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85704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旋转轴密封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采用薄腰设计,支承环(5)下部与橡胶体(2)粘结,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腰部(6)内表面留有间隙。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与轴的跟随性较好,抗变形能力强、承压性能优异,在25m/s~30m/s或更高线速度状态下,适用压力由0.03MPa提高到0.08MPa。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可设计性强,高速高压状态下密封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高速高压旋转密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
,涉及密封技术,特别涉及旋转轴密封技术。二
技术介绍
车辆发动机用油封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多为金属骨架表面包覆橡胶制品,由金属 骨架、紧箍弹簧和橡胶密封体组成,通过弹簧锁紧橡胶密封体实现封油的目的。旋转轴 唇形密封圈已形成尺寸系列标准,适用密封压力不超过0.03MPa,未提及适用线速度问 题。在轴高速高压转动状态下,由于橡胶体产生变形,抗变形能力小,耐压性能低,一 旦内部压力增大或者工作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损坏、挤出等现象,从而 导致密封失败,造成泄漏。《密封件使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2,pl76_177)介绍,对于高线 速度等苛刻场合,采用回流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通过在唇后表面采用螺纹、波纹、凸 块等规则花纹获得动压回流效应,改善密封性能。ZL 02212591.4介绍了一种以提高密封压力为目的的高压油封,在旋转轴唇形密 封圈的骨架内表面底端设置支承环,支承环的底端与骨架内表面低端接触,侧面与橡胶 体接触,结构如附图1所示,橡胶体受压时,产生滑动变形,提高油封唇口和腰部的承 压能力,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和承压能力,未提及适用线速度问题。同时,该方案涉及 的高压油封支承环侧面被橡胶体包裹,形成紧密接触,在轴运动时跟随性较差,无法承 受轴的高速旋转,无法满足高速高压使用要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在高速高压条件下的泄漏问题, 为提高密封件在高速高压条件下的可靠性,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高压状态下使用的旋转 轴唇形密封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薄腰设计,提高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腰部 的柔性,改善跟随性;采用支承环结构,并在支承环与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腰部之间预留 间隙,缓冲、分解作用于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上的压力,提高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抗变形 能力,保证跟随性;唇口设置回流线,适应高速旋转密封。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 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密封橡胶体腰部6厚度在0.8_ 1.8mm之间,支承环5下部与密封橡胶体2粘结,支承环5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腰部 6内表面留有间隙,结构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 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1为外露骨架。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支 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1为内包骨架。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 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支承环5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 2腰部内表面间隙在0.5mm 2mm之间。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 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唇口回流线4为变截面回流线。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 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有副唇。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当轴高速高压旋转时,与轴的跟随性较 好,并可缓冲、分解作用于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上的压力,提高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抗变 形能力、承压性能,从而延长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在25m/s 30m/s或更高线速度状态 下,适用压力由0.03MPa提高到0.08MPa,实现高速高压状态下有效密封。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可设计性强,可依据具体使用要求设 计。四附图说明图IZL 02212591.4介绍的油封结构示意图图2内包骨架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3装配式外露骨架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4带副唇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其中1-骨架,2-密封橡胶体,3-紧箍弹簧,4-回流线,5-支承环,6_腰部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 为对技术涉及技术方案内涵的限制。实施例一一种轴径50mm的内包骨架式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如附图2所示,基本外径 为70mm,基本宽度为8mm,腰厚0.8mm,唇口有左旋变截面回流线4,改性聚四氟乙烯 支承环5,外侧下部与密封橡胶体粘结,支承环5上部与腰部间隙0.5_,其余参数按国 标要求设计。本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满足0.08MPa、25m/s高速旋转密封,密封可靠,无泄漏。实施例二一种轴径240_的安装型外露骨架式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如附图3所示, 基本外径为270mm,基本宽度为15mm,腰厚1.8mm,唇口有右旋变截面回流线4,“L”型支承环5,支承环5外部与腰部间隙2mm,其余参数按国标要求设计。本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满足0.08MPa,25m/s 30m/s高速旋转密封,密封可 靠,无泄漏。实施例三一种轴径100_的带副唇内包骨架式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结构如附图4所示, 基本外径为125mm,基本宽度为12mm,腰厚1.4mm,唇口有双向变截面回流线4,支承环内径为102mm,介于轴径与唇冠根部直径之间,支承环高度为唇冠根部到副唇根部距 离,支承环底部圆滑过渡并与副唇根部粘结,上部圆滑过渡与腰部间隙1mm,其余参数 按国标要求设计。 本例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满足0.08MPa、25m/s 30m/s、尘土较多环境下的高速旋转密封,密封可靠,无泄漏。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支承环(5) 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密封橡胶体腰部(6)厚度在0.8mm 1.8_ 之间,支承环(5)下部与密封橡胶体(2)粘结,支承环(5)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腰部 (6)内表面留有间隙。2.权利要求1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1)为外露骨架。3.权利要求1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1)为内包骨架。4.权利要求1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支承环(5)外表面上部与密封 橡胶体⑵腰部(6)内表面间隙在0.5mm 2mm之间。5.权利要求1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唇口回流线(4)为变截面回流线。6.权利要求1 5涉及的任一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有副唇。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工程
,特别涉及旋转轴密封技术。本技术涉及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采用薄腰设计,支承环(5)下部与橡胶体(2)粘结,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腰部(6)内表面留有间隙。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与轴的跟随性较好,抗变形能力强、承压性能优异,在25m/s~30m/s或更高线速度状态下,适用压力由0.03MPa提高到0.08MPa。该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可设计性强,高速高压状态下密封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高速高压旋转密封。文档编号F16J15/32GK201802873SQ20102011092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周义, 崔俞, 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由金属骨架(1)、密封橡胶体(2)、弹簧(3)及支承环(5)组成,唇口圆周上有回流线(4),其特征在于密封橡胶体腰部(6)厚度在0.8mm~1.8mm之间,支承环(5)下部与密封橡胶体(2)粘结,支承环(5)外表面上部与密封橡胶体腰部(6)内表面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明磊崔俞张斌杜华太张志刚周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