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4760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所述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包括硫化床和供气装置,所述硫化床与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硫化床包括依进气次序设置的均压板、均流板和硫化槽。该装置具有工艺简单;降低劳动强度;节能;使绝缘层均匀;绝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表面涂覆绝缘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浸 入式对表面涂覆绝缘漆的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加热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加热、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 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及表面,然后迅速加工、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 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 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工频、中频或高频交 流电(50-300000Hz或更高)到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 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 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零,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 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极高的温度,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将这 种空心铜管称为感应加热线圈,这种感应加热线圈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现 有的绝缘处理主要为包扎浸漆和悬挂喷涂,但这两种处理装置都存在一定 的缺陷,包扎浸漆存在的缺陷为绝缘材料品种多,线圈绕制前需对包扎 材料浸漆,然后将浸漆绝缘带包扎至铜管上,再将铜管绕制成线圈,进入 烘烤加热至要求温度后浸漆如此重复3次浸漆,工艺复杂;包扎绝缘带需 2 3人手工操作,加热升温浸漆需重复进行且每次时间长达5 6小时, 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烘烤升温浸漆需3次,固化升温1次,平均每次加 热时间5小时,电能浪费较大,能耗大。悬挂喷涂存在的缺陷为被加工 件为逐步加工,完成时间长,工件降温快,至使绝缘层质密性、附着力差, 绝缘性能降低;绝缘层厚薄不均,且有喷涂不到的死角;喷出的绝缘材料 不易控制回收,易污染,造成绝缘材料浪费严重;因浪费严重,容易出现 在处理过程中绝缘材料不够,为了添加绝缘材料而停工,造成工件降温快 效率低,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装置对感应加热线圈进行绝缘处理时工艺复杂; 劳动强度大;能耗大;绝缘层不均匀;绝缘材料浪费严重等缺陷,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达到工艺简单化;降低劳动强度;节能;绝缘层均匀;绝缘材料利用率高等目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包括硫化床和供气装置,所述硫化床与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硫化床包括依进气次序设置的均压板、均流板和硫化槽。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硫化床还包括均压储气室,所述均压储气室内设有疏流管,所述疏流管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疏流管的管壁设有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设有调节阀。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供气装置为鼓风机。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均压板与所述均流板之间设有过滤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过滤板包括活性碳过滤板和海绵泡 沬过滤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均压板包括环氧板和过滤缓解板, 所述环氧板设有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硫化槽设有槽盖。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硫化床设有控制开关。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硫化床设有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绝缘材料单 一,感应加热线圈绕制前无需包扎,无需重复升温浸漆,只需加热升温一 次,浸入硫化槽大约四至五秒,固化四小时;劳动强度低,不需要人工包 扎,无需重复升温浸漆,加工时间短;无重复升温浸漆,电能损耗降低60 %左右,能耗小;工件为一次性浸入硫化槽内加工完成,温降可忽略且均 匀,至使绝缘层致密性、附着力、绝缘性能较提高;绝缘处理过程中绝缘 材料始终在硫化槽内,无喷射,易控制,无污染,可重复使用,绝缘材料 利用率高;工件为一次性浸入硫化槽内,完成绝缘处理,温降少且均匀, 因此绝缘层厚度均匀,且没有无法处理的死角;绝缘材料为一次性加入硫 化槽内,加工过程中无浪费,处理过程无需再添加绝缘材料,工作连续, 无等待时间,工件几乎无温降,节能,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产生均压、均流气体的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A;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 图1至图5, 一种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包括硫化床和供气装置,所述硫 化床与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硫化床包括依进气次序设置的 均压板5、均流板8和硫化槽9。如图4所示,硫化床的内侧壁安装有角钢13,所述均压板5安装在所 述角钢13上,以所述均压板5为支撑板,叠上所述均流板8,所述均流板 8以上形成的腔体为所述硫化槽9。如图5所示,所述均流板8通过螺栓安装,并安装密封圈14以防止气 体外泄。如图2所示,所述硫化床还包括均压储气室4,所述均压储气室4内 设有疏流管3,所述疏流管3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疏流管3的管 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所述疏流管3的底部,即通孔开口向着所述均压储气室 4底部进行排气,与气体进入所述均压板5的方向相反。所述通孔为孔径 较小的小通孔,可设置多个,并均布在所述疏流管3上。所述均压板5以 下形成的腔体为所述均压储气室4。如图2所示,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设有调节阀2。 所述调节阀2的作用为用于硫化床进行气量调节和输气管路的关闭 及开启。如图2所示,所述供气装置为鼓风机l。如图2所示,所述均压板5与所述均流板9之间设有过滤板。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板包括活性碳过滤板6和海绵泡沬过滤板7。 所述活性碳过滤板37为所述过滤板的第一层,所述海绵泡沬过滤板38为 所述过滤板的第二层如图4所示,所述均压板5包括环氧板51和过滤缓解板52,所述环 氧板51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孔径较小的小通孔,所述通孔可设置多个,5并均布在所述环氧板51上,所述环氧板51为高密度微孔板,所述环气板 51为高强度环氧板,所述过滤缓解板52为复合纤维制成。 如图2所示,所述硫化槽9设有槽盖10。所述槽盖10的作用为与所述硫化槽9可密封关闭,当硫化槽9绝缘 处理工作完成后,可关上槽盖IO,以防止硫化槽9内的绝缘粉末材料被空 气中的灰尘污染,可防潮,工作时则打开槽盖IO,当硫化槽9处于绝缘处 理工作时无需关闭所述槽盖10,以縮短绝缘处理时间。如图2所示,所述硫化床设有控制开关ll。所述控制开关11可启动或关闭所述鼓风机1。如图2所示,所述硫化床设有车轮12。所述车轮12为万向车轮。所述车轮12的作用为可方便移动硫化床。如图1所示,所述硫化床的工作流程为鼓风机l输出的气体经调节 阀2由疏流管3进入均压储气室4,再依次通过均压板5、活性碳过滤板6、 海绵泡沬过滤板7和均流板8,最终形成均压、均流的气体进入硫化槽9。所述鼓风机1的作用是为硫化床提供气源。所述调节阀2的作用是根据工作需要调节进气量。所述疏流管3的作用为可缓冲气体,使气压和气流量均匀分布在所述均压储气室内4。所述均压储气室4的作用为可储存一定气量,缓解由进气疏流管3输入的气压,保持气室压力均衡。 '所述均压板5的作用为在均压储气室4上层,所述均压板5为复合 板,是由环氧板51和过滤缓解板52组合而成,环氧板51上均布多个小通 孔。因气体的可压縮性,在通过所述环氧板51的小通孔时会被阻挡、压縮 而增压,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入式绝缘硫化装置,包括硫化床和供气装置,所述硫化床与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床包括依进气次序设置的均压板(5)、均流板(8)和硫化槽(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