腔体,所述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所述内套筒外壁中间有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将外套筒与内套筒间的腔体分为左、右两段,所述凸起结构上与外套筒接触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外套筒包括位于两端的前密封盖、后密封盖以及连接在前、后密封盖间的支撑筒,所述前密封盖、支撑筒以及后密封盖为三个独立的部分或所述前密封盖与支撑筒为一体而后密封盖为独立分体或者所述后密封盖与支撑筒为一体而前密封盖为独立分体,所述前密封盖、支撑筒和后密封盖依次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前密封盖、支撑筒以及后密封盖通过丝杆螺纹方式或卡式或抱箍式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外套筒内壁中间有一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将外套筒与内套筒间的腔体分为左右两段,所述凸起结构上与内套筒接触处设有密封。所述凸起结构上的密封为左右并列的两个,所述两个密封为密封条,所述凸起结构上在两个密封中间还设有挡圈。所述的外套筒两端处的密封均为两道,内侧的一道是四氟密封条,外侧的一道是骨架油封。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物料装运过程中不会有扬尘飘出,有利于保证良好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并且,密封装置自动密封,减轻劳动强度。也可以减少物料损耗,最大程度地装载和运输物料,提高劳动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套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套筒1、内套筒2,外套筒I套在内套筒2外部,且外套筒I与内套筒2可以相对滑动。外套筒I中间部分与内套筒2间有空隙形成腔体3。内套筒2中间设有凸起结构21,凸起结构21将腔体3分成左腔体31和右腔体32。左腔体31和右腔体32对应的外套筒上分别开有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用于分别往左腔体31和右腔体32充入或排出介质。凸起结构21上与外套筒接触的部分处有左密封条51和右密封条52 ;在两个密封条中间设有挡圈6。外套筒I两端处均设置两道密封装置,内侧的一道均是四氟密封条71,外侧的一道均是骨架油封72。如图2所示,外套筒I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密封盖11、支撑筒12以及后密封盖13。前密封盖11、支撑筒12以及后密封盖13通过丝扣或卡式或抱箍式连接为一个整体。凸起结构21设置在内套筒2上,这样外套筒I可以是三段式结构,也可以是前密封盖11或后密封盖13两者之一与中间的支撑筒12为一整体,相应的后密封盖13或前密封盖11是独立分体。凸起结构21也可以设置在外套筒I上,这样,外套筒I还可以是一整体结构,左密封条51、右密封条52、四氟密封条71、骨架油封72保证了左腔体31和右腔体32足够密封,易于形成压力。当通过第一孔41往左腔体31内充入气或油介质,右腔体32内不充入介质。这样左腔体31和右腔体32就会有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会推动外套筒I相对内套筒2向左移动。反之,当通过第二孔42往右腔体32内充入介质,同时,通过第一孔41排出左腔体31内内介质,外套筒I会相对内套筒2向右腔体32侧移动。当充入足够多的介质,形成的压力差会将外套筒I的后密封盖13紧紧压在物料运送车的接口上,使密封装置和运送车的连接处几乎没有缝隙,这样物料中的粉尘几乎不会从连接处飘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能够减少物料的损耗。反之,当通过第一孔41往左腔体31内充入介质,通过第二孔42排出右腔体32内的介质,外套筒I会相对内套筒2向左腔体31方向移动,后密封盖13松开,密封过程结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相对滑动,所述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且形成左、右两个密闭腔体,所述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斌章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干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