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61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密封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滑动,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形成腔体,腔体为左、右两段,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装置。当往一侧腔体里充入介质,而另一侧不充入。两侧的压力差会推动外套筒向着有介质的一侧移动。当介质充入足够多时,压力会使外套筒与其他物体严密对接,不产生缝隙,并且能承受一定压力。这样物料中的粉尘不会从对接处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保证良好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可以减少物料损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密封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运转场所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生产作业过程中,经常有物料需要从一处排出到运输工具上,然后运往下一处。有些物料里包含有粉尘颗粒,这样在装运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污染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很大伤害。为了减少污染以及对健康的损害,有的将运输车设计成封闭体,上面开出孔与物料排出管道对接,实现装运工序。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扬尘的产生。但在运输车与物料排出管道对接处还是有空隙存在,还是有部分扬尘从缝隙处飘出,产生危害。现有技术中,即使有运输车与物料排出管道密封气动对接的装置,也要使排出管道改变方向后才能实现,并且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常常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泄漏而污染环境。而且这种密封对接方式对排口高度要求比较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车的载装容量,进而增加等同量物料运输车的运输次数,增加人员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式是顺延排出管方向,依靠两片法兰用6至8条甚至更多的螺栓靠人工紧固,实现密封对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对口速度慢,对工作人员的数量、体力及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相对滑动,所述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且形成左、右两个密闭腔体,所述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套在内套筒外部,且能相对内套筒做相对滑动,所述外套筒内壁中间段与内套筒外壁有空隙且形成左、右两个密闭腔体,所述左、右两段腔体对应的外套筒壁上各开有一个孔,用于充入或排出介质;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一侧滑动时,另一侧的腔体体积会逐渐减小,所述外套筒两端与内套筒有接触的部分段均设有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外壁中间有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将外套筒与内套筒间的腔体分为左、右两段,所述凸起结构上与外套筒接触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外套筒包括位于两端的前密封盖、后密封盖以及连接在前、后密封盖间的支撑筒,所述前密封盖、支撑筒以及后密封盖为三个独立的部分或所述前密封盖与支撑筒为一体而后密封盖为独立分体或者所述后密封盖与支撑筒为一体而前密封盖为独立分体,所述前密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斌章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干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